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40|回复: 0

[转载]<<瓷器底足看真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9 1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外飞仙 于 2011-11-29 10:30 编辑 # l0 H( f0 y, f) D, F

5 }1 s+ h% ?5 }" |; W% \! G原文地址:<<瓷器底足看真假>>作者:东方文物
4 i3 Q. z/ T' S4 p瓷鉴定,不外看器型、辨胎釉、论纹饰,了解历史背景等途径,但对初学者来说,单器型就够复杂了。老师越讲,听起来越糊涂,回家翻书越多,脑子越空白,心中着急却不知从何着手。
" e! [) x% T+ A4 F* J$ k! G    突破口是什么呢?不妨从底足着手。+ n7 ~9 v3 H% u2 C' K9 C0 j8 b
    小小的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 ~4 Z, f0 J9 v4 J) Y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n0 i* _- x2 p/ J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4 B9 q. D6 @/ p, ?6 H( F& e: k: m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较为明显,而明初时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时底足内壁也有旋转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间隆起一脊梁。而在明正德时底足处往往有放射状的田螺纹。“棕眼”(针鼻孔),康熙时底釉处往往出现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无论大小都能从“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体。而光绪民国及现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较浅,从“棕眼”里一般看不到胎体。0 C4 q# Q! U0 m1 b/ Q
    “火石红”(窑红),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铁量高,加温时露胎处氧化成砖红,甚至羊肝色。明时已较淡,但明宣德时还常见火石红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见到火石红。
" D# f' C- ^% f0 ~    “湖米底”,见于明与明前砂底大盘,由于胎中含铁量高,烧后高温下要通风冷却,吹风的砂底处氧化成米饭烧焦似的片片的痕迹。
- k( _3 v( M, b$ x7 R- ~    “敲底”,见于道光时钧红,由于其釉肥厚,流到底足处烧后与所垫物粘连在一起。为使其分开,只好人工敲开,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尽管如此,由于年代较长,所敲处一般胎色变深,且手感平滑。2 C. ^1 H8 l8 B
    “沾窑砂”,由于过去特定的烧窑工艺,往往盘碗底足沾有较粗的窑砂,如磁州窑碗底足就沾有较粗的窑砂,明清时不少盘碗等瓷器足内也沾有窑砂。
: _% m" w3 x: v0 b; k1 G
- a- g; j4 q8 L9 k& N1 _* Q3 d2 s0 z
+ I6 M, B: R7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4 08:48 , Processed in 0.0530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