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55|回复: 2

玉石、琥珀的收藏价值以及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4 17: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介绍几个误区:* K  C3 [/ P& ?4 w6 P
  误区1、有质量保证书的A货就一定是真的。全中国有将近15亿的人口,但是享有真正国际玉器珠宝鉴定师职业资格的只有800人,此资格考试两年一次。而且质量鉴定书可以伪造。
$ c  x% V! w- E  误区2、高价格大玉器行所卖的就一定是真货。绝对不是,我有亲身被骗的经历。
% _  R" ], V. M  误区3、开了光的玉器就不能被别人触摸,触摸后也可以用醋清洗。玉石的最大天敌就是酸性物质,所以千万不要用醋去清洗浸泡。而且真正意义上的玉石是需要经常触摸的,可以去看电影《穆斯林的葬礼》,里面有把玩养玉这方面的介绍。6 a1 f% ^5 J6 }3 n$ f5 a
  误区4、没有杂质的玉石就是最好。天然的东西不会是完美无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但现在很多的商家用强酸或者王水浸泡一些普通玉石,将杂质剔除出来,以次充好。- p0 J+ l: S( @. K9 G/ @/ C) ]
  $ e; i/ e6 R- l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玉石方面的知识5 X+ D/ U! G( {: j8 p
  如果你是一位爱玉人士,但又希望玉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那么我奉劝你最好选择两种玉石:一种是新疆和田玉,另一种是缅甸翡翠。只有这两种玉石才会被国际拍卖行以及国际珠宝行认可,其他的一些玉石品种的收藏价值极低。现在流通在我国各大城市的玉石70%以上的都是出自我国南边的某个城市,而且大部分都是B货C货。- g& Q/ Y0 [* v8 j1 a/ b
  玉石里面分A货、B货、C货三种。只有A货才是真正的纯天然的。B货是指那些用天然玉矿但是却在王水,强酸溶剂里面浸泡再抛光的劣质品,它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玉石的天然结构。C货是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伪造品。
5 W$ p3 B# o- R9 e# s  现在翡翠里面最好的种是玻璃种其次才是冰种。这两种翡翠的价值绝对不菲。我最喜欢的一个是冰种水头三彩,另一个就是和田白玉。带水头的要比老坑的好,当然在同等条件下,玉石翡翠越大越贵。
5 F4 {" N8 V* u' T, ~1 ^  我之所以喜欢和田白玉就是因为它看上去给人很温顺
4 i% H5 }3 g8 l4 A  很厚。白玉里面的羊脂白玉是极品,我也只是把玩过,自己并没有,因为那价格实在是太不菲了。+ ]2 M8 `9 ]$ e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玉石货品动不动就打五折,或者更低,我也经常进去看,但是很可惜,里面的基本上都是一些B货,但都打着A货的牌子。其实我们可以去买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放大镜,但放大倍数要稍微高一点的。就可以观察到玉石里面的部分结构了。你一定要相信初玩玉石者是不可能用肉眼检测玉石的好坏。
4 W" [' C; r$ {  关于琥珀与蜜腊! \& p3 E5 W% G$ `3 p0 I& w
  琥珀与蜜腊属于有机宝石,硬度没有玉石的高,所以要好好保养。蜜腊其实就是琥珀,只不过它是琥珀的精华。而且蜜腊越戴会越通透。现在市场上的琥珀80%以上的都是假的。有些是树脂合成的,有些用琥珀粉做的,还有些干脆就是用塑料合成。真正的琥珀放在饱和盐水里面是可以浮上来的,我有一块天然蜜腊有9.18克,和一粒小型的普通塑料珠子一起防到饱和盐水里面,只有蜜腊浮上来了。这是比较普通的鉴别方法。
0 o& \: t# M7 i. v5 h* q$ \  好了,这是我的一点愚见,请大家参考,要想知道更多有关玉石方面的知识,就要靠自己的积累。给你们看一些图片吧。不过就是用摄像头在普通灯光下照射的。
; l" d+ M" i4 d3 k7 e6 f2 T! w- w: u0 Z/ B

