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0|回复: 2

海南岛发现的石拍与中国南方的树皮布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9: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国南方民族考古中,有一种极富特色的遗物——石拍,又称石棒、石打棒。据台湾学者凌纯声、香港学者邓聪等先生的研究,石拍是一种打击工具,是加工树皮布用的。根据石拍的制作与装柄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型:第Ⅰ式复合型石拍,石拍本身不带把,要附加上木质的把柄。第Ⅱ式棍棒型石拍,石拍槽面与柄部都为同一石料制成,前后一体相连,使用者直接握住棍棒使用。海南岛目前发现的石拍均由石料制成,属于棍棒型,棍棒型石拍制作与使用的时代早于复合型。其形状类似木质陶棒,但形制厚重,柄短、拍长,由于过于厚重,不适合拍打陶坯,而是树皮布加工工具。
台湾凌纯声教授20世纪60年代曾经在《树皮布印文陶与造纸印刷术发明》一文中指出:“树皮布文化在中国的起源甚古,可能早至石器时代,与印纹陶同时存在,在用麻丝纺织之前,如在史前考古学上能找到打树皮布的石棒,则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区的树皮布文化……”他的论断,证实了我国南方地区近年的考古发现。

    在我国环珠江口地区、香港、澳门、台湾都有石拍出土,形制大同小异,有些石拍两侧还有阴刻花纹,可能更便于锤打树皮。不难看出,这种工具基本发现于我国岭南和沿海岛屿地区,最早距今6000年,但树皮布工艺一直延续下来。

    海南岛地处树皮布文化分布地带,理应有树皮布加工工具出土。近年在海南文物调查工作中发现若干件石拍,白沙县博物馆在野外采集到两件,其中一件长21厘米,宽7厘米,柄长5厘米(图一)。柄部较短,但适于手握,拍面较长,正面平整,两侧各有三道阴刻条纹。在五指山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昌江县博物馆、保亭县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也有一定收藏。由于树皮布是有机质,难以在多雨的海南岛地下保存下来,所以考古工作中除有石拍遗物出土外,没有发现过树皮布。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黎族老人中,还有人制作并使用树皮布。海南省各地博物馆均有一些收藏。如保亭县博物馆有一件树皮布长178厘米,宽50厘米,制作精细,宛如布匹(图二)。此外,白沙县博物馆收藏的树皮被、海南省博物馆的踞织机腰带(长47厘米,宽10厘米)(图三)等都是树皮布的精品之作。上述考古发现都是一些古代文物,本身“不会说话”,是一种“死化石”,单凭这些资料很难说明树皮布的工艺状况,这只能求助于作为“活化石”的民族学有关资料的帮助。经过笔者的民族学调查,黎族可利用的树皮有很多种,如厚皮树、黄久树、箭毒树、构树,但能加工树皮布者仅构树一种。

    构树古代称  树,学名楮树。从晋人裴洲的《东观汉记》一书看出,汉代已有用树皮布做冠的记载,当时边疆少数民族则以其制衣裳、被褥。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169“琼州”条:“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语难辨其言,不知礼法,须以威服,号曰生黎,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武陵人作楮皮衣,甚坚好”。

    清·张庆长撰《黎歧纪闻》:“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皮,黎产也”。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黎人短衣名黎桶或即树皮布所制。”

    清·《琼州海黎图·纺纱图》文字说明:“蚕桑织绩之法为黎所弗谙,其地唯产木棉一种,春花夏实。黎妇采子取棉,以手足纫线,染成绚烂色,织为吉贝。盖犹民之有缟纟宁也,其次则素色者较麻少麇,再次则仅缝树皮以为障蔽而已。”

    这些记载都反映了黎族先民使用树皮布的真实情况。黎族地区有三类纺织原料:一是树皮,二是麻,三是木棉。海南岛先民在用麻、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这种粗纤维的“树皮布”。海南岛的黎族先民学会利用纺织原料和掌握棉纺织技术之后,“树皮布”并未完全让位于麻、棉制品,依然有人用楮树皮制作垫单、衣服、腰带等生活用品。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易采、易制、耐用等优点,并且还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

    那么黎族如何“缝树皮为衣”呢?据黎族老人口述,有几个加工步骤:

    第一步扒树皮,这项工作在雨季进行,选择较粗大的构树,表面要光滑,用砍刀在树干上下各横划一圈,长度据实际情况所定。从上圈往下圈竖划一道。用石拍均匀地敲打树干,松动树皮与树干结构,如此反复,直至剥下整张树皮。

    第二步修整,即把刚扒下来的树皮压平,阴干后削掉疤节,略作拍打,使表皮与树皮纤维结构松动。

    第三步放在水中浸泡、脱胶。敲打过的树皮更易于在水中浸泡。以温高为宜,令其发酵,沤去树皮等杂质,并使树胶溶于水中,保留脱过胶的树皮纤维。

    第四步漂洗,泡好的树皮是膨胀的,还含有一些树胶,味道较臭,必须在河水中冲洗,使树胶脱净,剩下的是白色的树皮纤维。

    第五步晒干,洗好的树皮纤维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要挂在木杆或山栏(早稻)架上,控去水分。

    第六步拍打,将树皮纤维放在树干或石板上,以木榔头锤打,如果树皮布不均匀,还要扯平、弄整齐,去厚补薄,使纤维分布均匀,最后拍成片状,这就是洁白的树皮布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缝制,利用加工好的树皮布,剪裁缝制帽子、枕头、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

    从上述黎族制作树皮布工艺看出,尽管分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其中的锤打工具极为重要,由于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石器,专门制作石拍用于加工树皮布,所以石拍能在地下保留下来。不难看出,石拍是制作树皮布的利器,也是树皮布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民族地区会制作树皮布的民族不仅限于黎族,海南岛的苗族、云南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克木人、布郎族也曾经制作和使用树皮布,至今还有些老人会制作树皮布。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南方的树皮布文化还知之不多,因此海南岛发现制作树皮布的石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扩大了树皮布的分布范围,说明海南岛也是古代树皮布文化的重要地区;其次,就全国范围而言,树皮布工艺基本消失了,但是在海南黎族等民族地区它还存在着,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一直延续下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要在考古工作中寻找树皮布文化的遗迹,还应当认真记录、拍摄民族地区的树皮布工艺,把有关实物搜集起来展现在博物馆,这对保护具有地区特色的树皮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0572681945425.gif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30 22: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要做布衣服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2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棒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19 07:29 , Processed in 0.10588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