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5|回复: 7

古代年龄称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5 1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 Z7 m& b+ o" b. Y- @" w

6 t, _% P- y+ X$ R  Q& E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 L: M5 G- u: n" N
, x. P. Z' r" j* _1 Q; g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 f1 m) m) v9 p- L5 e$ k( I* G1 K# M" f7 J& z% P& f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1 k) ^# R8 G  J+ E' J

8 G2 E3 w' V0 }$ @* @0 b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 C1 W( h* @! E! ~7 E. t5 Z& q- J1 N: B) y, m& u
  古代年岁的别称
* O7 E$ J7 B0 d
* s% @% I* f8 N& T3 o  总角:指童年。
4 {. M) z, E" o. B/ g1 f9 M. z
9 X4 X5 h& P8 q, {# C$ S  V4 Z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9 @  i3 Q6 w8 [: K& ~
1 S' A& B6 L4 h$ D1 z9 W* f" z  垂髫:指童年。
- y" `6 ~" l; E# b# K: P" g4 g2 l1 s, D: X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5 T$ C6 F  G& J, Y' Y# w/ ^1 P( O$ U6 p3 _& M
  束发:指青少年。
8 O" l, b( C) `7 M( ~( u) ^+ @0 w+ ^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5 q4 P4 a/ E+ m2 Z& X$ D0 M- x, s" H, I  x% @
  及笄:指女子15岁。 ( I+ E2 E" c/ m1 o; Y

, W/ b* {0 k) `/ M4 T6 Q! A0 [: }7 @5 j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_) w# P6 V% D" p& l& F% ~3 ^7 v; f, z  f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 d7 o& w; w/ q5 X

3 E2 p! c2 K- `, }* K* V' }7 A; ^- _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 k2 l. @8 @; t3 k& ?
+ j  i% ]- V/ B
  弱冠:指男子20岁。 + @7 E8 i% U+ t; r7 ^2 a$ R9 T

! G; p( q+ ^' D5 D5 ?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b0 ?  Z/ d5 A
( @2 F  b2 w- S7 d. z6 Y  而立:指30岁。
) b' D; b! y; K6 h2 E5 j4 S9 `% j1 e
+ Z/ v, G5 z- g8 B/ K/ g* H% O! T* N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R" Q9 a0 C% J( s2 Z
0 W, t+ f# ^" z6 y$ l' ^1 m  不惑:指40岁。 , K8 O, y9 V# Z
, I$ _- g0 `% u7 x4 }& D+ t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 [& a# y& K& r1 \, o' m5 d

2 Z% k8 K# N# ]  艾:指50岁。
, l; u% L1 t/ V% R5 R- L
$ N$ P: s" \6 E6 e1 I) \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 W& M# B' h  v' A
0 w. I7 |, b" M% @" Q+ L; K1 {  花甲(耳顺):指60岁。
# _) Z. n! N$ t' i6 @, w
+ s2 p- ?9 v3 D( [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P4 @- ]' y8 y. V  c
* e9 ?  E$ n4 C, s, @1 i1 f: I  古稀:指70岁。
( B- V: d8 v. g# R6 m/ f# J2 z
0 f( ?9 G$ e7 m& J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6 ?( @# S7 w; [+ E( d2 q7 S# B  B/ o# x* `: J& g  G+ v" Q0 z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7 r' Q& T! W+ c1 T! M, A# C( J
- j3 ]7 H+ B+ c* ^& `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 x: U+ h* [/ k* L

& Q# q( U, G0 P; ~  黄发:指长寿老人。
# T( Q  o* d2 v: d  S0 @8 g0 x  S& l" q! i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9 y" g) S" ^# K
1 V9 [7 {6 ^4 s. X$ f
  鲐背:指长寿老人。 + f0 j. S9 ^5 x
5 l: t+ }! `# J; w' m; h9 m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 y0 b9 H  F: C3 B# i2 U, Y  U* m4 p5 b. a5 v
  期颐:指百岁。
; f# k. I- R) E2 Q( w
" L2 {; @+ a1 _* f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 g) z$ u' P% B( S$ W8 \6 i3 x6 g+ _* F9 {" \: }" ]& Z
  因此,古代年龄称谓总表如下: 7 J2 [  G7 L/ m" e4 V+ c
1 B& U: A7 C/ U% e. C+ I( D% Z) _: z
  不满周岁----襁褓; 3 R/ i7 Q  P& X5 G2 a0 {; L) Y* W

