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03|回复: 0

建水青花的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八O年《文物》第四期发表了元代玉溪窑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的图版和著文,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曾专程来云南考察玉溪窑及云南陶瓷史。可是发掘玉溪窑却没有挖到玉壶春瓶的破片和火葬罐破片。那末禄丰县元代火葬墓出土的玉壶春瓶究竟是不是玉溪窑产品?如果不是,又是哪个地方的产品?因此导致了对建水窑的发掘考古工作。( a0 x2 a1 L# e

9 p  x9 p! ]3 ^) t& C/ U  x( M  建水窑的古窑址很多,均在县城东门外、北门外和碗窑村。在离县城北门1.5公里的地方挖到碎裂纹刻印花青瓷碎片;在碗窑村五个古窑址中挖到了大量的青花产品:瓶、碗、盘、罐的破片和印花青瓷盘和刻花青瓷碗破片,尤其是挖出的玉壶春瓶造型、质地、装饰均和禄丰元墓出土的相似;侈口、细颈、圈足;胎质青白,釉青里闪黄,釉下用钴矿绘制的青花兰带黑味,显得浓郁沉着、谐调;颈上部绘三组蕉叶纹,颈下部为四组折枝花,腹部两面绘两条对称的游鱼,鱼下面衬以两笔水纹,颈腹之间隔以一条图案式水波纹、腹下为变形莲瓣;有的玉壶春瓶颈下部不绘折枝花而是写三个"元"字,有的碗内底上也写"元"字装饰。4 I2 B4 j: H% e! Y9 Z
9 s" }7 n5 r: x5 I) D* {: F
  一九八四年四月,在建水文庙(现为建水第一中学校址)棂星门的瓦屋脊上发现四支建水窑烧造的青花盘龙缸;这四支缸,形如古钟(直径为四十厘米,高八十厘米),每支缸上部盘塑着一条仰望长空的青龙、龙下面则用青花绘制云纹海水等图案,套在伸出屋脊的四棵柱头上,离远望去十分壮观。在距建水窑三十余公里的石屏县城郊黑龙坡也发掘出一批青花火葬罐。% p( b' }+ R+ ~9 N
$ O# _7 i' |- W5 ]& v
  建水窑发掘到青花,这是陶瓷考古工作中的一个新发现,对于研究云南和建水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云南陶瓷史和中国陶瓷史又增加了新的一章--建水青花。
4 o; Y) A2 F/ w( ~+ @+ E2 U6 c/ A' T: x, }) y% c1 v
  的确,在我国最南的南疆发现烧造青花,震动了一些考家学者,他(她)们都相继来到建水窑考察,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挖到了许多青花瓷片),而带着建水青花的断代不得其解和后来为什么中断的疑问而离去。
2 H- h0 q! p/ s: V' ?/ m  W3 ]4 y: {4 J" k; M
  因此笔者就建水窑青花的断代和中断原因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国内外陶瓷史专家。2 G; G; o2 g; O6 q$ {
1 v0 v$ N: G5 G& Y
  当然,有人认为玉溪窑没有挖到元代玉壶春瓶破片,而建水窑却挖到了,因此推断一九七九年送英国展览的元代玉壶春瓶不是玉溪窑产品,而是建水窑产品;进而推断玉溪窑青花不是元青花。但据一九八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春城晚报》刊载的"禄丰县发现一座古瓷窑遗址"的文章:推断一九七九年送英国展出的元代玉壶春瓶是禄丰县生产制造的。; s9 \7 b( H- d
7 {: V) a4 h/ q
  上述两个观点都否定了玉溪窑烧造元代玉壶春瓶的论断。当然把一九七九年送英国展览的玉壶春瓶定为建水窑产品也没有确凿证据,那么建水青花起源于何时呢?考察元代建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建水窑具备的工艺技术条件后,我认为建水的青花起源于元代。% [3 x# Q; J6 Z' J- i
6 O/ e7 N' D  K% o, u
  据建水县志记载,汉武帝在云南设益州郡时,建水为田句 町县,田句 町王居此;唐元和年间(约八一O的)南沼国蒙氏开始筑惠历城(即建水城),说明建水在汉代就成为滇南政治中心,唐代经济开始发展。4 L3 Y1 m+ V" r- M$ g0 K
4 _* O2 w/ B7 r9 @
  元朝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以"平章政事行云南中出省事"的官衔来云南建立行省,置郡县,因此建水"千户"改为临安路。赛典赤在云南首建孔庙,创庙学,购经史,授学田,设儒学提举,进一步传播汉文化。因此建水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开始大兴土木。据县志记载,现?quot;临安(建水)首寺"的指林寺大殿,就是建于元朝元贞年间(一二九五年至一发二九七年);建水文庙则始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年),而增建于元泰定二年(一三二五年),其中棂星门装饰的盘龙缸,需要白地兰花的青花装饰,才能耀眼醒目,这就迫使建水窑烧制青花。建水窑这时能否烧造青花呢?
