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 Z0 k! j3 k2 G& F5 m8 N; O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 q! a% a, O* G' ]+ s7 a! l& [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 S3 O9 h$ u* @- E! @. r( ^0 F8 }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4 t) I4 N/ A9 t+ ~3 A9 j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F( r0 J J& u; Y6 L; |8 D1 Q
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K( ]3 V9 \& U4 K
(一)水平岩层
, `$ q* v* v/ b l& e" G& s! ~7 } 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V! y6 N% }7 W+ O. h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6 H5 \" o% S8 n4 K+ y9 m
(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 [4 E! q: ^# |% U ]% o& p7 p (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3 }. G g& C- [
(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W( Y$ [4 j: v1 j: O1 x* a, j
(二)直立岩层, ?, c/ N9 v$ @" _8 _
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P1 b% p P8 ^2 o
(三)倾斜岩层
, {$ n+ `, S/ x; A 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g K7 L% T0 B# P8 h( N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
0 D) K! _% O$ ?/ h9 m2 ? (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 W8 C/ ^0 h$ \; c5 y* J (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 o& C6 B% j6 j+ f% t5 f9 R- t8 o
(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 q O7 u+ E( u6 c( I
(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7 M. W/ J- s* I# [. \: B
上述V字形规律都是指在沟谷中岩层的露头形状;若在倾斜的山脊山梁或山坡等处,岩层的V字形尖端指向与在沟谷中的正好相反。
0 B' n% S/ p v- k 对于初学者来说,V字形法则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在野外穿过沟谷时,常常看到岩层向沟头方向或沟口方向呈V字形弯曲,总以为是岩层产状有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褶曲,实际上岩层的产状并没有变化,而是由于地面坡度、岩层倾向和倾角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露头形状所产生的错觉。换句话说,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并不等于岩层的产状(垂直岩层除外)。这种法则在地质图上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上有明显的反映。% T5 B( n# t1 t
其它构造线如断层线,其露头形状也适用于V字法则。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