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青花瓷绘“秋叶题词”有感3 {; }. V$ X# M2 u& V9 K
作者:taocich.com名瓷在线 时间:2008-11-25 35 3 ^! E6 |' s# `. ?
6 O }9 \" I& R- G. r) k收藏到书签/网摘:
. A$ x6 p( ~6 I& v' C
/ { m9 Z1 i% W7 ]% {[tr][/tr], i5 N' U9 F9 O1 e
[td] [/td] 在我们中国历史文人笔下,常会把“秋”和“愁”拉扯到一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名句:“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凄凉缠人,流传千古。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传唱很久的一首歌曲《送君》中也有一给人印象很深的名句:“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这些文人笔下的“愁”字,无非是儿女情思、离愁别苦以及家国之恨。 文学艺术总是相通的。文人能写,民间艺人就能画。瓷绘艺人“愁”的时候就把秋叶画到日用器皿上去,使那些有相同感受的人们做到“每饭不忘”。 4 V- [, ^, j. w4 n* C
明朝末年,国内灾荒连年,匪患丛生,官吏贪婪,横征暴敛,民不堪命,揭竿起义,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挨至甲申,李自成起义军直下京城,崇祯帝吊死煤山。朱明王朝真如一叶坠下,天下皆秋。景德镇的瓷绘师们,不少是仕途无望的儒生、仕子,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忠君、爱国、忧民。在满人入主,皇权统治下,他们为了表达出对故国的怀念和忧愁,就把这种思想用隐晦曲折的手法引入到瓷绘之中,于是就有了绘上落叶飘摇之景,题上悲愁幽愤之诗的瓷画。 X8 b" t8 R0 {# S
我友朱友山先生从事古陶瓷研究,搜集古陶瓷残器碎片十余年。从淮阴、淮安建筑工地上收集这类瓷片有上百枚。经挑选,其绘有叶片并在上面题有完整诗句的,综合起来有十种,现摘录如下(见图):
1 K! p2 ^2 S4 d/ O6 ]! C C7 L 图1、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
8 h, {- _1 z2 G: }4 V$ j 图2、梧桐叶落,天下皆秋;
- ~, l+ l, N m( M 图3、梧桐一落,天下尽秋;
8 g& M0 N0 ~, Y6 G& j) ~, _ 图4、风弄梅花影;图5、秋风起兮雁南归; ) l3 b8 \ y) c& F# }; A
图6、看花有意,落叶无声;
, W* p8 f4 G0 k% { 图7、落日过船好,轻风生浪迟;
2 ]" ^6 G9 G" E F: ?/ {
' I. A7 f% f- ]3 w 图8、若是朝中真翰苑,香付御沟返故人; ) f! L f* z, k! s& X" z( M, M
图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露洲;
$ }. P' Z; E( [ 图10、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 9 d2 O& r3 @# C( v/ [7 g1 a
这些画着叶片、题有诗句的瓷片,从生产的时间来看,可以断为崇祯到康熙年间。即从明末战乱时期到清初天下大定之日。从诗句内容来看也很切合这段时期社会背景。如明末,崇祯初登皇权宝座,整顿朝纲,一扫阉党乌烟瘴气。魏忠贤畏罪自杀,朝政为之一振,朝野上下人心大快。反映到瓷绘题词上,则是轻松明丽的语调。如:“风弄梅花影”、“落日过船好,轻风生浪迟”。
: s0 o! P+ w4 L0 d7 h2 o( w) P7 u 到崇祯皇帝一死,清军入关。什么“扬州一天”、“嘉定三屠”,战乱之火烧遍大江南北,百姓纷纷逃难,流离失所。这时表现在瓷绘题词上则有:
5 b$ c C6 Z+ C. n1 b% d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秋风起兮雁南飞”(有哀鸿遍野之意)等词句。 / u* g, \6 w3 {
到了顺治后期,满人政权已基本站稳,抱有反清复明志向的一些文人义士已感到心灰意冷,反映到秋叶题诗上就有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露洲。”借唐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来表露他们对复明大业已觉无望之愁,因为李诗的最后一句是“长安不见使人愁”,这段时期在瓷绘秋叶上所题诗句不外乎一个“愁”字。这真是片片秋叶,怎一个“愁”字了得。
* d: u! [# ]# Z1 \- B+ Q8 J5 x+ e 到了康熙十九年之后,三藩之乱平定,清朝政局已经大定,反映到瓷绘上则是另一番景象。 : p* ^( V/ Z6 z$ w+ f5 H- _5 ?
如:“看花有意,落叶无声”、“若是朝中真翰苑,香付御词返故人”、“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
% h* \& S h7 G! }% U* ? 瓷绘中寄托着儿女情思,反映出人们希望过上太平、美满、幸福生活的意愿。; j. G! A/ X" Z9 [$ t, U
# d, J: g! V" A$ S+ Q! ]1 h9 C$ c5 _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