% |- E( L6 V2 w7 w/ o# ]" X' N
/ g1 L/ b, ]; [8 z8 y" \! b4 K  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烧造的陶器以红色的小型器物为主,上面刻划着简单的几何花纹;昭通鲁甸的古文化遗址则出土大量精致的黑色陶器,打磨光滑,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发现陶器上也开始出现轮的痕迹。 ! }, ]5 Z, _  N2 I& M
4 W: H, P  m6 W
  而建水县,在离县城北门半公里的韩家舍甫 已有数座古窑址(今已被建房占去);碗窑村周围山头上均有烧制粗陶的古窑址(据传说,碗窑村先是制作厚件粗陶器,后来才慢慢由厚件改为薄件。至今一窑工还珍藏着一个手制无釉的厚壁粗陶杵体(高三十五厘米,口径三十厘米,壁厚十厘米,底厚十五厘米);碗窑村一段河埂下至今还埋着一些厚壁粗陶器);在碗窑村的一些古窑址中还发现烧制黑釉陶器;在离县城1.5公里处挖到的刻印花青瓷加工认真,具有宋代青瓷的特征。所以建水陶瓷也是由简单、粗糙向着丰富、细致发展。
! p6 d; _7 w2 ~7 M; q- U3 F  w3 R5 `' I" ]: o0 u7 X
  建水窑从烧造釉陶到烧制青瓷,已掌握了制泥、成型、施釉、烧制等工艺技术,只要解决了釉下彩绘制和运用钴料就可烧青花瓷。我们知道,云南是珠明料的著名产地,建水则有钴料。据《建水县民国志》(民国戊午(1918年)续修,原志为明嘉靖年间创修)矿物一章有如下记载(见表)。5 _' N. V( D# _9 m* a2 b6 v( A
9 h4 l, b* h1 M* |$ `3 j: s
  但是,有钴矿还得有找钴用钴的人。下表备考中给我们这样的提示;江西景德镇人会用钴矿。那么他们是如何来到建水采购钴矿的呢?
6 j- [$ J3 M) [& `8 x* E4 t
  k; c: ]6 a; y  J& @  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一二七六年,赛典赤在云南建立行省后,把行省的治所从大理迁到滇池地区的昆明。昆明从此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末,自秦、汉至元云南和中原地区的交通就有三条古道:一、清溪路;二、石门北路(自今四川宜宾,径庆符、筠莲,入云南大关,昭通、曲靖而达昆明);三、取道交趾(今越南)而至于广西、广东(相当于今滇越线:从北越进云南建水后,就由通海、江川、晋宁一路达昆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于建武十九年,在交趾向朝廷亦报称了一条"麓冷水道",相当于今越南河内溯河水道而上,进入建水一带,然后转陆路经通海北上入滇中)。证明了景德镇人可来购碗花石之说。反之内地先进的陶瓷生产工艺和找钴用的技术方法也会带到建水来(碗窑村至今还有:上窑有高都窑,中窑有湖广窑,下窑有江西会馆的传说。在今碗窑小学发现的一块康熙四十一年所立的"奉本府清军府明文"的碑记中还写道:"碗窑名虽一窑,内分上下,烧造器皿两不相同;上窑烧造者缸、盆、瓶、瓮;下窑烧造者碗、碟、钟、盘。"说明了碗窑村和湖广窑,江西窑的渊源关系)。这是一种可能,但不是唯一的可能。
+ {- \7 X8 X6 |0 C
+ G0 @. ]; `; n9 L  还有一种可能。据国内外学者测试的结果证明,早期"唐三彩"所用钴料来自波斯;还有一部份学者认为我国的青花瓷器是受波斯影响,从原料到制作工艺都从波斯传入。而建水,在元代随元世祖平定云南的"畏吾儿军"在建水屯田后,成为建水的回民。建水的窑工和他们接触,一定会了解到波斯人找钴用钴的工艺技术;尤其是赛典赤就是波斯人,他派宣抚史张立道来建水建文庙,一定会把棂星门所需的青花盘龙缸交建水窑试制而把波斯人找钴用钴的方法技术告诉建水窑工并会调来彩绘高手。
/ @4 b; G1 t1 D+ {+ R
# O" t" E0 u, i2 D7 E  以上两种情况都说明建水窑能解决青花的钴料和绘制问题。
* E$ h+ ]- n0 I) S5 j
; B; U) m: a* ~) m- y  在碗窑村中部的五显庙中发现清康熙庚寅年立的草字碑《重修五显庙碑记》,也可证明建水窑元代能够烧造青花一事。碑文中写道:"临安一郡山水甲于滇南,城北三里有五显神祠……肇建于皇明正统中年……其祠之下居人数百户,名曰碗窑。有明以来,英杰豪俊往往挺生其间……?quot;说明碗窑村在明代已有数百户人家,而且人材辈出(据县志记载碗窑出了翰林、进士、武举等人材)、经济繁荣,以致建盖庙宇。它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明初几百户人家的碗窑村的形成决非偶然,而是明以前陶瓷生产发展所致。据我们考察的情况来看,建水其它地方的古窑址都是零星分散的,而到了要碗窑村则星罗棋布,尤其是碎陶片一层压着一层,有的地方堆积如山,真不知干了多少年?这也说明了建水窑是逐步向碗窑村发展集中而至明代形成了居人数百户的碗窑村。
