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87|回复: 12

【藏友们共同讨论发表见解】龙年新春一话题:陶瓷收藏学习以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17: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2-1-24 17:16 编辑 ) ?$ w) ]7 t4 j- k1 O! f

: L( x! c  s7 v/ P) e陶瓷收藏之难是因为目前国家机构专家对陶瓷尤其是 对高古陶瓷的鉴定已经失去了权威性和准确性;陶瓷收藏市场价格混乱:真假不分,普,精不分,如何收藏陶瓷是广大收藏爱好者目前比较困惑的原因。陶瓷为我国传统的收藏大项,如今目前确有落末之势,很多杂项价钱起来了,但出元明清官窑外,其他多数陶瓷尚没在大拍上有所建树。{民间藏家之间,高古精品目前价格上升比较快}但也因为目前这样的状况使我们在没有太大的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收到比较好的藏品,水清无鱼,混水摸鱼,个人感觉从长远来看高古的东西,无论是高古玉器,瓷器{陶器},青铜器的收藏一定会回归传统。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7: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2-1-24 17:21 编辑 1 w+ Y5 G+ j  Y

5 W2 j9 A" `1 U% s+ u" A  S, o- w就我 个人而言,更 多的感觉是因逐步了解而更喜欢。陶瓷因为高古陶瓷鉴别的难度比明清的更 大,争议更多。历史上窑口众多,分布广阔。很 多南方的藏家不 认识北方陶瓷,北方藏家不玩南方陶瓷其实一个全面的好 藏家应该是南北兼具,从史前一直延续下来,都 应该有 个了解。然后有个 侧重。怎么学习陶瓷鉴定?我感觉首先要大概的了解陶瓷史,然后看看一些陶瓷鉴别的书,多看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多收集各地窑口的标本,掌握各个时期的造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7: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话题希望师友们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8: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老师新年好,拜年了。陶瓷为我国传统的收藏大项,如今目前确有落末之势,很多杂项价钱起来了,但出元明清官窑外,其他多数陶瓷尚没在大拍上有所建树。我看只是时间问题,陶瓷真品越来越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5 1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 Z! }) d8 {! l
拜年.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8: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石头 发表于 2012-1-25 18:07 - \6 J) u- L: k- O1 |& t: B6 f9 r
金老师新年好,拜年了。陶瓷为我国传统的收藏大项,如今目前确有落末之势,很多杂项价钱起来了,但出元明清 ...
) H: E6 {: {7 O: d- p! q5 a7 w
玩石兄新年好。兄电话过来当时手机不 在身边,没 能按时接,没在后打过去您的 电话都 在占线。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8: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海天 发表于 2012-1-25 19:25

( I; l( ]! |) ]* x( k/ J山版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07: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专家”。学陶瓷之初本人对专家以属于顶礼膜拜,仿佛是他们身后有“光环”的神一般,但经过数十年的学习,看 到众多“专家”频频出错,只能遗憾的回归现实~~~这个世界没有神。建国之初故宫之专家厉害那 是有历史原因的:早期专家在民国时期都来源于当时的古玩行~~琉璃厂的私人店铺,他们有相当多的实战经验,加上民国时期仿品水平以及数量尚未如当今这样普及和数量。后期专家之所以薄弱是因为国家体制以及他们只承接于上一辈老专家之经验不走市场,不紧跟时代步伐。
* y2 ?7 J+ @4 a, s& v" `! Y所以个人感觉学习陶瓷之路应该以专家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经验多看博物馆藏品,多多收藏上手来源可靠的标本以及完整品,在理论和现实中相互印证相互参考完善。
! N' n* R+ C" E8 M: K" r9 g& I& I : f2 k/ {2 G0 D3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2: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fan203 发表于 2012-1-29 18:12
$ J0 n4 F9 X& a7 [" W4 x# x* h俺觉得去遗址上摸陶片子确实是学习高古陶器鉴定的好办法,和博物馆的比起来还能上手摸。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 ...

