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55|回复: 35

玛瑙的认识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7 19: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概的分为南红玛瑙

:东红、南红、冰糖、红缟、巴西、天珠、西玛、战国玛瑙环、辽玛(含唐玛)、清代玛瑙、中亚缠丝、现代玛瑙收藏
psu.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甘肃产南红,(以下简称甘南红)。
        甘南红色彩纯正,颜色偏鲜亮,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和大红色之间,也有少量偏深红的颜色。其中的雾状结构出现的概率较少。无论是红色部分还是二、云南产南红,(以下简称滇南红)。
        滇南红的色彩艳丽,但是色调偏灰调(美学意义上的灰调,而非灰色),颜色方面色域较宽,可以出现从粉白、粉红色、橘红色、朱红色、正红色、深红色、褐红色等等红色调。视觉效果上容易出现表面雾状结构(或者说霜状结构),看起来有稀糊感。且雾状结构中雾易靠白调而非红调。出现白芯的部分容易出现半水晶质特征。相对类似于水粉颜料(黑色部分代表典型的甘南红,黄色部分代表比较典型的滇南红白芯,都具有更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相对类似于水彩颜料。一般认为甘南红的质量是南红中最好的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滇红,
        这个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红玛瑙品种,是一个偏重于历史性的概念,其涵盖的历史几乎伴随着整个滇文化的历史,本文中将不做详细介绍。但是滇文化使用的红玛瑙中,有一定比例的料子都十分接近或者就是滇南红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造成选色的差异,而并非品种的差异。所以特此说明,在滇红中符合南红特征的都可以划入南红探讨范围之内,这是两个部分重叠的概念,并不矛盾。

        时间流淌至距今2500年,伴随着古金沙国神秘的销声匿迹,同样神秘的古滇国慢慢兴起,他们有了和南红产地更加接近的优势,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南红的红玛瑙的使用似乎贯穿了整个古滇国500年的历史。在第三代滇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庄蹻之孙眼中,南红成了平淡生活中的艳丽色彩,他要求匠人用南红雕刻了甲虫和牛头,并将这心爱的玩物带进了石寨山M12号墓(图3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此以后,南红在古滇国的历史中就很常见了,南红被制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长素管,有的甚至饰以来自古印度河谷的蚀花技术,可以想象这些美好的南红被戴在这些神秘的颈脖上的鲜艳。看看李家山(时代相当于中原的西汉)M47号墓的图4,博物馆的介绍说这是“珠被”,是“珠襦玉柙”中的“珠襦”,与中原的“玉柙”(玉衣)并列排列的奢侈品,看看其中是否能够找到南红的踪迹呢
psuCAKPSNC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滇国灭亡了,南红这种材质却仍然在今云南地区保留了下来,但是通常我们认为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这900年中的云南以外地区几乎没有发现,仅仅在草原丝绸之路的零散遗迹中有所发现,这些南红珠子通常缺乏有序的地层资料借以参考断代。四、新南红,
        就是所谓的老料新工的南红,这个在这一两年的南红市场很普遍,过去玩南红只需要认识料子就可以了,现在已经需要有辨别新老的能力了。新南红使用的都是老料的地表零散遗存,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大型地表遗存的发现。新南红的料子有九成或更高的比例都来自云南,这个也应划入南红范围之内。

五、新坑南红,
        这个更多是一种商业称谓,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我们对于什么是南红的划分,其实是基于“种”的概念来划分的,也是根据矿藏的共生关系所来划分的,特别提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过于苛刻的标准,比如红度的标准、浑厚程度的标准来衡量是否南红,这也许是并不科学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一块原料中难道红的部分就称为南红,白的部分就不算么(下图:南红原石)?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还原历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仍然可以试图根据一些挖掘记录以及蛛丝马迹还原一部分真实的南红使用史。

        在距今3000年的成都金沙,一群三星堆那场战争的胜利者、一群来自于遥远的黄河下游泛良诸文明失去家园的流浪者,也许还有一群可能是闪米特人后裔的中亚西亚游荡者以及一群印巴次大陆的贸易者,共同创造了中国最为灿烂的青铜文明之一——古金沙国。某一日,某位金沙国的能工巧匠沿用了三星堆先民使用贝币的传统,制造出了当前存世最早的一件南红制品——南红贝币,

psuCA8CK6U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常把南瓜断代为宋辽时代,但是这个断代只是古玩行意义上的断代,并不代表实际的年代。俺的所读有限,至今还没有找到任何考古资料为这种论点找到支撑。据俺的揣测,这种断代方法是源于南瓜这一特殊形制,在大陆乃至港台的诸多权威出版物中,都根据宋代出土的诸多南瓜琉璃珠为这一形制进行断代。而实际上,这种南瓜形制最早见于古埃及,在我国的历史也起码可以追溯到战国,并且这种形制在明清的琉璃珠中也不少见。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根据这点进行断代明显不具有科学性,也希望对考古资料研究更深的朋友予以补充,提前感谢。
        剩下的历史几乎就是每个南红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了,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正式走上藏区的舞台。由于藏区使用的红珊瑚全部为所谓倒枝珊瑚,只产于日本海峡和台湾海峡,贸易的相对困难和本身珊瑚材质的珍贵决定了红珊瑚只是属于藏区高层的奢侈品,而广大的藏民也同样需要这些红色的寄托,于是南红真正的以批量产品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众多信徒的随身配饰。这种情况至早结束于清晚期,伴随着我们通常认为清晚期南红矿藏的枯竭,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告结束。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就是中国恐怕最为著名的南红作品——玛瑙凤首杯。优秀材质和顶级工艺的结合,相信几乎每个人都会叹为观止。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朋友私下里让我对南红的产地、历史、内涵、藏区的运用情况之类问题再做一些深入的讲述。老实说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谜题,此文既不打算权威,亦不打算争论,这样的谜题更多的还是要留给未来。

