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2|回复: 0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2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
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明清时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 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秀才不可以在衙门任职,起码要是举人 。
考上举人以后,可以考进士或去吏部报到 ,等到朝廷官员空缺就把举人充任。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县试:若要取得全省乡试的资格,首先要参加府县之试,参试者称"儒童"或"童生",合格录取者称为"生员","庠生"(即俗称秀才).在生员中再选拔一批 人,升读国子监的称监生,其他的称贡生.贡生又分为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这五贡为正途资格出身.另有一种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称例贡,增贡,附 贡,廪贡.



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宋为乡试(贡举考试)各科中试者的统称。俗称举子。宋举人被解送礼部前,须经考试,略如后之乡试。举人在礼部应试落第者,仍须再应乡举,可方参加下科考试。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俗称孝廉。
举人有俸禄,有做官的资格。
举人可算是高级知识分子,有了出身,通常可以做官(吏部有官职空缺后,轮完进士才到举人),有俸禄,和秀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也就分外得难考。一但中举,其父为(老)太爷,其人为老爷,其子为少爷,故有“一世中举,三世为爷”之说。
考中“举人”的,即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举人进而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由礼部举行的考试,称“会试”,考取者称“贡士”。考取贡士的 人,同时要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将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三个等级,称“三甲”。一甲称为“进士及第”,只有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称 为“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举人考上进士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机会。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会试,即部级考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各省的举人以及国子监的监生皆可应考,合格者称为“贡士”,也叫中式进士,其名额以300名为 常,第一名称“会元”;四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参加者均称为“进士”。出榜分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 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经“馆选”合格后,还得进翰林院修业三年,再根据成绩授官。严格的多次筛选,大体上保证了公平竞争和择优选官。通过前两种考试只是取得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考中进士者,不是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做什么官,到什么地 方任职,还要由吏部。
明清两代,凡属历经举人(乙榜)、进士(甲榜)出身的官员,称“两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响亮的资格;如果是举人,虽也能候选授官,但品级既低(多在知县以下),候选亦难。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的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以清朝情况而论,会试过关成为贡士,然后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 出身”头衔。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作“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 ”,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儿。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 第 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 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 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 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 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 赐予本科出身。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
会试中举的贡士,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头名由皇帝点定,即是状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进士出身”头衔。只有这“一 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 官儿。
状元——榜眼——探花
[顺治三年丙戌科]
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
[顺治四年丁亥科]
吕宫、程芳朝、蒋超
[顺治六年己丑科]
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
[顺治九年壬辰科]
邹忠倚、张永祺、沈荃
[顺治九年满榜]
麻勒吉、折库纳、巴海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
史大成、戴王纶、秦鉽
[顺治十二年满榜]
图尔宸、查亲、索泰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
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
徐元文、华亦祥、叶方蔼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
马世俊、李仙根、吴光
[康熙三年甲辰科]
严我斯、李元振、秦弘
[康熙六年丁未科]
缪彤、张玉裁、董讷
[康熙九年庚戌科]
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韩菼、王度心、徐秉义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彭定求、胡会恩、翁叔元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归允肃、孙卓、茆荐馨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蔡升元、吴涵、彭宁求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陆肯堂、陈元龙、黄梦麟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戴有祺、吴昺、黄叔琳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李蟠、严虞敦、姜宸英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汪绎、季愈、王露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王式丹、赵晋、钱名世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赵熊诏、戴名世、缪沅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
