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石器时代陶器很多,有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釉陶等。陶器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制陶原料中含有金属呈色元素和烧窑后期人们能够改变、控制火焰的性质所致。# V, a. `+ [6 T; Z0 c2 T
(一) 灰陶
$ i8 Y6 Z9 I4 c5 Z* Q灰陶是在烧窑后期,采用还原焰,使制陶原料中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在这种情况下,烧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们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种,质地较疏松、粗糙。
% O$ N5 W* D, _# [' B% J- m(二) 红陶
, A9 T Z# t# y* k, J3 b' i2 T; Q红陶是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质地较坚硬细致。- g3 K1 Q2 \! Q! O) o& j* K
(三) 彩陶- Z* R9 Q9 H" X _5 B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称其代表作。彩陶花纹是陶坯未入窑焙烧前,用铁、锰等颜料在坯体上绘画纹饰,入窑后用氧化焰烧成。彩绘牢固地结合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彩陶上的纹饰有变化多端的植物纹、形态各异的动物纹和几何形纹饰等。常见的器皿有饮食器、贮藏器和吸水器。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
2 R) k, N( c3 ^* |还有一种彩陶是在陶器烧成后进行彩绘的,称"烧后彩绘陶",彩色易剥落。秦始皇陵兵马俑即为彩绘陶。
; U7 h. n% M o2 `' h' l(四)黑陶' p. R& B1 Q, O# I7 T
黑陶是在焙烧时,前期采用氧化焰,烧窑快结束时投入木炭产生浓烟(这时火焰是还原焰),经短时间渗透,便呈现黑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面乌黑发亮,胎体薄如蛋壳。8 U. P/ W: g" W
(五)白陶
4 k' M+ c% ^) p7 v# G白陶是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在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还出土了独具特色的印纹硬陶。
1 l3 N# Y. O* L, m' v(六)釉陶 @7 G. E2 O' z9 E' i' N9 }
釉陶常见的有两种,一是胎呈灰色,胎质坚硬,器表带有灰色透明青釉,烧成温度达1200℃的釉陶。其物理性能已接近瓷器,原料为高岭土,吸水率很低,火候1200℃,叩之有金属声。因此称这种釉陶为原始青瓷。另一种是在西汉晚期已经出现的胎呈红色的陶器,其表面施绿、黄、黄褐色的低温釉,釉料中有铅作助熔剂,因之称铅釉陶器。唐三彩便是低温釉陶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