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02|回复: 11

文气未得,书功又乏,何言境界格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8 16: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气未得,书功又乏,何言境界格调/ B$ x2 C( Y9 i8 G- |% {& M' Q
  }2 W1 b. X( ^8 C( u$ E

9 e: k, N( Z" t9 X/ D; B
傅德锋1 W5 P3 F9 q% P( F
& f. j5 J% y5 h1 y% q, r/ _. M
6 W/ b4 c4 @& }7 \! V
4 r9 D, f% A8 l8 A7 d# b0 K' d

2 F" r& l. K7 d1 B  ]! X* X4 O. c  N* K* k
写字与书法在古人那里一般没有太大的歧义,只有书写水平和艺术境界的高低雅俗之别。古人日常书写即用毛笔,且对文章诗词侵淫较深,因此基础功夫深厚,虽不似今人动辄言“创作、出新”,然笔下常有出人意料处。今人日常书写,多用硬笔、键盘,且对文章诗词日渐疏远,对于国学更是不胜了然,偶尔操翰,每言“创作、出新”,根基未稳,复胸乏丘壑,一下笔来,不过是一厢情愿,勉为其难。因此说,一定程度上,今人大多连字也未能写好,何谈书法?更何谈出新哉!古人之于书法,在于熟练耳!然熟极则俗,故又须熟中求生,生则秀,是为自出机杼也。孙过庭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此言堪称的论,不为欺世也!
1 _9 r' f  n7 k" S
5 d: Q8 S/ z4 ~/ }3 p/ h% p$ f& ^# z7 g* t, J& [

' t- ^' m9 ^) b吾人尝谓,好的书法作品须有一定的艺术含金量,那么何为艺术含金量呢?其实,所谓艺术含金量就是指作品在笔法、气韵、章法、墨色变化等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高度和难度,最后可以归结为书法作品的意境。好的作品,必然有很高的艺术境界,而境界的体现需要笔法、气韵、章法、墨法等等的综合作用作为支撑,有“意外之象”、“法外之象”,能够“字外有字”,使人耐久玩索,回味悠长。像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等等,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即是其具备很高之艺术含金量。要真正学好这些帖子,又谈何容易!即便是赵孟頫的书法,人们每每以“熟俗”视之,像傅山一开始因鄙视赵的人品气节,说赵字“不数过而可乱真”,但到晚年却说“方知吴兴之不可及也”。由此可见,对于古人岂可轻视?率尔轻视者,实为未识古人故也!# B  T: i/ T% L6 {1 W1 A1 {1 G

" G- }; A$ V6 Q6 h2 C; s/ D
1 t* F6 S4 x. h8 U& E; g% Y, ~
7 \# V9 X* o2 v2 X或言“平正”一关被今人目为“写字”(前提是使用毛笔书写),古人需十数年之功方能得之,至“通会”之境,则大多垂垂老矣!今人则“朝学执笔,暮诩己能”,未立大体,即言出新,新从何而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人不欺今人,今人则自欺之!3 `0 [+ j  z6 Z  e& q
8 y  w2 q# ~5 L) R2 y2 S& I! J

0 }6 ~- N3 i# Q' e/ @当下之书,或则稍得古人皮毛,即大胆求变,花样翻新,人人尽而变之,趋之若鹜,则又不免千篇一律。谓古人之书俗者,反不知自身早已俗不可耐也!当下书人或有紧追古人之法者,用笔虽能得其六七,惜乎积淀有限,底蕴不足,欲得古人十之八九,又何其难也!
0 I2 ?0 V6 ^# o. X0 u/ T2 l5 d/ w/ C' ~: s; v