- c. t$ m# \" M8 {上面那块紫水晶是赝品,最好的水晶产在巴西, w. \1 `& i1 |+ N  O
  黄水晶是上品; ^0 V' B  w/ k8 e6 O; }) ]

0 H/ m$ K" e. ?5 o: `. P$ _+ g7 y+ Q

) i0 T: x% J3 i% g
3 B" ?, K* R2 D: E; t! \琥珀与密蜡吊坠0 ?& C8 i: [4 J9 @
5 [+ y, R" q5 E, H7 |
白珀原矿~# I' b6 i  x8 B4 e$ g1 d$ x  y

$ p/ n6 e+ ^& S& Q4 A, f6 b绿幽灵
7 ]: b( F% z* U1 j0 L8 M7 b" d: n) m2 C$ `: O/ c# r+ |

, ]' F. Q* P. M) B5 s0 _蜜腊的颜色如蜜,质感丝润,故名蜜腊。蜜腊就是琥珀,只是它形成颜色与呈半透明的琥珀不同,呈不透明状或半不透明状,并因含琥珀酸较高所以不透明,所以商人们就叫它蜜腊。所以真的蜜腊的功能与琥珀一样,蜜腊戴久了因人体温的关系,琥珀酸减少会慢慢变成透明的琥珀。 # j& M* v. V' L
  ; j# J4 g/ l  f$ H5 P. W" _% H, h1 `
  在世界上由于天然琥珀产量极少,故皆为行家珍藏极品,价格自然不菲。琥珀是佛教七宝之一,最适合用来供佛灵修,同时,具有强大的辟邪化煞能量,佩戴琥珀饰物能辟邪和消除强大负面能量,对经常外出人们保平安的最佳饰物。西方古时候把它拿来当作除魔驱邪的道具。 2 G  e) T  J6 P: _; P
  9 R. A2 E7 n9 ~6 e: g6 l- ~4 m: f
  
/ `5 I# C0 ~4 X8 ^1 r& T% [  ?  再具体谈一下~~!
# V7 }9 t+ g1 a  
5 m0 {- T9 |+ H$ @/ q8 u/ Y  蜜腊也是琥珀的一种,只是蜜腊呈不透明状,与琥珀的特征不尽相同,
* m0 O+ ]& C  U- u& O! M  4 t+ I+ l" `2 v
  所以常让人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宝石。琥珀因原来的天然矿石容易脆化,所以珠宝业界允许其必须经过一些手续处理,使其不易脆化,而这过程中会因温度使得琥珀内部的天然气泡产生变化,如膨胀或爆裂,因而形成不同形状的内部花纹,俗称结晶花 这样形成的结晶花朵通常成不规则状,而非人工制成的呈规律圆形。 ; A: I; G, \7 u+ e2 X* g/ G
  & J( Q! j1 J0 j2 N# h4 |
  以上方式是珠宝业界承认且允许的,所以不能算是仿造或非天然的,但也有较让人觉得不齿的做法,比方说合成的,就是将天然琥珀磨成粉末后,加上一些塑料原料,重新加温后合成再生琥珀!已经严重破坏了琥珀的天然结构,有些甚至还加上染料染色,其中因加热而产生的许多气泡爆裂的结晶花,大多是规则且密集的圆形,但一般人恐怕较难辨识,而有些商家甚至还大力鼓吹结晶花越多的越珍贵等云云。
0 i, S& T, S( T9 B% H  
% ]' M( j6 u* O" P8 N) G' S" o7 m$ E  蜜腊就是琥珀,只是他型成颜色与呈半透明的琥珀不同,因含琥珀酸较高所以不透明,所以商人们就叫它蜜腊,所以真的蜜腊的功能与琥珀一样,密蜡戴久了因人体温的关系,琥珀酸减少会慢慢变成透明的琥珀。 2 H- u: }- K8 }1 O6 Q" h; W
  
