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feifei

红山文化彩陶:牛河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AbCWRGFd9&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AbCF4WV8d&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山文化彩陶简论

     [旧作]

在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都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彩陶,而且都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在两河以外的区域也有彩陶发现,只是在数量和类型上有较大差距,所以对它们的研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辽河流域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多属红山文化,这些彩陶因为资料不系统,目前还没有人进行全面研究。

红山文化彩陶自成体系,特征突出,它与黄河彩陶也有过交流。本文是对红山文化彩陶资料的一个简单的梳理,以期对北方史前彩陶的研究能有所推进。

1、红山文化彩陶的发现

在北方地区发现的年代较早的彩陶,较多见于西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在赤峰红山后[[1]]、蜘蛛山[[2]]和西水泉遗址[[3]]发现红山文化典型彩陶器,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其他发现彩陶的地点还有敖汉旗三道湾子[[4]]、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5]]、阜新胡头沟遗址等[[6]],近些年在辽宁凌源牛河梁[[7]]和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又有一些新发现,为红山文化彩陶增添了新的内容。此外还有一些未及发表的新资料,其中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资料,有的彩陶纹样还是过去很少见到或是从未见过的,值得关注。

红山文化彩陶很多都出土于墓葬中,居址中也有一些发现。由墓葬的发现看,红山文化彩陶有的是专用的墓葬用器,不是日用器皿。如大量见到的高筒形器,有时并列排放在墓室周围,它们不能作为容器使用。由于大规模发掘的遗址很少,对红山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彩陶目前还不能获得全面的印象,但可以肯定有些精美的彩陶原本是用于日常生活的,当然不会为一般居民所拥有。

对于红山文化彩陶的研究,仅仅见于一些综合性研究论文附带提及[[8]],很少见到专门性的研究论文。

2、红山文化彩陶的特点

红山文化彩陶特点鲜明,多是在细泥红陶上以黑彩绘出纹饰,敷彩面一般较大,要占到陶器表面的大半位置。彩陶器形主要有钵、碗、盆、罐和壶等。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基本都是几何形,纹饰以菱格纹、钩旋纹和叠弧纹最有特色,还有并行斜线纹(图一,1、8、11)和平行竖线纹等(图一,2—4、6;图二),也有并列三角纹(图一,5、7、9、10)和类似花瓣纹等(图三)。以直线和弧线为图案基本元素,纹饰朴实简洁,构图对称均衡;讲究色块对比,采用衬托手法表现纹饰互映效果。其中如菱格纹的黑彩与陶器表面的红地黑红相间,色块整齐,对比强烈,有如棋盘一般(图四)。还有整齐的叠弧纹,粗壮的弧线重重叠叠从陶器口沿下平行垂下,潇洒飘荡,形如叠帐(图五)。又如钩旋纹亦是以黑彩衬红地,环环相扣,层层相叠,图案给人以很强的冲击力。钩旋纹又分单钩和双钩两种,排列都非常整齐,很有韵感(图六、七)。另有一种种主要装饰在筒形器上的宽带纹也很有特色,黑彩宽带多层平行,纹饰虽然简洁,但却显得很有气势(图八)。此外还有一种伞盖状的图案,将陶罐上部画出伞状图案,有如荷叶形盖子,很有装饰意味(图九)。

红山彩陶中许多器物都是一器绘一种纹饰,成行成排,罗列有序。有时也见到两种纹样同绘一器,对比强烈,相得益彰。

红山文化彩陶有别于其他新石器文化彩陶,它的图案构成极有特点。张朋川先生的评价是:红山文化彩陶“花纹绘制较严谨工整,善于运用斜线和弧线,使花纹既有曲直变化,又有钩回呼应。图案常以不同纹样组成的图案带在陶器上腹作多层的排列,用重复出现的纹样来加强装饰效果,因此图案的结构是别具一格的”。[[9]]

红山文化彩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自身特点比较突出,整体风格与黄河流域彩陶有明显区别。由于资料的局限,目前尚不能完全明晰它的发展演变脉络。

杨虎先生曾将红山文化分划为三个地方类型,即兴隆洼F133代表的类型、西水泉类型和东山嘴类型,分别代表红山文化早晚不同发展阶段。兴隆洼F133代表的早期类型,没有彩陶发现。西水泉类型彩陶发现较多,“彩陶常先在器表涂红衣,再绘黑彩,均为几何纹。单一母题组成的纹带有宽带纹、蝌蚪形斜平行线纹、麟形纹、菱形纹等。复合纹饰有平行线纹,以单条竖线间隔;平行斜线三角纹,空隙处填涡纹。彩陶纹饰多呈横带形环绕器表。”东山嘴类型彩陶出现新的纹样及新的组合,有平行宽横条纹,顶角三角纹和勾叶圆点纹等,有一定数量的内彩,新的典型器主要有彩陶筒形器等。红山彩陶是先有单条宽带彩,后有多条平行宽带纹,麟纹由平行窄条变为平行宽条[[10]]。

红山文化彩陶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发表的现有资料比较零散,还不足以勾画出清楚的轮廓。

