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队负责人、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介绍,由于地质构造的因素,大兴安岭地区的洞穴非常少见。新发现的这处天然洞穴洞口狭窄,洞前为黑龙江重要支流呼玛河及其河谷地带。洞内有明显的人类活动迹象,并积有厚厚的黄土,视力所能看到的空间宽约6米,纵深约16米。洞内所积的黄土是洞穴周边环境中所没有发现的,洞穴的实际大小也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后才能确定。) e2 Q& X! n' [. m
$ d) ]& }4 M: i: h% b! f1 [1 e
黑龙江省文化厅及大兴安岭地委的领导对此次考古发掘高度重视,大兴安岭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利文日前驱车200多公里,前往考古发掘现场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并落实后勤服务和遗址保护工作。中国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近日也将到呼中区碧水镇现场指导相关工作。6 C5 E. r/ Y# n% {) n
7 V9 `1 K" T- G. K; M 目前,考古队员仅在洞口右侧的一个区域划出了第一批探方区,其出土的每一锹土都经过人工精细筛选。此次率队的赵评春,已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和同事此前发现的文化遗址曾两次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数十件珍贵文物,包括新石器时期的陶片,人工打制的石器,玛瑙质的箭镞,玉质的石核,白色玉石管饰,磨制的玉件残片等。其中,有一件直径仅有0.3厘米的小料珠,其间有极细的小孔。赵评春介绍说,这种精美的小料珠极为珍贵和罕见,1995年他曾在青海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过类似的饰品,目前尚无法确知小料珠的佩戴者是何身份,也无法确知是产于中国还是产于国外。 ; q% }- c- x- ]6 l" P$ B' L' [8 G# H! A" f _
北山洞外有一处彩绘岩画早在2011年被发现,有别于国内其他地方多见的凿刻岩画,其岩画表面多被岩壁析出的碱状物质遮蔽,经过风吹日晒留存到今天,弥足珍贵。此次考古,专家在洞内的文化层下又发现了一处彩绘岩画。赵评春说,像这样埋在文化层下的岩画,在世界考古史上亦属罕见。据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已派专人来现场取样,其颜料制作工艺及岩画创作年代要等专业技术测定后才能确定。(记者孙明泉、朱伟华)% i* Y8 ?, X4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