2 t( m5 N2 {3 s" i  
+ x9 k. A, N; T, ]  关于蜜腊的鉴定,同前面发的琥珀的鉴定方法。提醒大家,现在市场流通的蜜腊,99%是假的,或是粉末重新压合合成的,最好不要买。特别是一种叫做柯巴树脂的更是可怕。相关文章转载如下:
0 ^& S2 W% x2 q* f" q4 G  摘 要 ! P/ Y  b2 ~% C! T- U
  
0 o7 R5 ~* \$ v$ J  在评述新西兰Kauri柯巴树脂与琥珀的鉴别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鉴定实例,描述了柯巴树脂的常规宝石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及其鉴定意义,指出酒精和红外光谱是准确区分柯巴树脂与琥珀的可*方法,而常规宝石学常数和动植物包裹体作为鉴定依据则需要慎重使用。 8 s& z1 x8 P1 d, b: N
  
% B7 M5 A' ^% a9 K' R  关键词 柯巴树脂 琥珀 鉴定分类号 P619.28 9 L1 R" D8 Q* K/ T3 g( i& ~( a
  
# Q: }  d2 E3 P. t7 f, h# T9 ?  笔者在多个场合听到一些从事珠宝的业内人士说起过琥珀的鉴定,他们认为,如果"琥珀"有动物或植物的包体(或碎屑),那么琥珀应该就是真的,否则可能就是假的。对于这个"应该"和"可能"的非正确性,虽然很多珠宝书籍都有说明,但不知为何依然有许多人(指珠宝业内,包括一些鉴定者)仍然会半信半疑地持有这种观点,究其原因可能和我国珠宝界一直认为内含昆虫和植物的琥珀价值较高,而其它的仿制品较难在其内形成昆虫等动植物包体的认识有关。另外,我国辽宁和河南出产的琥珀,一般不含昆虫及其它植物包体,致使目前所能见到的琥珀或其仿制品的包裹体的图片资料大多来自国外也有一定的关系。 2 [9 ?' N+ u2 b6 D9 ?% X2 R
  , k& u0 d* |+ [& }
  但是,新西兰天然Kauri柯巴树脂在市场上大量存在,这种树脂在广州市场的发现,使我们有机会更全面地了解到动植物包裹体及其它方法对琥珀的鉴定意义。
- Y1 x1 ~5 n  n  / i0 d1 _8 [- X4 |: T- v$ A# _# e8 L
  新西兰Kauri柯巴树脂的特征据记载,Kauri树脂(resins)一直是新西兰重要的出口产品,仅1850年,已有1 000 t的树脂曾出口到英国和北美,而其后的100年问,出口的树脂更达450 000t。这些来自新西兰北部Ota— matea可称为柯巴树脂的天然制品,可以在产地的博物馆及各种私人收藏者中大量见到。有些以原来的天然形态保存,也有的做成各种雕刻工艺品、古董、模压品,有些甚至被溶解作为光漆。 Kauri树脂工艺品中往往可见到各种昆虫,包裹物。
& V- L: g: I* t1 o7 o  
1 d6 b" r! Z) @! n/ z  有关新西兰柯巴树脂的特征曾被许多宝石学家如Webster(1994)、Anderson(1990)和Fraquet等在经典的宝石书中引用,实际上许多关于柯巴树脂与真琥珀之间的区别正是基于对新西兰柯巴树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 c2 W' x8 F' b7 O1 K# [3 f& O9 |  I
  : j- ?) |' p  v( F
  Spencer等最近根据新西兰宝石协会研究社提供的样品及从新西兰煤矿产地中获得的样品,重新全面研究了这些产自新西兰的柯巴树脂。其研究结果归纳于表1中。 2 Q9 L% @4 {5 W
  
