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00|回复: 100

谈谈红山文化玉器的工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6 18: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山文化玉器的工及工痕是一个不好谈明白的题目,因为谈明白工痕需要先搞清楚工具,很可惜老祖宗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化期制玉工具的记载,或者即使留下了我们还没出土和发现。关于红山文化的工具问题已经争论多年,到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作为我等民间草根,位卑言轻之徒谈论此话题,似乎有点不自量力,然心中有话不吐不快,网友可以批判扬弃之心态阅读,但凡得到点点些许认同,也倍感欣慰了。                关于红山文化的制玉工具观点无怪乎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红山文化处在新石器时期,那时工具还很落后,制玉水品还很落后,工具还很原始。原料一般来自捡拾的成料(籽料),还没有掌握开料的技术;制玉的工具大略是硬度比较高的石核、玛瑙、和硬度达到莫氏7度以上的优质黄玉,打磨工具主要是砂岩等,至于方法无怪乎是原始的敲打、钻磨、琢磨、刮擦、划刻、原始的管钻工法(老鹰的骨骼、竹管加解玉砂)、原始的实心钻功法(木棒加解玉砂)、原始的线裁法(麻绳、兽皮加解玉砂)等,制玉难度大,耗时费力,玉器图案简单纯朴,成品玉器朴拙有原始的美感。
           另一种观点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古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开料技术、有尺寸较大的片状轮式开料工具,甚至已经有了高级的管钻、高级的砣机等,利用砣具雕刻、抛磨,制玉工具先进,工艺先进,速度快捷,功法精妙,图案精美,朴素中显露智慧。
         究竟何种观点正确呢?各位网友还是看完帖子自己选择吧!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观点一般书本认为隋唐时期出现脚踏式砣机,杨伯达先生提出良渚时期出现原始的跽式砣机,商代已有铜砣具,战汉时期究竟有没有砣具还都没有定论,红山时期的砣具问题就更是个不解之谜了。一般书本认为隋唐时期出现脚踏式砣机,杨伯达先生提出良渚时期出现原始的跽式砣机,商代已有铜砣具,战汉时期究竟有没有砣具还都没有定论,红山时期的砣具问题就更是个不解之谜了。:先进和落后的制玉工具同时存在,先进和原始的制玉方法和谐并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研究红山的制玉工具、制玉方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学习的过程,锤炼自己的眼睛,找到这些玉器的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为鉴别玉器提供帮助。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将这个话题简单化,从线裁痕、片裁痕、实心钻痕、管钻(空心钻)痕、刮擦痕、打磨痕、砣痕等几方面揣摩红山工痕,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红山制玉工艺也是综合使用的,在一件玉器上存在多道工序,多种制玉手法并用的现象,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为了学习方便,分解了而已!
              声明:本人不是学术专家,无意搞学术研究,所述观点仅是自自己的想法,无意冒犯任何学术权威。不当之处欢迎斧正!
         声明: 所用图片大部分来自馆藏,一部分是我的好友自己照的,很多图片是引用网友的图片,不再单独感谢,一并谢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线裁痕


         红山玉器馆藏品带线裁痕的不多,能够找到的就三件。“线裁”功法,主要用于玉器曲面开料和圆形玉器贯穿掏芯,可见的有瓦型器、箍型器(马蹄型器)等。因为线比较软,沾上泡水的解玉砂后,两手拉磨容易控制方向,加工出曲面的玉料,这是其他工具所不具备的。哪究竟先祖用的什么“线”来裁的呢?其实这不重要,很多教授用麻绳、兽皮做过实验,效果不错。重要的是通过观察线裁痕的曲线的自然分布和皮壳氧化特征,找到辨别真假线裁痕迹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1
psb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2
psb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片裁(片切割)痕
   在很多馆藏玉器上能找到片裁痕迹,哪究竟是用什么“片”呢?是铜砣?我们不得而知了。但通过这些图品我们确实能感到片裁的工艺存在!甚至为片切割的工艺所惊奇。


           谈到片裁(片切割)首先必须提起牛河梁二ZM27
出土的这件勾云佩,该佩尺寸:长28.6厘米,宽9.5厘米,厚0.65厘米 开料难度可见一斑,令人震撼!如果用砣具来切割,砣片的直径至少要在60厘米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3
psb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4
psb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黄玉的小佩,专家们认为是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年龄最大的,器型简洁,双面都未打磨抛光,片裁的典范
psb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勾云佩的痕迹非常典型的说明古人用砣片的技艺已经是炉火纯清了,斜着用片连切带磨,快刀切豆腐,丝毫不迟疑
psb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台湾资料的片切割的示意图,大家欣赏
psb (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山嘴这件芯材的多面都有片切割的痕迹
psb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6 18: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故宫这件玉枭的背部,也是片切割的,切痕犹在
psb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21:20 , Processed in 0.0602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