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博物馆化石遭遇过分“雕刻”# f* l3 z4 t/ p2 P% h/ t4 @
给科普带来的副作用不可小觑: N+ ^1 Z. D1 Q
20世纪初,英国人用人类头骨与猩猩下颌合成了“皮尔当人”;2006年,一件由恐龙和鸟的化石拼接而成 “辽宁古盗鸟” 标本。假化石事件的曝光常常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假化石充斥了国内至少95%以上的博物馆。这并不夸张,也不是耸人听闻。”# B' @* |& m! u" c( P' V( s
# P8 ?! N; Q! b- u; t5 S. W/ ~
2009年11月21日,英国大使馆主办的“永远的达尔文”系列活动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淳在讲解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古老的乌龟”半甲齿龟后,还有一些话想说:“就是关于假化石的问题,化石是我们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但是非常不幸,在国内充斥着大量的假化石。”/ q* @* z; V. w5 [1 e3 S4 e/ Q
Z1 S, Y+ L4 P! X* N/ P; Q) O6 B
这些博物馆真有假化石吗?首先要从化石的“修理”说起。所谓化石修理是指将化石从围岩中暴露出来。而这个过程就像外科手术般精细,是在显微镜下一点点进行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修理,才能精确地把骨骼形态完整、准确地暴露出来。
U7 t* W! m! ^6 e( @- ?; z9 i B+ n3 c
李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叫做化石,才能进行科学研究、在博物馆里展示。而现在很多博物馆中的化石标本,虽然看上去结构很清晰、漂亮,但是因为缺乏古生物学知识、不具备合格的修理技术,实际上不少展品只是在用化石来雕刻化石而已。还有的博物馆为了美观,用不同化石拼凑的标本,甚至存在完全人工雕刻的假化石。
6 v9 n+ [% {4 S: ~0 I# i* g9 p9 N! b
每当看到孩子在假化石前留影的照片,李淳都会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假化石对孩子来说,就像是安徽的假奶粉一样是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不但起不到科普作用,由于给公众灌输了错误信息,还会起到副作用。' p' W' _5 Q( u
5 [0 A. @# r4 X6 _) j6 q
李淳还常常会遇到这样情景。“有人指着一个局部问这是不是化石。我会毫无疑问地回答他,这是化石。换句话说,质地是化石。但你说它是化石,一点意义都没有。”李淳说。3 { t3 f% E, R9 ?$ s* ^/ k7 Z
# H9 {$ u! q( a# z
更为讽刺的是,李淳有时在海关缉私部门为截获的走私化石做鉴定时甚至为走私分子“喊冤”,因为有些“化石”根本称不上是化石,“或许说诈骗更合适”。1 K8 c' ?& j0 B1 j9 \6 b7 ?; c0 c
4 P" ?) r1 _6 Z1 e3 {- ]+ d- ? 而与国外同行的博物馆之行让他记忆犹新。一次,与两个国外同行一起参观国内的博物馆。一路大家都在用英语交谈,但突然李淳听不懂他们的话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在说意大利语。国外同行礼貌地向他解释说,他们对刚才看到标本存有疑问,那个标本像是人工雕刻的,他们认为那不能算是化石。" v. q- e" W9 P8 b# b
+ Q: e `3 `' I8 |
“这是国内某博物馆中的化石,不过非常可惜。”幻灯片上化石标本看起来还算清晰,李淳说,“这是一个两栖动物化石,可惜化石在修理过程中被完全破坏了,只保留了身体的一侧,成了一个‘怪物’,很多媒体都作了报道,不过看起来显得很幼稚。”他认为,如果这件标本能够完整保存,或许是个重大的发现。7 L: D/ @1 g+ G5 a
5 X. {5 z" ?" y8 `9 i) E- S, v 普通公众如何才能判断化石的真假?李淳说,要判断化石的真假并不难,首先必须明确:化石虽然是石头,但是其本质还是生物,准确的生物结构是无法伪造的。对于缺乏生物学知识的普通大众而言,最主要是多看真化石。他推荐大家去中国古动物馆。“如果有机会,可以看一下化石是如何修理的,是怎么从围岩里暴露出来。这就会对化石有一个很深的理解。” ) ~. @ Y1 f+ `9 O
甘 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