# b! @5 M9 n4 p, d" I; T1 P  在他的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宝石学发现显示,经典宝石学书籍中介绍的鉴定柯巴与琥珀的乙醚,实际上对Kauri树脂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部分Kauri柯巴树脂实际上并不溶于或只是轻微溶于乙醚中。
& T3 a! L+ X  ?% y) y% C  
4 |1 V4 v0 D$ J2 {7 l  在这些不溶的柯巴树脂上滴上一滴乙醚,30s后没有反应或反应轻微;而在这些新西兰柯巴树脂(包括25Ma的树脂)上滴一滴酒精,30s后全部出现溶于酒精的反应:表面发粘或变得不透明,而真正的琥珀滴上酒精则完全没有反应,表明不溶于酒精。
: x0 D) G1 j* ^7 \* i: z4 u  
- p- u. A4 l! h: U* `7 d1 i  S  柯巴树脂在冰醋酸中亦易产生与酒精类似的溶解反应,但冰醋酸会产生刺激气味并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烧伤,因此不宜作为宝石学测试方法。
# Q# v* u( j) O8 t$ \4 C+ y  9 H  ]4 j' B& J( U6 Y% t  R
  另外,他的测试还表明,天然柯巴树脂在紫外荧光下的反应是不稳定的,该项测试难以作为鉴别琥珀与柯巴树脂的鉴定性依据。 5 c0 @, B1 `  U* q- s2 u
  
  `! }& c4 s) y( d9 |" w; g% \  检测柯巴树脂的特征最近我们有幸鉴定了一批(4件)据说是从香港带入的"琥珀",它们并没有经过加工,呈长条,其中一件内还可见茎状植物包体。柱状形(图1),外观呈黄一金黄色,树脂光泽,大小约20cm*30cm,表面圆滑但不规则,肉眼下可见很多的昆虫及圆形、不规则形态气泡,其中一件内还可见茎状植物包体。 6 d$ y7 Z8 X6 |1 }" m
  
$ I. S/ ?8 z7 G- j  常规的宝石学测定表明,其物理常数为1.057g/cm’,折光率为1.54一1.53(斑点法),长波紫外光下呈蓝白色荧光,而短波紫外光下呈弱淡紫色荧光,小刀切割易碎,热针反应具树脂芳香气味,滴上几滴酒精轻轻试擦,样品表面变得发粘,并变得不透明。
( x5 A1 ^# P; x3 I- \% O  
) |3 N% T8 F: A3 Y' ?5 E  最有兴趣的是这些树脂的动植物包体。它们在不同的样品中有不同的分布密度,但种类基本相同。在其中一件样品中至少可以分出6大类昆虫,它们是蝇类、蚊类、甲虫、虱虫、蛾类、蜘蛛类(图2)。
' \9 d# c8 @! {6 p  
/ V2 a3 S, [1 T4 s6 U' N0 O  这些昆虫具有非常生动的形态特征,其中一只小昆虫张开的翅膀与树脂的流动纹理相吻合,形成一种飞翔的感觉。而更为绝妙的是在一只昆虫的后面,我们拍摄到它在挣扎时所产下的一窝卵(图3),而另一只昆虫身上高高竖起的细毛,使我们想起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的激烈抗争(图4)。不过即使怒发"冲"冠,它依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这些充满动态的特征使我们可以确定这些树脂不可能是人工压制或仿制的,因为要同时将上百只有生命、可飞翔的昆虫压制在同一件样品上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要让死的昆虫产出一窝卵,昆虫形体一定会出现强烈变形,但宝石显微镜的观察否定了这种可能。
6 b; o# X1 e# [' B2 X$ _  ( E: V. r# S* S7 \: w2 f9 D* J
  红外光谱的测试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鉴定,在4件样品上刻下少量粉末(主要因样品太大,对小样品可用正常的宝石学方法做红外测试)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近于完全一致的红外光谱(附图),其红外光谱与标准图谱中的柯巴树脂几乎完全一样,而与琥珀的红外光谱完全不同。其中3 078cm-1属苯基(环)的c—H伸缩振动所致,而相对应的弯曲振动峰出现在 l 644cm-1。2 931 cm-1和2 868cm-1是(C—H)饱和键的伸缩振动所致,而与之对应的弯曲振动吸收/ O& Y8 N$ _4 z+ t4 M  v4 [" @
来源:天涯社区
发表于 2011-4-12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学习{:2_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1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学习{:2_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6-16 05:22 , Processed in 0.0544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