        但是简单的总结是完全可以做的,俺就简单的做了一张很不全面的图2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能反映南红产地、流传范围、甚至流传密度的一些问题。其中黄色区域代表了南红的流行范围,蓝色部分代表了南红的两个可能性最大的产地,红色部分代表了在编年史的宋朝之前(即公元960以前)南红的主要发现地,绿色部分代表了宋元明清时期南红的主要高密度流传区域。
其中产地的问题值得多说两句,以下根据可能性的高低进行排序:
        一、第一产地肯定要谈云南的保山,这个地点在今天仍然供应着新南红制品九成以上的原料,南红原矿虽然被认为于清晚期绝迹(所谓清乾隆绝迹基本属于以讹传讹,我们曾经听到甘南区的藏民老人讲述在1949年之前还购置新南红,也看到过民国时期还在贩卖给外国人品相十分完好的大量南红珠串的照片,甚至北京故宫所藏的南红手串也明显具有清晚期手串的特点。这些证据都可以提供南红至早在清晚期才绝迹的旁证),但是今天的保山仍然每年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原矿遗存供现代人予以加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诸多的所谓“柿子红”南红就是产自那里。

        其实徐霞客对于云南产南红就有记载,《徐霞客游记》中说云南有个玛瑙山,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这个玛瑙山在哪里尚有争议,不过作为一个辅证还是需要列明。
        二、第二产地我们需要谈到的是甘肃的迭部,这个区域的老南红珠子的密度异乎寻常的高,并且具有地域辐射性的特点。我们找不到县志方面的有关记载,但是我们根据一些回忆录性质的记载表明北京首饰公司80年代曾经在迭部开过矿,尽管我们认为这类开矿基本就是表面捡拾的方式,但是仍然可以基本认定这是一个重要产地。
        三、第三产地估计大家听得都比较少,尼泊尔。这个观点大概比较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的学术刊物,我们没有资料和条件判断这种产地说的正确与否,但是尼泊尔的老南红数量是绝对不少的,并且有近年大量流入(或流回)中国的实际证据。
        四、还有一些零散的说法是在青海南部、川西区域的说法,不过至今为止实在缺乏证据,不足采信。
        五、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最近这几年以宜昌为代表的金沙江-长江流域发现小块南红原石的说法,据称这些是顺金沙江而下的,本文亦不做讨论。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有一些南红爱好者根据这些小块原石就得出南红分为籽料、山料的区别,是相当缺乏依据的。
        说到这里,再谈南红在藏区流行的历史、原因,甚至内涵,篇幅已经很不够了,所以也只能考虑在下文另开一篇。不过这里一点剩下的篇幅也不想浪费,不妨让我们就着原石的问题谈谈南红的内部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前面谈到了红缟的肉眼结构是层涂式的,而在南红之中的肉眼结构是点墨式的,即三价铁在肉眼上呈现的是非常细小的红点。红色色度较高的南红是因为红点的密度高,肉眼就不太好分辨,而色度较低的南红就会很容易看出很清楚小红点的分布,正如本文选取的图3、4
psu.jpg
ps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还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新的南红制品中疯狂爆炒的概念——柿子红(图5
psuCARU4NCU.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概念只是一个颜色定义的概念,它符合了现代人对于南红审美的要求,也很好的解决了老南红绺裂出现率极高、品相通常较差这些问题。但这绝不代表着产地和品质的根本差异。如果说有差异只是一般柿子红南红的原矿通常都比较小(原因尚不可知,也许是因为矿脉中缺乏水晶化杂质的原因),如图6
psuCAZ8SXCO.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9: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从总体而言,可以肯定只是由众多保山产南红原石中选取的具有柿子红这种色彩的南红而已。
西玛——西周-战国的一种玛瑙珠子

东红
        东红玛瑙,又名烧红玛瑙,这是一种不同于产地和年份的分类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技术来定义的分类方式(这一点存在大量的东红玛瑙是因产地日本而得名的以讹传讹),这种技术发明于日本,把并不美丽的暗灰色的、质地较为混暗发瓷性的玛瑙(按照现有说法叫做工业玛瑙)变成可供欣赏的颜色可爱的红色赏玩玛瑙。
        自从这类玛瑙制品流入中国后,在很短暂的时间以后,这项技术就不是一个秘密了。技术大概的原理就是玛瑙晶格中含有少量显色离子,若只含有Fe3+离子玛瑙就会呈现天然红色,若只含有Fe2+离子就会呈现青绿色。这两种颜色都是受欢迎的。而大自然却很少能够如人所愿,绝大多数的玛瑙都同时含有Fe3+和Fe2+两种离子,那玛瑙就会呈现出不受欢迎的暗灰色和青灰色。而在氧化性气氛下,通过简单的加热就会让Fe2+氧化成Fe3+,从而让灰色的玛瑙转换为人见人爱的红色。
        说完了理论,当然要说鉴别,东红的表现古今略有区别,但是核心技术是没有产生变化的,鉴别自然也没啥变化,也没有太大的困难:
1、料脆。容易出现类似玻璃的崩口;
2、色闷,俗称死色,缺乏清亮感觉;
3、显微镜下有细微的火劫纹,这是由于高温造成的。
      东红需要介绍的内容少,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一下就可以了,也有篇幅顺便说一下大概的市场价格。东红是产业化的产品,也不太符合“温润”的审美观,存世量也比较巨大,价格自然也就较低。
下面是俺选取的几张俺觉得很有意义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0:39 , Processed in 0.100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