1 Y2 m6 {+ |& y) e$ S/ ?# p/ \+ a: _: D$ m
书法与写字,盖有有心与无心之别,留心翰墨,是为“有心”,不近砚池,是为“无心”;古人以自然之心态,下笔为文,吐诸心中块垒,无心于出新,书法反佳;今人斤斤于笔墨,汲汲于名利,急于出新,反致低俗。至若古人应试之书,台阁体、馆阁体是也,可取者无几。而问候、来往之书信,则天机自现,奇趣每见也。故有心无心之别,大有玄机。孟会祥先生谓:“古人创作意识甚淡,只在书写过程中引动天才,妙手偶得,乃为楷模。正是写字之功也!”
, ~7 r1 Y% j8 ]$ Q# h5 w: T& |0 N8 j5 R) T& ^) k/ O( o4 [
今人每有自我作古者,学书未几,便借助综合运作,偶得声名,踌躇满志,引动时流。然风光未几,则又多昙花一现,销声匿迹,难以寻觅。其因在于入古不深,变法不慎。犹如以三尺之索,汲七尺之水,岂可得之!诚如孟会祥先生所言:“当年叱咤风云者,不三五载间声望难继,期期言艺术,甚或欲与古人分庭抗礼之士,转眼之间,或成后昆笑柄。所以然者,休说艺术境界,正恐横平竖直写字入门之功尚未具备耳!”
3 e. _* ^* V7 {7 @* ?4 }# j0 L7 [( l2 e: E8 ~
% k  ^0 X: L9 W4 ]4 D
是故,愚认为,如若诡辩,则纠缠于写字与书法之间亦无不可。从称谓、概念等方面切入,终是泛泛之谈。今人且休急于与古人争高低,追元逾宋,胜唐迈晋之论,虽则不乏自信,然终究浮泛,难以使人信服。或有一法可医今人之弊,则为老老实实(使用毛笔)写字,认认真真读书,淡于名利,深入古法,入古出新,以古为新,年深日久,或去古人不远矣!惜乎时代喧嚣,人心浮躁,看淡名利,追摹传统而专心古法者又几人哉!
* ]( e4 B! W9 n) y( z9 E: {
8 c+ i$ a, F* a
【本文原载《书法导报》2011年1月13日关注版】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9-8 17: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7: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学习欣赏,感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说得太好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1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精古人之技,更无古人之心,徒操古人之器,其不为后世笑柄者罕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16: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狐步快步 于 2011-9-9 16:26 编辑 2 ~- v1 `& W7 p; t# E3 t

2 W# V6 Y6 f7 }今天,仿宋体被国家指定为机械、建筑制图使用的标准字体。
# Q/ J0 q! [, T$ L- N' N$ Q$ b! I每种字体,根据各种风格,多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可是有一种字体,却不提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
: [  J" D" y0 k6 G$ _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
/ @- F( M! Y0 X. d+ p$ {% ~他博学多才,仅在书法上的造诣就超越太多人。他综合前人之长(瘦金体),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秀气,刚劲有力,变化得当,今天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的标准化、程式化字体。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2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9-8 17:21 ) v6 a5 w! v+ h( e, f- [  C
拜读
; l) C( p- B9 B" N- [- _(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2 18: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回个贴表明我来过。
3 ?6 W1 p8 ~7 s, t
7 `$ w3 @& K+ R! {% M! O. e2 d$ ?6 }3 t4 V" ]9 S! S" s# S

" q, l4 R8 n, t  I1 P+ @- |! d1 m$ ~  X0 P( T( X/ Z' ]

- @1 ^! r0 E/ C& j8 D( Q9 ~0 D0 C) o" E: P+ c: l3 K
/ ~/ b' c" i2 Y# w' I* [! ~
* E$ V4 g* L: s4 I3 k7 q
; F' O. P" N+ U

& w( [6 Z5 @2 z( Q) ?' X; f+ R
) _- L' v5 c: n" B. M: V! g1 v. z
/ Z: [" E; ]1 K0 o. C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3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ku05 发表于 2011-9-12 18:39 6 P! E5 f. U! R1 e
嘿嘿,回个贴表明我来过。

& Y4 J1 u0 ^9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0 23: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德锋艺术简历 傅德锋,著名实力派书法家、艺术评论家,又名傅德禅,别号山石道人、海岳道人、醉墨先生、大漠居士,斋名古风堂,1970年7月生于甘肃省张掖市。对文学、书法、篆刻、历史、哲学及禅宗佛老之学均有涉猎,广于游历,视野开阔,略通古今之变。书法喜作狂草和榜书,篆刻工写兼治,长于单刀刻款,有六朝碑拓韵致。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权威展览当中入展、获奖五十多次,入编《世界名人录》、《亚洲艺坛名流》、《中国学者墨迹选集》等大型典籍二十多部。艺术事迹在《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青少年书法》等专业媒体做过专题专栏介绍。近年来致力于书画篆刻理论批评研究,有三百多篇约八十万字的理论批评文章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羲之书画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书法》、《印说》等权威专业报刊发表。

山石道人狂草

山石道人狂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7: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然也,然也。今人确实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山湖人 于 2011-10-4 19:33 编辑 & S$ x! L; W, d' b4 d. P- p5 U7 i+ M
& C! W( J2 ]# b: y/ D  O4 |
观傅德锋“狂草”正如其本人所云:“其因在于入古不深,变法不慎。犹如以三尺之索,汲七尺之水,岂可得之!”5 \5 P  L2 u" }/ B; H0 C7 }: a
6 x( F$ p. A) ^6 U'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9-30 09:26 , Processed in 0.1091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