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是很远,有50公里,但是感觉车跑的时间不短,虽然到了贵州几天了,但坐着汽车行走在贵州普通公路上还是首次,山路十八弯、盘山越岭、惊险刺激,这些词好像是专门描写贵州的路的,车一会在山顶,可以俯视美丽古朴的苗寨,一会在悬崖边,令你心惊肉颤,一会在山底,使你融入花海溪涧。我真的佩服贵州司机的技术,特别是爬着陡坡进行360度大转弯时,每次我的心都崩的紧紧的,双手抓紧前面的座椅,嘴里咬着牙,好象这样可以增加汽车的动力一样,心随着汽车的颠簸爬升而起伏。经过2个多小时的奔波十点半左右我们在去教孝的路口终于下了车,我那颗绷紧的心终于得到了放松。 & ~& Q# \( x7 K0 a, g( S) P! W8 S7 U
, G W* U) i6 E$ z 下了车等待我们的是3公里的山路,这一段不通车,只有徒步,在这个季节凯里几乎是天天下雨,幸好基本都是夜里下,但是路上却很泥泞,对我们劈化石也是不利,因为所谓的钙质粉砂岩基本就是硬些的泥土,经过雨水打湿,敲击时三叶虫很容易损坏。这段路是上坡,没走多久,就到了冰凌地带,好象东北冬天的样子,树木、山草、高压线都包裹在冰凌里面,形成了一个水晶的白色世界,在加上有些象丹霞地貌的险峻的山岭,可谓风景宜人。在这三月的南方,感觉是在冰冻的北国。
一路敲敲打打,腕足、星状海百合、角石、珊瑚、海林擒等化石随处可见,我们还是想赶往化石最为丰富的点—教孝坡改梯田项目点。梯田是苗寨龙书记带头开垦出来的,正是在开垦梯田的过程中老百姓发现了这些化石,我们没带大型工具,只是在找路边修路时遗留下来的岩块,有时很难相信这样的类似泥块的岩石里会有化石,但事实证明,不但有,而且很丰富,很快我们就敲到了施秉宝石虫,宝石虫可以说是这里的优势品种,各层位都有,眼睛特大,宽宽的头盖外缘,在加上卷曲的身体,从正面看真象大嘴巴的青蛙,怨不得老百姓叫它青蛙化石。除了宝石虫,我们又陆续找到贵州光大壳虫、中华斜视虫、拟大洪山虫、大湾假帝王虫等,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品种的三叶虫。7 t3 Z4 B; W8 I" X" Y
! I! r- M7 E) |% {0 A+ `2 i) I; t4 n' i9 e; k7 O" X" u
这些三叶虫是比较好劈的,三叶虫和围岩之间一般都有小小的空隙,比较容易分离,一锤子劈下去,一个立体的三叶虫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这些三叶虫是立体的,在教孝这个生物群中,三叶虫占了大多数,而且属种繁多,形态各异,此时的三叶虫已经比寒武纪的三叶虫更加发展了自己有利的因素,外骨骼厚实,高凸的体型,更有利保护自己的软体,眼叶大而突出,更有利于观察周围的环境,有的为了防御,头部长了矛头状的长刺,更为进步的是多数三叶虫具备了卷曲的能力,是自我保护和防御的体现。我们知道寒武纪的德氏虫也有很多是呈现卷曲状的,为此我专门咨询了袁金良教授。袁老说,山东临朐卷曲状态的德氏虫是因为缺水痛苦死亡而呈现的状态,当时海水消退,形成了一个个小的水潭,随着水的不断减少,徳氏虫因为缺水挣扎而亡。我见过成堆的卷曲德氏虫,仔细观察确实如袁老所说,因为他们是呈各种状态的卷曲,有些或者可以说是呈现扭曲状态,每一个都不一样,可以想象的出因为缺水而痛苦挣扎的场景,当时是一片死亡之海,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得以幸运的看到他们完整的化石。而这里的宝石虫的卷曲呈现的是完美状态,可以说是姿态优美,有的呈圆球状,有的是略有弯曲,呈现优美的弧线,这才是正常的防御性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