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 发表于 2012-4-27 07:23 % G' ~# P& K8 X( ^
有蛇!呵呵
' m; b. y" j$ b6 x /^\/^\
, K1 S s! [6 N" e( h _|__| O|
! E; V( ]8 f* n* O/ H$ n! S: g5 p' ]# Z0 T0 l
1 [4 _" U( z' [. T" c, k) L, j在阿拉善左旗北部的苏红图发现一处大型细石器制作场。
8 [- `- Z+ n8 h- ~ . X% P! | c7 ?3 U
遗址位于盟西北约360公里,北部约80公里即为中蒙边界,处在北部塔本哈日山和南部希克日音海尔汉山之间的荒漠戈壁上,是在亚玛雷克沙漠的北部边缘,平均海拔约 920米。遗址西部是阿拉善左旗到额济纳旗的S312省道乌力吉段,东南大约70公里处是80年前中瑞科学考察团发现的银根细石器遗址。
: Q" T$ n: R7 o; E6 r1 U0 _ , f& j* R/ E6 k+ Y: l, _
苏红图遗址处在戈壁滩的一处大沙丘上,沙丘高约3米,上面布满了于枯的梭梭树根。遗址面积较大,在南北宽约 300米,东西长约500米的范围内,纵横交错的沙壑之间随处可见散落的石叶、.石核、石核坯,其中包括不少加工精美的细石器,还发现少量的磨制石器和陶片等。细石器和碎屑成片分布,在遗物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内,每平方米可采集到石叶、石核、石屑等超过1000件。当时人类活动所遗留的文化堆积层已经被风蚀破坏,从残存的部分活动面可以看出当时细石器制作规模是非常大的,由此推测这里是一处加工细石器的大型制作场遗址。
% } z3 c7 m2 o7 O! O2 V
7 u+ `/ p9 a9 M7 t2 _ 根据遗址地表遗物的分布状况和加工原料的区别,从西向东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区域,西部区域多以燧石等颜色较深的石材为加工原料,石叶石核器型相对大一些。中部区域多数以脉石英等颜色稍浅的石材为加工原料,遗物分布也相对比较集中。东部区域则以玛瑙等彩色石材为主要加工原料,器物颜色比较艳丽,器型偏小。在遗址中部区域遗物分布密集的地点,以lxl米面积为单位采集到各类标本1018件,其中既有已经加工成型的石叶和完整的石核,也有尚未开始加工或刚刚开始加工石叶的石核毛坯以及大量的石片碎屑等。作为一处细石器加工场,遗物分布如此密集,说明细石器加工场景非常壮观,制作细石器的时间可能延续很长。
7 i9 Y" }( f, c" a# X5 Q% J0 R6 h. g ! ]$ v3 {8 O3 ^ [* F6 K9 ~
苏红图遗址是一处典型的以生产细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期的大型石器加工场,规模化生产的大量细石器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者自己使用,很大一部分应当已经作为交换的产品,当时可能存在细石器贸易活动。 % }! d# L- R% h'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