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纹主要是指古代人类在给石器打孔时,在孔的内壁上留下的一种划痕,人们在石器介绍或石器鉴定时常提到它。认清它螺旋纹形成的原因,掌握它的特征,是鉴别有孔石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1 I; ~8 p! H# A8 C7 } [& P' M9 g/ F' T7 v
一、二次形成的擦痕——螺旋纹形成的原因 / {; J' r9 z* j( ?* i
% h o: }, y9 n+ x2 p5 j3 h
由磨擦而形成的螺旋纹是螺旋纹的最主要形式,它是由第二次的磨擦而形成的。
% U: k# q" @/ a) _ 由于管钻法”所钻的孔是利用石英沙磨出来的。因为石英沙很硬,而且很脆,所以在与石器的磨擦以及相互磨擦的过程中逐渐被碾磨得很细直致粉末状。其实石英沙由粗到细的过程,也是管钻孔的环形凹槽逐渐加深的过程。当石英沙被碾磨成粉末状时,其钻孔的速度就会变慢。这时就需要更换新的石英沙。如果这时取下未打穿的半成品来看,环形凹槽的底部及其附近是被磨得非常光滑的,而且是很平坦的,这是由于石英沙已被碾磨成粉末状,而且也看不到明显的擦痕——螺旋纹。在添加新的石英沙后,有个别粗的石英沙会挤在孔壁和竹管之间,当竹管转动时在孔壁上留下了划痕,这种划痕成弧形状,当几条弧线在一起时就够成了螺旋纹。这种螺旋纹是在已钻好的孔壁划出的,所以我把它叫做二次形成的擦痕。古人打好孔后一般是不打磨的,所以这种螺旋状划痕在几千后仍清晰可见。
6 w! E! K. U" W4 h9 |* R2 {/ D) X 二、螺旋纹的特点: $ V% i' ?6 u" U. V, k
1、不是每一个石器的孔壁上都有螺旋纹的痕迹.只有少数的螺旋纹的痕迹清晰可见,大部分的螺旋纹的痕迹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模糊不清. . H: t, M' i% ^; K5 N: A
2、一般石器上螺旋纹的痕迹很少有连续不断超过一圈的,大部分的都是一小段圆弧.(在泥岩和陶制的器物上除外)
. x' ]% D* ^% k) Q$ z% y/ o- ^ 3、螺旋纹的痕迹一般比较粗,而用合金刚钻头钻出来的孔壁上螺旋纹的痕迹一般比较细。
0 q( d, C+ q) p2 }& C; m 4、在孔壁的垂直分布上:
8 ?5 D/ R0 c4 _ (1) 上部稀少,而下部尤其是靠近底部的弧线部分较多且清晰.
4 u, j$ E( v- i( T (2)有时上部会出现一些方向呈无序的擦痕,这可能是起始时用手工搓动定位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