& Z5 [' S6 Y( d' X

' ~7 d8 C  S5 c" l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CCczGe4&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CdP9M02&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CMPbY72&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D3WaPbf&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DihfKd4&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DTEwS2e&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Dz725d5&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E8HKz13&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ElTQ12d&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3、红山文化彩陶的含义
6 h: }& \. d1 B8 `      从彩陶规范的表达模式看,我们对许多纹样一定包含着特定的信息深信不疑。流行的纹饰一定有它固定的象征意义,它是史前人抽象出来的观念符号。对于彩陶纹饰含义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进行过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很难取得确定的结论,但这样的努力对于深入探讨史前人的精神生活总会有所收益。) v3 b" @" a7 q+ P& j7 W
虽然红山文化中的彩陶无论是数量还是纹样的种类都不算太多,系统的研究也并没有跟进,但研究者对一些流行纹样象征意义的研究,却是有了急切的探讨。由于红山文化盛行龙崇拜,出土了许多玉龙标本,有的研究者便希望能在彩陶中找到龙的身影。于是彩陶中的叠弧纹被认作是龙麟纹,这样的彩陶也就成了红山人奉行龙崇拜的又一个证据。郭大顺先生认为,多见于敛口罐和筒形器上的叠弧纹是龙麟纹,在红山及其他遗址的彩陶上还有龙身纹,这种龙身纹与陶寺龙盘所见完全相同(图九,2),后者源于前者的发展脉络清楚[[11]]。不能否认,叠弧纹确实有麟片的形状特征,但作为一种纹饰,它的来源并不清楚,在玉龙身上也没有见到相似的图案,还需要等待新出土相关资料印证。再者,红山文化龙的原型,据研究是猪的可能性较大,或许猪龙本是不会有麟片的。那与陶寺龙盘接近被认为是龙身的纹饰,更有可能是菱格纹的变体,不一定就是表现的龙的身子。
1 X; z5 B: b8 i# f% Y+ r6 Z  c; t4 u  ]. o从彩陶筒形器看,它是一种无底的特型器物,不是一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容器,它往往出土于大型墓葬中。一些研究者都认为,红山文化的类似彩陶可能是专用的祭器[[12]]。如果是祭器,它上面的纹饰不会不具有特别的含义。我曾将红山文化钩旋纹(勾连花卉纹)笼统归入旋纹看待,读的是地纹。红山文化居民对这种纹饰特别重视,除了在彩陶上大量描绘,还用刻划的方式将它装饰在陶器上,阜新胡头沟遗址就出土了这样的陶片。类似旋纹式地纹彩陶在仰韶和大汶口文化中发现较多,应是一种特别的象征,它的真实含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4、红山文化彩陶的来源与去向  ^7 |" s: I  |
红山文化中的彩陶似乎是突然出现的,因为在西辽河流域的前红山文化中,没有发现更原始的彩陶资料。如果是突然出现的,它最有可能是周边文化影响的结果。但是由红山文化彩陶中的主流纹饰看,在南边的仰韶和大汶口文化中都找不到源头,这似乎说明红山文化彩陶又表现有相对独立发展的特点。' M9 _) b2 I& o- T0 B/ a, d* U2 T
红山文化彩陶特点突出,它一开始就显得比较成熟,它的来源不明。虽然与其他文化没有明显联系,但也不是一点联系也看不出来。
7 A+ }. b: ?$ L2 {1 A" r在东部辽东半岛地区的大连长海郭家村等遗址出土一批彩陶,从纹饰上看就有与红山文化类似的彩陶(图一O),它们都有以钩连弧边三角作衬底的旋纹彩陶[[13]]。这种纹饰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在江苏邳县大墩子就出土了不止一件的旋纹彩陶鼎(图一一),纹样构图与大连的发现完全相同[[14]]。从这种纹样的彩陶可以看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但无论是在红山文化还是在大汶口文化中发现都不是太多,不是主流纹饰,所以究竟是谁影响谁还没有最终的判断。如果再往前溯,仰韶文化的庙底沟时期也有类似彩陶图案发现,也算不上主流纹饰。
1 ]6 g4 H( v$ M. U' J  {1 n西部河套地区阿善文化或海生不浪文化的发现,证实了仰韶文化北上向那里的扩张。河套地区不仅发现了与半坡和庙底沟文化相当的遗存,也发现了典型仰韶文化的彩陶。在大量彩陶中见到一些与红山文化有关联的纹样(图一二),如钩旋纹和叠弧纹等[[15]]。自然我们一时还不能明白红山文化彩陶是否受到河套地区彩陶的影响,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是明确存在的。) Y7 B) d& g$ s
文化之间的传播与影响应当是相互的,是双向的。值得注意的是,红山文化彩陶有可能对仰韶文化产生过一定影响。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曾出土一片钩旋纹彩陶(图一三),纹样风格与仰韶文化彩陶区别明显,类似彩陶在仰韶遗址再无发现,但它却是红山文化彩陶大量见到的图案,我们有理由说庙底沟遗址的这片彩陶与红山文化有关,而且有可能是直接由红山文化传入的原创彩陶[[16]]。
0 _: H* Z4 ?0 t# p6 G( I% O% C& N红山文化彩陶的去向,最有可能的是后续的小河沿文化。小河沿文化也发现有较丰富的彩陶,其中以内蒙古翁牛特旗石棚山墓地的资料最为丰富。1977年发掘的石棚山墓地,随葬品中包括有大量彩陶,不仅细泥红陶上绘彩,在部分灰陶和夹砂陶上也有彩绘图案。彩陶多为钵形器,使用或红或黑的单彩绘制图案,纹样多正倒相间的三角和半圆形,使用平行竖线或斜线作间隔[[17]]。其中平行的斜线和直线与红山文化彩陶多少有些联系,但全然不见红山文化典型的钩旋纹与菱格纹。有研究者认为这些彩陶与黄河中游的后岗一期文化联系更为紧密,但因两者年代差距较大,无法进行对比研究。9 q, S7 X" v+ j2 k; w- S2 e. O: @: M
红山文化的彩陶有鲜明的特点,它有独立发展的一面,也部分接受了周边文化的影响或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邻近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8: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5628628agx6BupOrZrpbf&69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4-27 12:44 , Processed in 0.0527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