) F: v+ Z# S: x# E  2~3岁-----孩提;
& V/ B( |+ I: W! i1 K& V( d" ?9 z! T# t) C
  女孩7岁-----髫年; * m! v4 d. Y' l! Q7 V8 I

) I! t- N2 V( h7 x2 r+ U# S2 f  男孩8岁-----龆年; 7 x3 |- Q3 m- H, I; y
8 @- x% d! d! t  j9 {3 K
  幼年泛称----总角; 3 g, K- q* T( k, N1 n! y: h; Q
; Y! [4 y# b# s+ q6 |
  10岁以下----黄口; ' |6 k& u' T9 F. v  q
4 |$ k$ R9 R- v7 q
  13~15岁----舞勺之年; $ O  _6 w3 W# j% W
9 y& s7 b0 o1 I+ H+ r" r
  15~20岁----舞象之年;
. R/ D% |; w% }1 @. P5 l/ ~( S1 _
. i) r0 G! ^, Z  12岁(女)---金钗之年;   V. [  y+ j! _2 c( X2 K8 k
! a3 D& a4 a% l( q
  13岁(女)---豆蔻年华,
! J0 J; I6 \% v! t- x# R
! T) [/ X5 w* X4 x2 a# H) p% F  15岁(女)---及笄之年;
1 i) f; M; S2 ~" V- j
' o8 K$ @$ N7 s6 ?6 a! }+ v1 j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 n( Y0 C8 ~) i6 |' ~- B9 E( O4 o0 T. ?' O: W8 M; _4 T7 p
  20岁(女)---桃李年华; 8 _) t; a, Y, \: k& C& e

. }& {3 A4 r$ D  24岁(女)---花信年华;
. C  O6 j- s7 t8 D& I$ J. [
  Z2 r0 ], Q- E; ?  至出嫁-----标梅之年; $ |7 V  R5 n% q
& E+ b3 ?$ n7 z$ w7 i! g1 g- C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 L6 P+ |, |( ]
# v/ @$ ~% h0 U: u4 y. f  20岁(男)---弱冠;
/ d& B1 s2 R! U* M: r% l; _4 H7 ?: f
  30岁(男)---而立之年;
+ K4 M# j$ o: ?9 O; }* f( @. L
7 h& u4 ~% k# {) `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 Y9 A( q/ |5 G: H
7 S1 ^; @8 I( F8 d+ f. D+ z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c6 m7 @# }% [3 {, I
/ B; {, l; f! z) m) K" l7 `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2 N2 U2 M3 W) u$ o8 q, k3 ]! g
; k. F- d6 j7 z6 e. Q* u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 c/ S4 ^7 B+ u- {0 r7 E" F
5 F0 A( W' F( q) ?! {& p, t  80岁------杖朝之年; & ^  r% M6 c5 @& ^

) Q0 g' ^, z3 [: e  80~90岁----耄耋之年;
1 W5 u0 y  U1 L0 b
( |# Q) u% s- ^. |# h) f  90岁------鲐背之年; 1 t6 X4 x$ {5 S

) y$ ^) T) [- ?1 D) Y, m5 u, n  100岁------期颐。
( B/ Y1 K$ Z8 f$ t6 H' {' ?; `; B" E
) d' P2 t6 e) F5 ?: q  〖襁褓〗婴儿、〖孩提〗2~3岁的儿童、〖髫年〗7岁女孩、〖韶年〗7岁男孩、〖黄口〗10岁以下的儿童、〖总角·垂髫〗幼年儿童、〖舞勺之年〗13~15岁的少年、〖舞象之年〗15~20岁的少年、〖金钗之年〗12岁女子、〖豆蔻年华〗13岁女子、〖及笄之年〗15岁女子、〖碧玉年华〗16岁女子、〖桃李年华〗20岁女子、〖花信年华〗24岁女子、〖摽梅之年〗出嫁女子、〖弱冠〗20岁男子、〖而立之年〗30岁男子、〖不惑之年〗40岁男子、〖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男子、〖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60岁男子、〖耆年〗60岁男子、〖古稀之年〗70岁男子、〖杖朝之年〗80岁男子、〖鲐背·耄耋之年〗80~90岁男子、〖期颐〗100岁男子。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4 0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襁褓、孩提、豆蔻年华、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古稀之年、耆年、耄耋之年。常听到见到,其他的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08: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4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不几年也得“期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02: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06: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8: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07: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号入座,位于不惑知命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10 23:29 , Processed in 0.0677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