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96|回复: 54

【二十三件红山文化古玉】(部分可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5 15: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6:21 编辑
/ G- B/ M* _: k, U- r/ P) |' t- I; ]; K
hongshan.jpg 5 M$ P, {& U8 t/ c0 w+ _
红山文化,以其开创中华上古玉器时代而著称。- m3 B& J% ]: Z( I( w5 @+ k4 r
《左传》及《越绝书》载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正是红山时代的写照。9 P* d6 r. V7 B; w" x* z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5:21 编辑
4 _3 T4 |; o. r, Z7 s) X2 f5 s* Z$ _
+ s' o. x" E+ J( j【1】红山文化玉匕形器( g) h: y; x* h2 |/ I8 S2 h& j
玉匕形器沁色丰富,钻孔漂亮,形制较小,或为当时神巫之玉挂饰。其造型来源,可能是更古时的骨片挂饰。
( h9 ?- g% g1 z* [* m7 O
sbi1.jpg sbi2.jpg / e" \4 E# P4 Z3 ^
. `, _$ I7 a/ [* L2 [4 G( e

3 j2 G! V8 L6 j; G& {9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k0 K. ?0 ]% z! a; j; `! G【2】红山文化碧玉斧
8 F" {7 B3 L1 E9 v& J5 x5 h玉斧为红山文化特有之碧玉,现已无矿源。包浆厚重,侧面保留切料痕。1 O( w2 x4 @( K
保留切料痕的特征常见于敖汉地区的玉斧,上古玉器很多加工痕迹是故意保留的,在古代,更远古的工艺痕迹常常演变为审美习惯而加以保留或再造。% L. W" P7 N& E: r$ ?2 V$ v
' e6 f: f2 X0 y
sdfu1.jpg sdfu2.jpg " d* D+ ?2 o+ z
  ~3 R9 D9 Z5 a; m% E8 R# q0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3】玉蚕标本
2 f1 d; b( j5 F7 S' V; _玉蚕无头,土蚀较重,有典型的鸡骨白和土沁" ]$ j! {( _# c& L* L! h
蚕是农耕社会的标志性动物,红山文化已有蚕神崇拜。传黄帝之妃嫘祖始创桑蚕,而红山文化的玉蚕,其数量之多,雕刻之精,年代之早,都是上古其他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2 s  X' A# I6 J# M scanw1.jpg scanw2.jpg
8 s4 K" A$ h" |8 `  q" m0 z+ m1 z$ O+ Z; I" n7 d* N

3 i% m! {0 B' D6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5:49 编辑
$ `4 ], K* q% n( W' Z) t* `  ~& r8 Y; ]4 }  T' S  w
【4】红山文化玉铲形坠
; M  f9 S+ X- \* [, j6 p9 O形制较小,很美的挂坠,片状白沁及打孔都很有特色

% f0 T- V- D8 ~0 M# A6 c schan1.jpg schan3.jpg schan2.jpg 7 F/ |4 S) p- ?7 {$ y& a7 o; z'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5】红山文化小匕形坠" u" m" m: s# g, j& F8 [- R
黄颜色的地方玉,偏软吃刀, @' a9 y% C# O) _6 e% r
sxbi1.jpg sxbi2.jpg ' f4 \; G! ~, k( {8 E#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5: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ssa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6】红山文化玉玦- z0 p  s$ B! Q! q, Y4 t6 N
玉玦上古时为挂于耳上的通神玉器,商周后以谐音演变为决断力的象征。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0 u+ L! G  m2 V3 f- P) N此玦灰白色玉有水银黑沁,可见典型的双面管钻对钻工艺留下的优美曲线,玦口为典型上古绳拉工艺。
0 h; g" u3 L8 ~" e sjue1.jpg sjue2.jpg sjue3.jpg ' x6 I6 R, E7 J& ~3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6:15 编辑
- X, P4 n( O# \
7 c( L! i8 U. J% W9 m2 A" A【7】红山文化小玉璧
4 j% I+ g) U" [' x3 }6 }' t. v夏商以后玉璧皆为圆形以象天,琮外方以象地。红山文化缺少礼地之琮,而其玉璧常常是外方内圆的,或当日对天地之礼敬乃一以贯之?1 y* W8 g0 y* {2 K( I! Y
scbi.jpg 6 t/ j% D, W7 s0 u3 [#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6:18 编辑
( \8 w/ f( l2 y. I% N$ B, d2 o
; @, N0 q+ y* V5 o1 m# ~5 B5 N【8】红山文化玉环
' P$ R( B  b# o) P! X9 Y玉环沁色包浆很美,形制尚略显不规则,然古人磨做此物,想必非朝夕之功可就。
% i; X# N. x, ~5 W, B0 D, Z8 H shuan1.jpg shuan2.jpg
2 m/ h6 S5 \& s1 h5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ssan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9】红山文化神兽首(勿询), I  D0 g  d# t- w& I- Y. p
蛋白玉材质  z- p0 Y, Y) b. `, ~5 J
sshenshou.jpg 5 [1 ^  i' ]7 k" y4 B

/ g4 I- `5 p9 p; J5 b8 e% [& g7 v3 b5 p!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动山人 于 2012-6-5 16:38 编辑 2 F/ \5 R( V# U: l8 \! A* P
  |8 n" U3 w. m4 f- r6 [( }
【10】红山文化玉神面(勿询)
8 [! o: ^5 [# [神面为猪龙的展开
* F' q% B# H8 r7 Q3 T& ^ sshenmian.jpg : f* |* _' u! y5 m

0 K+ L# ~% D9 i% Q类似神面亦见于红山地区岩画9 y$ Q# {" B! s3 k( E/ c8 u% ^
syan.jpg
' }, w# e$ b4 d9 r0 R# d)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红山文化小玉斧1
" h4 n) U- c, S5 m水银沁! ]8 x: T  T+ d5 t
sxfu1.jpg sxfu2.jpg
$ L# c% B2 o9 @2 ?; F( j5 V3 k / G9 G; [. z+ O
【12】红山文化小玉斧2
4 }! x! t" n* E! {  ~ sxiaof.jpg
; P  T& G& x* t" I# p& b5 r/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3】红山文化水滴形玉璧
2 l8 E  f( R3 k! B3 r云沁斑驳,形制偏小,当为挂饰。
* c1 u6 k& _7 }  E ssd2.jpg ssd1.jpg
! m9 F" |& ?0 u0 }3 ~" C-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6-29 06:56 , Processed in 0.6570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