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是陶瓷器的外衣,它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体和晶体的混合层。在由陶向瓷的过渡中,釉的发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釉的发明是人类长期总结制陶生产经验的产物。4 S7 C* o8 |/ h6 C$ W# J
釉的产生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中国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即发明了制陶术,如果从那时算起,到商代带釉器物的出现为止,我国有文物资料证明的无釉陶器生产了将近4 000年之久。0 i; @% O& T3 r! ^" o; I/ m2 k
无釉的陶器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在釉尚未发明以前,人类采用了多种方法使陶器外表光洁。主要有两种方法:
, x. K5 ?3 U! I 一是打磨法:打磨最早出现于仰韶文化时期的晚期,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出土过不少经过打磨加工的陶器。其工艺方法是在陶器成型之后,坯体半干之时,用鹅卵石或竹木工具将器壁表面打磨。经过打磨的陶器因坯体表面高低不平的结构已填平补齐,并使片状矿物颗粒平行于坯体的表面排列,这样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增加平行反射,烧成后,陶器表面光洁明亮。0 d# p4 p5 x( X1 m% K- I
另一种是使用树脂、树胶代替釉的方法。南美洲印第安人制陶时曾使用树脂代替釉,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记述了这一情况;“他们将富含松脂的松木烧起一堆大火,然后将陶器放在大火的烟焰上,待陶器冷却后,树脂凝为光华、透明的保护层。”
, H4 g: X8 O( D. E- k J
! _ V; L% \( A" U可能因为“磨光”的费工费时、不坚固和树脂树胶不易保存等的缺陷,促使人们努力创造一种美观、实用、坚固的“釉”。# H% `/ \" t( f' e5 T/ Y% I
釉的最早出现是在商代,到秦、汉时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如河姆渡、裴李岗、磁山等的制陶术较为原始,其陶器全部为手制,陶质疏松,胎壁厚薄不匀,造型不够规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和后期,其制陶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固定的分工,陶轮的使用,制陶原料的精选,窑炉的改进,烧成温度的提高,烧成气氛的初步控制等,均为商代制陶工艺达到更加成熟的水平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 j& u9 A& W' q0 z; v6 |0 r 商代窑炉技术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对商代硬陶片的化验证明,此时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的高温。由于烧成温度的提高,人们在烧制陶器时,便会碰到以前所碰不到的事情。例如,用一般黏土做坯的陶器在较低温度(800℃—900℃)烧成时,可烧成土红色或灰色的陶器。而在较高温度(1100℃以上)烧成时,陶器就会产生变形和熔融现象。如果同一窑炉中放人两种不同质的黏土(一为一般黏土,一为瓷石)做坯的器物,在1100℃以上的温度烧成时,就会产生两种情况。瓷石做坯的烧成陶器(硬陶或白陶)。一般黏士做坯的在1100℃时开始熔融,到1200℃时完全融化成玻璃质的熔融物。如果一般黏土为黄黏土,熔化成的玻璃质就是黑、褐色釉。
! w6 V4 W I/ }$ ^( Y 上述情况,都是由于制陶工艺发展到商代更加成熟,烧成温度提高到1100℃以上产生的。我国古代的陶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这些现象后,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总结经验,终于把它与坯体成功地结合到一起,于是便产生了釉。/ w6 b W1 K( ^7 n9 A' j
我国最早出现的釉是与器物本身一次烧成的高温釉,而汉代釉陶的铅釉是低温釉,它是在商周高温釉以后出现的。使用的原料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认为是使用石灰石加入黏土配制而成,也有的认为用天然磷酸钙矿物配合黏上制成。还有的根据我国传统的制釉方法,认为是使用黑釉土配合草木灰而成。" l3 B: Z. Y/ P8 S' v2 A2 {
黑釉土是一种不须添加任何物质,即可制成黑、褐色釉的天然黏土。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丰富的蕴藏,直至今日仍在陶瓷业中广泛应用。有人通过模拟实验,用黑釉土加人草木灰,获得与商周原始瓷青釉类似的釉色。通过化验,其配方成分亦与商周原始瓷青釉近似。 釉的发明在中国陶瓷史上引起了制陶术的飞跃发展,标志着瓷器发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瓷器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高温釉的发明与使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已故的著名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先生曾高度评价中国的高温釉:“是汉族人创造发明的东方独特的釉法……它与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一样,大概应看做是汉族人炫耀于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
3 A$ y) `3 O$ k0 T( E$ g( g3 e* t2 j: c
釉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器皿有了光滑的表面,易于洗涤,可以储存液体又不会渗透,同时,它可以调整器物的表面颜色,增加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这个目的,许多名贵的色釉品种,如宋代官、哥、汝、钧,元末祭红,清代郎窑红、豇豆红、冬青、茶叶末等高温釉,及汉釉陶以后的唐三彩及明、清色彩缤纷的各种低温色釉便诞生了。
1 q, I" T* q0 X2 Y7 m* N3 {. X2 Y1 ?2 F4 J4 z, N4 C2 r" }9 i
g% p# Z9 c& n. a
外表可见青黑色釉 8 ]3 K; V1 L; Y9 ]; [
2 r% P0 C' l/ o1 b' U* }/ K
8 |1 V0 C5 }2 O7 w' d
/ p" m6 \! {3 o+ |# A
* ^$ z( K/ l: S$ }( E. `) K6 B; ?# s
+ c: c- o7 l# |) I
* I) R& |: h1 \5 x J内里可见鼓泡现象。
0 z# r$ w- T- d0 D$ P坚硬似铁,声如石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