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2|回复: 20

介绍“中华第一凤”与“中华第一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5 13: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25 14:20 编辑
8 C" x: d7 t$ |0 M" Z1 m) O' ?1 R" S1 x! m# z8 ]- @5 b" l- J: z
介绍“中华第一凤”6 o2 e. k" o# f; Q/ h9 l% f
$ H# a0 r# B: m; d  ?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有一个著名的民间收藏家,他叫张军。
# m+ M% Q4 E' O' E* k+ F/ D   2002年秋天,张军到解放营子乡收购文物,有个老乡问他:“有个鸟碗,你要不要?”原来,这个老乡在地里挖出一堆陶片,其中有一个像鸟一样的陶杯。张军对此很感兴趣,但是老乡要出了几千元的高价,没成交。第二次,张军又去买,因为要价高又没成交。回家后,张军马上给赤峰市的文博专家打电话,咨询这个文物的价值。专家告诉他,动物型的陶器非常稀少,十分珍贵,一定要把它买下来。第三次,张军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陶器弄到手。结果,老乡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只向张军要了一袋化肥的钱就把陶器交给了张军。
7 z; t, _  L1 g3 [& a1 _    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被专家们称为“陶凤杯”。从外部特征看,与现在的鸟很相像,杯上的头、冠、翅、尾等造型与中华传统的凤的特征十分接近,而且保存完整,系史前赵宝沟文化( 距今6800年左右)文物首次发现。凤杯长17.6厘米,宽9.6厘米,高8.8厘米。2004年经过自治区文物专家一行11人共同鉴定:这只陶凤杯上的“凤” 是6800年前,迄今发现最早的“凤” ,应属“中华第一凤”,收藏与研究价值极高。
8 }; }) a3 ]5 Z0 K- k  “中华第一凤”被发现的消息,像飓风刮到了各地。辽宁省一家公司慕名找到了张军,称只要把“中华第一凤”交给他们,他们可以给张军150万元的巨款,还可以把他的全家迁入城市安排工作,以张军个人的名字建一座博物馆交给他管理。然而,张军却不为之所动,他说:“落叶还要归根呢,我怎么能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2004年5月18日,他把这件独一无二的国宝毅然捐献给了国家。
- n# D( H+ S0 ?9 M6 L1 F! P0 B9 A1 @( z' w6 z0 V' t/ k
Img220664018.jpg $ u+ M7 \2 Y  q' y& Z7 z
陶凤杯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3: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6-25 14:19 编辑 7 g* f3 P# {& u% u

" J7 k4 O- A$ E& j/ Y介绍“中华第一凤”与“中华第一龙”
: [/ v9 V& \# T; d; B0 @
8 u! F" E6 F/ L3 ]* B“中华第一凤”
+ {7 i& n) c! m! f3 Q% m取杯
$ K5 P$ Q7 b5 D# g- i- q 20071813321198.jpg
9 G! m- F) t3 }) c5 p
* S. W. o# Y6 @  e! ^3 u0 ?7 n专家研讨
7 r! k: H' a/ d+ ? Img2206640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第一凤”与“中华第一龙”  C/ U' T# Y7 w& D3 @7 B. O: Q
6 S- I: A6 d7 J7 l0 f' X7 V: Y
“中华第一凤”

- _$ I  Y, c6 x- y7 C# B6 ~" C6 ^
4 C4 z9 S7 n. k$ O/ n# w5 L Img2206640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第一凤”与“中华第一龙”
7 I2 A- b7 a! d5 y0 P
8 \- W/ D: U9 {. z( S; Q2 u4 I% R“中华第一龙”) J# p+ F, O6 O  S
      1971年8月的一天 ,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张凤祥, 在离村子后面不远处修梯田。 挖出一个黑乎乎、像钩子一样的东西。它质地坚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找了一根绳子把它绑紧,让弟弟拖着玩耍了起来。几天之后,他惊奇地发现,原本难看的钩子,竟然被弟弟拖成了墨绿色的玉器。形状有点像蛇,又有点像龙。
) e4 e8 \& t' T! j; @) V& ?/ H0 w    他带着这件奇怪的玉器,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 ,工作人员,征集了这件文物,锁到了箱子里。就这样,玉雕龙在箱子里一待就是十几年,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 h! l( W  }  \- w$ Q; R4 @6 P; E7 F6 H+ {  X: x
2_200802072021512山.jpg ' V- D+ ~  S6 s  V' U; a

5 T5 c* k( |, f+ ^“中华第一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第一龙”
; ^' K5 h; a8 y% s- ^' D, w8 c2 }7 S' B2 p/ g
      直到1984年,在牛河梁,考古队员挖开了一座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古墓,发现两个精美的玉器〝玉猪龙” 。
. a9 _* H7 i7 x% b* M( [8 k  牛河梁发现5000年前的玉猪龙, 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翁牛特旗文化馆负责人突然想起1971年,他们征集的那件玉器,极有可能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 & ?& `: ~6 t; p: |: ?
  终于,在被忽视了十多年以后,1971年在三星它拉(与后面的他拉不统一)发现的玉龙,得到正式确认: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的。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极其珍贵! 0 A* m& U! u5 p3 J  J& g: B
0 K( U' l: h7 {: r
20090217084009843750.jpg
7 c' d& S: y: d: T' k       〝玉猪龙”
: B5 i1 P% ~, I6 V7 m* y. L: s 309527第二地点一号冢四号墓出土的玉猪龙.jpg 4 ^, D8 o6 A1 F8 Y+ t( M
发现两个精美的玉器〝玉猪龙”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4: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第一凤”与“中华第一龙”
" x& N7 [5 |4 [  B' ?* t. c# V
% z( i( h5 }5 I“中华第一龙”

2 U, f$ C+ p* C# _   玉雕龙通体为墨绿色,高26厘米,重一千克,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它以后被命名为c形玉雕龙。龙首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脊背有21厘米的长鬃,长鬃占了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龙的脊背上有一个圆孔,经过试验,如果用绳子穿过圆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7 t9 i! m% `" M, v$ z" ?, `
   龙和凤是中华民族远古初民的图腾标志,一般认为凤为南方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史家曾为寻找龙、凤图腾之源上下求索,皓首穷经。而今,作为“红山文化”的摇篮赤峰,发现红山玉龙后, 隔33年前又发现“中华第一凤”,“龙凤双飞”实属一大幸事。
! f5 f: d! Q& @5 `$ [( }- j/ S/ w
9 a, o& p, h( H; l* r  l. \& I* c: `9 g9 ` 5202e5f25803f63bb07ec518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中华第一龙.jpg Img220664018.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15: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猪龙真品现在黑市上的价格已经是天价,这种东西的确是国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这凤 长的配不上这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21: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6 15: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诸位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06: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0: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3: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学习了,感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诸位多光顾 发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4 22:30 , Processed in 0.08175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