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邓种岳、吴文焕、程元章
[雍正元年恩科]
于振、戴瀚、杨炳
[雍正二年甲辰科]
陈悳华、王安国、汪德容
[雍正五年丁未科]
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
[雍正八年庚戌科]
周 、沈昌宇、梁诗正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陈倓、田志勤、沈文镐
[乾隆元年丙辰科]
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
[乾隆二年恩科]
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
[乾隆四年己未科]
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
[乾隆七年壬戌科]
金甡、杨述曾、汤大绅
[乾隆十年乙丑科]
钱维城、庄存与、王际华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梁国治、陈柟、汪廷屿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吴鸿、饶学曙、周沣
[乾隆十七年恩科]
秦大士、范棫士、卢文弨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庄培恩、王鸣盛、倪承宽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蔡以台、梅立本、邹奕孝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毕沅、诸重光、王文治
[乾隆二十六年恩科]
王杰、胡高望、赵翼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秦大成、沈初、韦谦恒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张书勋、姚颐、刘跃云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
[乾隆三十六年恩科]
黄轩、王增、范衷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金榜、孙辰东、俞大猷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吴锡龄、汪镛、沈清藻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
[乾隆四十五年恩科]
汪如洋、江德量、程昌期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钱棨、陈万青、汪学金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茹棻、邵瑛、邵玉清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史致光、孙星衍、董教增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
[乾隆五十五年恩科]
石韫玉、洪亮吉、王宗诚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潘世恩、陈云、陈希曾
[乾隆六十年恩科]
王以衔、莫晋、潘世璜
[嘉庆元年丙辰科]
赵文楷、汪守和、帅承瀛
[嘉庆四年己未科]
姚文田、苏兆登、王引之
[嘉庆六年恩科]
顾皋、刘彬士、邹家燮
[嘉庆七年壬戌科]
吴廷琛、李宗昉、朱士彦
[嘉庆十年乙丑科]
彭浚、徐颋、何凌汉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吴信中、谢阶树、石承藻
[嘉庆十四年恩科]
洪莹、廖金城、张岳崧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蒋立镛、吴毓英、吴廷珍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
龙汝言、祝庆蕃、伍长华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
吴其浚、凌泰封、吴清鹏
[嘉庆二十四年恩科]
陈沆、杨九畹、胡达源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
陈继昌、许乃普、陈銮
[道光二年恩科]
戴兰芬、郑秉恬、罗文俊
[道光三年癸未科]
林召棠、王广荫、周开麒
[道光六年丙戌科]
朱昌颐、贾桢、帅方蔚
[道光九年己丑科]
李振钧、钱福昌、朱兰
[道光十二年恩科]
吴钟骏、朱凤标、季芝昌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汪鸣相、曹履泰、蒋元溥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刘绎、曹联桂、乔晋芳
[道光十六年恩科]
林鸿年、何冠英、苏敬衡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钮福保、金国均、江国霖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李承霖、冯桂芳、张百揆
[道光二十一年恩科]
龙启瑞、龚宝莲、胡家玉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孙毓桂、周学浚、冯培元
[道光二十五年恩科]
萧锦忠、金鹤清、吴福年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张之万、袁绩懋、庞钟璐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陆增祥、许其光、谢增
[咸丰二年恩科]
章鋆、杨泗孙、潘祖荫
[咸丰三年癸丑科]
孙如仅、吴凤藻、吕朝瑞
[咸丰六年丙辰科]
翁同龢、孙毓汶、洪昌燕
[咸丰九年己未科]
孙家鼐、孙念祖、李文田
[咸丰十年恩科]
钟骏声、林彭年、欧阳保极
[同治元年壬戌科]
徐郙、何金寿、温忠翰
[同治二年恩科]
翁曾源、龚承钧、张之洞
[同治四年乙丑科]
崇绮、于建章、杨霁
[同治七年戊辰科]
洪钧、黄自元、王文在
[同治十年辛未科]
梁燿枢、高岳崧、郁昆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陆润庠、谭宗浚、黄贻楫
[光绪二年恩科]
曹鸿勋、王赓荣、冯文蔚
[光绪三年丁丑科]
王仁堪、余联沅、朱赓飏
[光绪六年庚辰科]
黄思永、曹诒孙、谭鑫振
[光绪九年癸未科]
陈冕、寿耆、管廷献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
赵以炯、邹福保、冯煦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
张建勋、李盛铎、刘世安
[光绪十六年恩科]
吴鲁、文廷式、吴荫培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刘福姚、吴士鉴、陈伯陶
[光绪二十年恩科]
张謇、尹铭绶、郑沅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骆成骧、喻长霖、王龙文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
夏同龢、夏寿田、俞陛云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
王寿彭、左霈、杨兆麟
[光绪三十年恩科]
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3 10:11 , Processed in 0.0536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