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4-21 08:02 编辑 * K9 k. t8 i0 P8 _$ x( Y4 e
2 s. w" T9 j* D$ ?+ n, `4 l. E
本遗址时期属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交替处,处右江河上游支流古河床上,现在名曰澄碧河。是当地村民为养鸭筑塘用挖掘机挖出来的,器物初磨的居多,形状极不规整。大多只在一个面或两个面磨平。也发现少量的单面打制石器,技术相当娴熟。我之前也考察过该遗址,收集了一些器物,其中有欲穿孔石器,也有有肩类的,暂未发现陶片,暂属无陶新石器遗址吧。接合这次的考察,我认为:当时人们对石材的驾驭能力有如我国如今对太空的驾驭能力,充满惊喜、洋溢着自由、充满倔强又充满无奈,喜的是能用绳索对石材进行任意束缚(任意加工束缚点,然后捆绑之),倔强的是终能结网捕到鱼,无奈的是力学思维明显混乱(本是绳索捆绑的最牢靠位置,先民们却舍易求难,在最难的地方加工束缚点,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从此处的件件石器上,真的能看见先民们不屈不挠的智慧在发光。。。。。。某位专家的结论,好多遗址总要发掘出一至三件非常特别的石器,有如鹤立鸡群。此次考察发现的圆球(上有磨平点,很小面积)和“元宝石器”就印证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