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04|回复: 6

高古瓷之鉴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05: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maolp
6 l- W$ a! E7 l" f' m( s
& V* U( a6 U1 l! v7 @. s) P在古陶瓷鉴定上有这么一个规律: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仿制,也越难鉴定。因为它的组成要素少,制作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可供鉴定辨析的特征和信息也少,一旦仿制品接近真器,一般收藏爱好者是很难辨别真伪的;越复杂的东西越难仿制,但相比前者却容易鉴定。因为它的组成要素多,对制作原料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可供鉴定辨析的特征和信息也就很多,即使非常精致的高仿品,也不可能在所有特征和要素上达到同真器完全一致,总会在一些方面露出破绽。它可能蒙住鉴瓷道行不深的普通古瓷收藏爱好者,但对有经验的又不受某些错误因素干扰的古瓷专家来说,是难逃法眼的。例如自“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在英国伦敦拍出天价后,国内市场上即不断出现各种档次的仿品,也有一些收藏爱好者声称自己拥有“祖传的‘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纵观这些“珍瓷”,都同伦敦所拍真器有极大的差距,即使景德镇一流专家精心特制的高仿品,也只能远看而不敢近取,单是鬼谷子的面容表情和眼神,就足以鉴断真伪了。
2008080904240367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5: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古瓷之难鉴定,一是它窑口多:据资料统计,唐五代至宋金时期,全国各地官民杂窑数以千计,现代古瓷史学家仅能归类系统研究的只不过“五大名窑”、“六大窑系”及少量地方杂窑。实际上,由于瓷土成份、制作工艺及烧成方法等特殊原因,即使同一窑场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产品也各有特点,无怪乎古钧窑研究者发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叹,更何况全国各地窑场之间难以考量的主、客观差异呢?
2008080904240378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5: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它的工艺粗:除名窑名瓷产品外,高古瓷绝大多数是民间杂窑产品。因其主要系供民间使用的大路货日用瓷,故它在当时即不需要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制作、烧成工艺,因此现代仿品制作起来相当容易。例如,“至正型”元青花用高岭麻仓官土制胎,至明中后期原料已枯竭,故现代高仿品外观再能乱真,其胎质成份也无法同元青花真器等同。而民窑产品唐至宋金所用瓷土,同现代各地方仿古瓷所用瓷土在化学成份上几乎一样,只要在配釉、制作和烧成工艺上还原于古代生产过程和方法,那么其仿品就会使收藏爱好者很难鉴断。我们绝不能相信现代某些古瓷检测机构用测试器物胎质成份,然后给出一个“同××胎质成份符合(或近似)”的结论来证真,因为这些窑口古代瓷器和现代仿品用的是同一产地的瓷土原料,若干亿年因地质变化所形成的瓷土化学成份,比之唐宋到如今能有多大的变化?
200808090424043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5: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可供鉴别的信息要素少:鉴定宋代名窑名瓷和元明清瓷器,即使按已经部分失效的传统经验方法而论,也有“五大特征”、“七大特征”即器物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色质、纹饰特征、制烧工艺、款识铭文等方面的要素可依据。而高古瓷特别是民窑高古瓷在这些方面可供作为确定标准的信息和要素就少得多。古代民窑瓷器产品的时代沿袭性和因制作粗放而形成的随意性也容易给鉴断带来困难。例如在清代早期的北方民窑青花罐上,却出现了类似于元代的纹饰和边饰,如果不从全面、综合的要素上去鉴断,会使人产生迷茫。
200808090424045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5: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是烧制缺点诱人走入误区:民窑高古瓷工艺环节简单粗放,会出现一些缺点,而这些缺点往往又折射出其属于高古瓷真器的身份,例如器物形变现象;同类器物在造型上不规范统一现象;胎釉收缩率差异带来的剥釉现象;烧造中窑温不均造成的器物不同位置生熟不一和色差现象;烧成后器物表面出现的串烟和窑灰现象;器物外部的窑沾现象等等。但这些缺点和特征,由于现代民间仿品延用并不难还原于古代的生产工艺,从胎土加工、器型制作以至烧成工艺都可以“与古无异”,因此照样可以出现上述缺点,使人们从这些缺点上认仿为真。
200808090424047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5: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而言之,笔者以为高古瓷的鉴识并不比元明清瓷器容易,甚至从某些意义上讲更加困难,因此需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最有效的方法是:一、从出土的高古瓷碎片和残器入手,认识和掌握其时代特征。二、高古瓷多为出土器,必然带有入土特征,要学会辨识真土锈和假土锈、真水锈和假水锈、真附着土和人为附土、真失光和人工去光等区别,以免误假为真。三、认真研究古陶瓷发展史,学会辩证思维,从理论上掌握高古瓷的生产和演变规律,掌握高古瓷的用途特点,提高对现代臆造高古瓷的警惕性和分辨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8 18: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4 01:34 , Processed in 0.0613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