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化石猫 于 2010-6-5 19:54 编辑
, G6 A4 _: L$ E1 X3 o7 V! W% G# ?" I
B 、只有胸与尾, 缺失头部。一般后颊类三叶虫蜕壳时, 活动颊蜕开, 头盖自然地在新的虫体爬出时上扬, 并可能在蜕化过程中被新的虫体带动,把头盖拉开并带走, 留下胸与尾的老壳, 它不一定是蜕壳时的典型状态, 但也有相当的例子。然而在镜眼虫类中头与胸的分开则是蜕壳时的典型状态, 因为镜眼虫的面线绝大部分是非机能作用的, 像广西泥盆纪的沟通虫。因此, 颈环后的边缘, 与胸第一节的前缘就是蜕壳时裂开的地方, 而该裂缝也就是蜕化的开始处。
8 b# }/ v, k8 |/ Z7 T' z
% }# Z' n8 V4 q) F2 R
8 @1 {" x( b' a2 I7 }
; }; r% @. |* \3 J V C、头盖、胸、尾相连, 活动颊脱开, 但脱开不远。活动颊裂开, 虫子爬出, 留下老壳, 这是后颊类三叶虫一般的蜕壳方式, 这样的标本反映三叶虫蜕壳已完成, 而且蜕壳的各部件都完整的保存下来, 这只能在蜕壳的瞬间完成, 而且必须是静水的, 在蜕壳后不受任何干扰(物理的, 生物的)而瞬间迅速埋葬才行。这一条件的苛刻, 导致保存标本相对的稀少。5 i: l X1 R+ p: G: g2 a7 R
; D$ l5 ?0 @5 i9 u. S; \
* d2 r) g% @) ^% R8 `* q D、特征是胸尾相连, 头蜕开在前面, 或者侧转, 有的标本活动颊缺失或者脱开不远。这也是一种蜕壳方式,它是少量保存好的后颊类三叶虫的蜕壳标本。3 A# \$ \6 L+ v, i
8 p H" B* k5 f7 E+ O
1 Y) U* O. E8 w1 z
E 、胸尾相连, 头翻转在前或侧,这是Salter 描述的镜眼虫类的蜕壳。后人也有讨论此Salter 式蜕壳的, 这在镜眼虫类的蜕壳时常见, 在广西的泥盆系中Plagiolaria(边眼虫)和Ductina(沟通虫) 的标本相当多, 但真正能保存这样好的状态的则不多。
4 i w+ V! s c
8 y& Y& A/ h' H4 T4 S, Y9 w' P# n' |, f; M! R' X
F、头, 胸,尾分离, 但分离不远。这可能是一种蜕后的状态。头与连接在一起的胸部和尾3 块甲片分开, 但又分离不远, 说明是蜕壳导致的, 沿头盖后缘, 和尾前缘有裂开, 裂开后新虫体已爬走, 而留下了3 块分开的甲壳, 它似乎在小尾型的三叶虫以及球接子类中常见。
% p; ^9 j2 u' y, G2 s. L$ T5 @) b, H" b, ?: e2 t
, e' A2 T- ^" k: h; l5 E& z
G、头胸相连未保存尾(或尾脱开) ,蜕壳先从尾与胸之间裂开。Ductina蜕壳时, 不少先从尾与胸裂开, 而后才是胸与头的裂开。这是少数的属种的习性。
0 i( i+ w$ `& h$ `) Z" B8 F8 k& H$ S7 U( G' m2 h9 r) ^; m
4 k7 J2 L4 _/ D. r! W O) D# u3 L
5 T) F7 e9 v: R- W
) B1 l* {6 h1 }3 ~0 }
4 j% [" Y, T0 @* F
7 s Z' J% n/ S( U0 X" }2 C$ ~ H、可能是蜕壳的残余, 只保存有完整的胸部。它可能是蜕壳后, 头与尾被搬运掉, 只留有完整的胸部。问题是多数众多的胸节完全地未脱开的排在一起。一个可能是蜕后的残余, 一个可能是死后壳被破坏。6 L* k1 b2 B+ S6 f/ p
v( d, Y$ G# K2 b; ^3 z/ M8 d $ a1 ^6 v( Q. S7 U6 d3 ~
/ b- e" @. v; \) T
三叶虫蜕壳的方式, 各属是不同的。因此如果研究各式各样的蜕壳, 需要专门为采集蜕壳而工作, 用一定数量的同一属种的蜕壳标本, 经分析研究而确定, 例如: 面线起机能作用, 但蜕壳后自由颊是否有向外翻转, 是否有规律? 在各属表现并不一样。镜眼虫是不是全部是先从头盖后缘裂开? 还是先从尾与胸之间裂开, 各属也不一样。& k1 {7 d, K% `+ _
/ t" g Z; \: K/ w9 w& `
' T" m0 ]; j+ j. @7 B
通过分析化石材料,我们能够推测三叶虫的脱壳过程,三叶虫蜕壳初期, 先是静卧、卷曲或部分卷曲, 努力将其主要蜕壳部位, 如面线、头胸之间、头背壳与腹边缘及唇板,以及胸尾之间的非矿物质表皮挣破、裂开, 使裂缝允许新壳蜕出。随后则顶翻或顶落头盖, 使活动颊翻转,接着使蜕后的老壳移开或翻转。新蜕出的三叶虫从老壳之下脱离, 爬出。在爬出时, 背上可能还背着头盖或自由颊离开。
) A3 V4 i9 \' U
, f& s- _* M( ]3 j/ S; s$ M ~4 [/ W `, j* ^, W
3 a3 h' w" G* ]" _6 D
: c# a' {* i" A6 y' V- _
. u$ v1 J6 j' G
. J; ^1 d" a6 z$ a+ Y8 \ 还有一些研究者,分析了三叶虫脱壳不成功的例子,也非常有意思,据研究, 约有1/3 甚至更多的节肢动物因蜕壳不成功而死亡,三叶虫在蜕壳时会因种种原因导致蜕壳不成功而死亡: 其一, 三叶虫的蜕壳过程本身是有风险的, 不是每次蜕壳都能成功, 其二, 三叶虫蜕壳时也是它最脆弱的时候, 容易遭到外敌的侵袭而导致死亡; 其三,蜕壳时的环境变化也可以导致三叶虫在蜕壳时突然死亡。 V, L, |$ b1 k0 X) C" b
8 e: ?8 P1 t) F- l u
5 G5 h* {, `( ]! k4 \ 总之,关于三叶虫的蜕壳,还会有更多的问题有待研究,就像其他古生物领域一样,发现一个问题,往往只是打开了一扇大门,随后会发现更多的问题。爱好者的收藏也是一样,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够从以往被忽视的标本中发现更多的信息,并且决定收藏和研究的方向。一块标本,无论完整还是破损,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而且随着认识的提高,同一块标本上又会发现更多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原产地,保护模式标本的原因。不恰当的修理、保存,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不够严谨科学的研究分析,甚至是编造,可能造成很坏的影响,历史证明,任何“忽悠”都会被揭露。
8 P' p3 z, U( }9 W- \2 w
3 F" w% | x' [: V9 R5 z$ z5 c/ U$ T+ L f) o
以上是一点学习体会,与爱好者分享,文章参考引用了韩乃仁教授的一些文献和图片,因为不是专业论文格式,引用之处不再一一注明了,韩乃仁教授是我国研究三叶虫蜕壳的权威,在此对他辛苦卓绝的工作表示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