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2 0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2 01:50 编辑
/ b, ^2 S7 ?- {3 j/ v
v8 k/ y9 E4 H, _“民国某年夏天,吴湖帆与诸友小聚,一个叫朱镜波的人,从身上摸出一块小石章,问藏石多,又精于印石鉴赏的郭仲易,这是块什么石头?我不识,郭接过印章,左观右看,踌躇再四,后叫大家一起来鉴赏,当时对石章素有研究的陈巨来、钱镜塘、孙帮瑞都在场,众人品味此石,石色金黄,冻如琥珀,石高半寸,纽制并不甚工,众人初步认定这是块罕见的真灯光冻,定为神品之石。边款“月厂”,平斋者,朱镜波别号,这是友人送他的。后来镜波将此石转赠给吴湖帆,湖帆大喜,特作《记真灯光冻石章》小文一篇。
' C6 \5 r- C- s1 ]$ T$ g: u沪上名印家童衍方老师也秘藏一方清代名印家陈曼生刻印的青田灯光冻石珍贵实样(见图),最有权威性的是曼生在此石的边款中刻:“此石剧佳,周栎园所谓灯光冻者是”。周亮工,号栎园,他所著的《印人传》记载了文彭于市上偶得灯光冻一批,剖为印材的详情,从此灯光冻身价倍增,我听童老师说,他所藏的这方灯光冻是否如传闻中莹莹如玉,映照如灯辉呢?非也,此石虽温润可人,但并不全透,以灯光照之则呈半透,颜色微黄,石中有数条如寿山石水坑似的水隔,稍有白点,因年代久远,自有一种静穆之趣。行笔至此,我突然想到明代印人得到数筐灯光冻石,莹莹如玉,映照如灯辉,会不会是由于明代交通不便,印石开采品种较少,地区局限性等原因,当时的印人见到的可以刻印,用油灯烛光照之较透明的石材,即以此命名。不像现在各地所产许多较透明石章,用灯照之,个个灿若灯辉,晶莹亮丽,块块都是“灯光冻”,我想,古时在青田封门诸矿中产出一种比现在我们看到的封门青更有透明度,更有灵气的老坑绝佳冻石,即是传说中的罕见灯光冻石。”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