+ j' c1 u3 M& p$ M+ W" J4 u0 ~+ R
  另据立于元大德八年(一三O四年),今存大理三月街的《元世祖平云南碑》为元世祖树碑立传,宣扬"世祖之德大矣……故其功烈之崇,基业之广,贯三灵而轶千古。"来看,前述建水窑出土的青花玉壶春瓶上和青花碗内底上写的"元"字,即是元朝的国号,标榜是元朝烧造和元朝开始烧造,以记载元朝的历史功绩(我们发现后来的青花没有"元"字,也说明了这一点)。2 l* j0 m8 I' ~  ?' A- S/ y
  E1 r: l3 T; w3 @; `
  以上均说明建水青花起源于元代。
1 L( k9 p: x9 G7 Y- N: m4 F7 h9 J9 L# c3 K
  建水虽在元代就烧造精美的青花,但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一九八O年挖出大量的青花破片后,工人们都为当时精湛的工艺赞叹不已!因此为什么会中断?就成了人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 o2 s& u! @/ Z" i7 s9 w3 E- B" x" |. Q4 y$ w9 y7 B9 D
  据建水县志记载:"(建水)明洪武十五年改路为府;旧有土城,二十年宣宁候金朝兴檄指挥万中拓地,改建砖城,是为府治。建水附敦首邑也,城周围六里三分,高二丈五尺,四方辟门;东迎晖,南阜安,西清远,北永贞"。以上记载说明:建水在明初继续了元代经济的繁荣昌盛而大兴土木--把旧土城改建砖城并造成四大城门。3 d4 v4 H  v4 r

( V+ ]: `# D; C# K% G, U3 W( f" V5 f' T  前述《重修五显庙碑记》也记载了碗窑村在明代的繁荣昌盛。因此证明建水青花在明代不会中断。
+ L; W: s/ g; Q! T9 `" l8 h3 I' y7 q1 t- B  V; K2 s4 E; m2 J8 A
  而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一六四七年(清顺治四年),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五月,李定国率兵攻打建水城。据县志记载:"李定国破城,大肆屠戮,驱而杀之白场者已达七万八千人,而斩获自戕不与焉。至是而西、南、北三楼亦同时尽于流冠之一炬。"建水州志的义冢碑记也同样记录了这一事件:明季流贼猖獗入寇……临安官、绅士、民协力拒贼……贼恨其抗,且恨其被伤者多,大肆屠戮杀,几无遗留……其时肝脑涂地、横尸遍野,计二十万人。兵道熊启宇焚而痊之,题其碑曰:义冢(义冢:一在北厂,一在老鹦树,一在碗窑,一在表中祠旁)。清顺治十六年,吴三桂引兵追击明末永历帝朱由榔,逼进建水城,前明总兵许名臣即率部撤出,又引起了建水的骚乱。. o6 E& C) [1 q

1 ]5 S; B0 T% x$ s6 c8 O; b3 @  建水以此战乱人烟稀少,经济萧条,被在这一事件中烧毁的南、北、西三大城楼均未修复,故今存一东门城楼,成为"今古一高楼"。建水青花也由于这次战乱带来的经济萧条卖不到本钱而中断了生产,改生产粗糙廉价的粗陶。
+ S9 v; Q2 {  e9 U4 f2 A& d: i! q  \7 L7 n6 T+ B1 f) w
  结论
* I0 B  ^% _' g- d9 E" U0 Y; B- s- }& f, z) P# u8 z* y
  综上所述,根据元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建水窑具备的工艺技术条件,建水县产钴料,挖出的玉壶春瓶破片和禄丰元墓出土的相似并写有"元"字,因此推断建水窑元代开始烧造青花;根据建水文庙棂星门用建水窑的青花盘龙缸装饰及其始建、增建时间推断,建水青花开始烧造时间约为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至元泰定二年;根据清初的经济衰落,推断清初中断了青花生产。4 k+ D5 d' }2 y# L( J1 Y! `5 `+ c
4 `  g" H2 b) J6 C/ [
  因此结论是:建水青花起源于元代,其开始烧造时间约在元泰定二年前,为元早、中期青花;于清初中断了生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21:15 , Processed in 0.0556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