: H9 x) V3 f6 {! n- k$ N$ c! S7 E能亲自去 遗址或窑址捡标本是 最好的,也 要 尽量创造机会去。但不 可能所有的窑址都 去过,当然同过窑址当地可靠的朋友去捡或买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窑址的 标本毕竟是 残见难一览全貌,所以去 博物馆看完整器也是一个办法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0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fan203 发表于 2012-1-29 18:12
  V( m% o) w, p+ C& `! E$ v俺觉得去遗址上摸陶片子确实是学习高古陶器鉴定的好办法,和博物馆的比起来还能上手摸。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 ...
, t0 U0 R9 V& D, v- |9 O( h
能意淫也 好 过没性目标,怎么 打都白搭。所以至少标本是“充气娃娃”至少可以解渴9 N( [' Z3 C' k" B9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2-2-1 12:26 编辑 % b' ~9 b- i$ s3 B4 C/ e5 q5 t

% R# ]7 D6 F  B" H0 C. e由于过去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关古玩类的图书知识并不 普及,更 不 要 说象今天这样可以再 网络上相互交流获取知识了。那个时候,我很 渴望能得到知识,哪怕是一丁点有关古玩鉴赏的普及读物,最早能在 书店里买到的是 民国时期赵汝珍主编的《古玩指南》。可以 说是启蒙读物,再有 就是朋友从香港货 台湾带回来的李英豪编注的古玩系列从书。但获取这些书本的 知识对现在的古玩市场来说已经不再适用,那里获取的只算是建筑地基,古玩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大量的接触或真或赝的实物。对于网络相关的 古玩论坛,更 可以从别人积累的几十年总结经验中获取,当然网络中什么人都有:有高手也有骗子更有自以为是,自欺欺人阿Q。我们在网络中不仅要学习古玩知识更要 学习如何鉴别人;鉴别真伪高手。1 _/ E' N2 |  q& T
反复的研习那些各个地方窑口的真正高手所发的帖子。一般这些高手都是在窑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因熟悉而了解因了解而更热爱,但是也要 留心一些窑口的心术不正当地人,他们仿制的当地窑口也要比其他地方来得高明。. ~0 J6 X& r4 N: B& C- U8 A8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2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兄说得很有道理,高古瓷的真品只会越来越少,价格肯定能上去的,但有两道坎还需要过:1.就是文物法,如果里面的条文不修改高古瓷永远只能在台下成交,见不得光。2.就是出土的问题,人民的观念还要慢慢得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04: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汇艺居 发表于 2012-2-2 22:18
: @3 w) }2 }& b; v7 w+ `金兄说得很有道理,高古瓷的真品只会越来越少,价格肯定能上去的,但有两道坎还需要过:1.就是文物法,如果 ...
4 r+ s* m4 K' B! R/ u* ?
高古精品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出了出土少以外,加上各个 地方窑口的 当地人也越来 越重视收藏进一步的推高了 价钱。目前各个地方窑口精品,不 光完整品可玩,就 算是大体完整或为拼接品也 很难得。我 个人以前就 是只追求完整品,但现在 观念已经改了 有残损高古精品亦能接受。关于兄说 的文物法目前已经不 适合中国的收藏氛围,私人收藏的高古陶瓷频频在媒体上露面;关于人们的 思想,这个我 觉得不用担心例如80,90年代钱国内人是不玩唐三彩的,因为三彩做出来就 是冥器,但国外人旧 很 喜欢,一度三彩器物甚至是中国陶瓷的佼佼者,拍卖为吾国陶瓷之最,而且此拍卖纪录保持了 十多年。国人的 观念十年一周期都 在变化,很多担心都 是多余。作为真正喜欢陶瓷的人们,应该少点利益观,更 多的 从美学,从历史学,民俗学去研究和 喜欢古瓷只有那样高古瓷的 春天就会来到
* R9 {7 M7 o. `2 e! R( j% ]7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23:40 , Processed in 0.0606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