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1|回复: 2

绛县麦田中发现古墓 倗国3000年后横空出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7 22: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小鱼 于 2011-6-17 22:13 编辑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有过多少朝代是个确数,但出现过多少个基本符合国家形态的“国”,就没有绝对准确的数字了。考古者在临汾翼城县境内发现了一个文献没有记载的霸国,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铜爵






铜盉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有过多少朝代是个确数,但出现过多少个基本符合国家形态的“国”,就没有绝对准确的数字了。考古者在临汾翼城县境内发现了一个文献没有记载的霸国,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其实,在霸国之前,山西考古工作者还在运城绛县发现了另一个同样不被现有历史载录的国家——倗国(倗与朋同音)。在详尽报道发现霸国的情形后,今天本报向您讲述倗国的故事,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介绍山西境内其他一些古国的发现情况。

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项目被列入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6年,该项发掘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自上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兵马俑发掘之后,这一奖项长达30多年一直空白着。

被惊醒的麦田(微博)

倗国位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

2004年4月的一天,天色已黑,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面的麦地中,出现了一群鬼魅般晃动的人影,接着传出沉闷的爆炸声。“有人盗墓!”联想到村子里连日来出现许多陌生人的情况,听过不少盗墓传言的村民意识到情况严重,马上报了警。

但损失已经不可挽回——接到报告赶来的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和民警看到,绿油油的麦田杂乱不堪,在被践踏得乱七八糟的麦苗下,大大小小有9个盗洞直通地下。

这个被盗的墓葬,后来被考古工作队编为M3——也就是第3号大墓。好在因为报警及时,3号墓的盗洞中,盗墓贼准备运走的一批青铜鼎以及他们来不及搜寻的玉器留了下来。至于盗墓贼盗走了什么,可能永远是个谜。

经运城市、绛县两级文物部门探测,这是一片以前未发现的西周墓葬群,其中不乏大型墓葬。从被盗的3号墓的情形推测,墓主人应是周代诸侯国国君级的人物。

夫人随葬品比国君牛

横水墓地群位于一块坡地,北倚绛山,南望中条,中淌涑水,墓地北高南低,呈缓坡状,背风,向阳,近水。从风水讲究来说,这里是“龙脉”所在,而从居住环境学来说,这片土地很适合埋人。

这里到底埋着多少人?

从2004年10月开始,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和绛县文物旅游局组成了绛县横北西周墓地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工作队,发掘工作前后分为三期。在2007年11月基本完工,2008年年初才真正收尾的3年多时间内,考古队发掘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发掘墓葬1326座。

墓葬中出土铜、陶、蚌、贝、漆、玉以及织品等文物14000多件套,文物等级之高、价值之重大、数量之众多,蔚为大观。

是谁把这么多的宝贝东西和洋洋洒洒的古代文化带入了地下?答案出现在墓葬群中最先发掘的1号、2号墓中。

墓号排列是在初步勘探时确定的,因为规模大,构造相对复杂,两座墓室面积在接近30平方米左右的墓自然成为了1、2号,它们深度在15米左右,且带有很长的斜坡式墓道,墓道大约长25米,两座墓墓道平行排列。幸运的是,1、2号墓都没有被盗过。

在出土大量青铜器等文物后,1号墓主的遗骸终现端倪。从骨骼上判断,这是一位女性,她仰身平躺,嘴中含玉,可能是下葬后棺内进水,墓主陪葬的一玉饰发生了移位,全都堆到她的下颌底了,而且考古队员凭经验推断,这些玉片原本是项饰和玉组佩。这个墓主人着实不一般,她不仅拥有横水大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墓,在她的棺外还有3个人殉葬,且都是一张苇席包裹了事。

墓主随葬5鼎、5簋,加上其他,共出土青铜器25件,其中8件有铭文。其中一个铜鼎的内腹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翻译一下就是“倗伯为毕姬做的礼器”,这段文字证明,该女名叫毕姬,她是倗伯的夫人,倗伯为倗国国君,毕姬是国君夫人。

倗伯本人在2号墓里,面部朝下趴在里面,全身饰有玉覆面、玉串饰、玉璧、玉柄形器等,随葬3个鼎、1个簋等,加上其他器物,总共16件的青铜礼器,其中也是8件有铭文,写着“倗伯□(注:该字破损不能辨认)作宝鼎……其万年永用”,意思是:倗伯为他自己做了个结实的宝贝鼎,让他千秋万岁一直用下去。倗伯的殉人比夫人多一个。可惜的是,倗伯叫什么名字,恰恰应是铭文中被锈蚀模糊掉的那个字。

仅从陪葬礼器数量来看,倗伯对他的夫人姬真是疼爱有加,给夫人陪葬的鼎簋比自己都多两个,其他器物也多。

可是,从西周的礼仪制度来看,不可能出现这种越礼之举。

考古人员推测,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毕姬的“姬”是姓,周天子姓姬,毕姬应是周天子之女或至少是王族之女,下嫁给倗伯,血统比倗伯高贵。这个推测还有一个例证,那就是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这个特殊的礼遇,也说明毕姬来历非同寻常。另一种可能,也许在毕姬死的时候,倗正是强盛之时,所以规格高,陪葬品也多。


铜簋

倗国是哪一国?

横水墓地挖出了倗伯、毕姬和署名“倗伯”的陪葬礼器,但“倗”这个国家未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而且,横水墓地从地理范围而言,一般被认为是晋国的统治范围,考古队员疑惑,难道晋国范围内、距都城如此近的地方,还有倗国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其实,从之前对霸国的报道中已经知道,这种状况属实。不过,真正说来,让历史学家以及考古工作者第一次重新审视西周晋国疆域变迁、晋国历史乃至西周的历史的考古发现,其实正是始于倗国的发现,它的发掘考古为“霸”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倗”字在西周金文也就是青铜器的铭文中还是较为多见的。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曾经从香港购置回一件西周铜鼎,该鼎有这样的铭文:“晋侯令□(注:该字破损不能辨认)追于倗,休又禽”,翻译过来便是:晋国的军队追杀敌人,到了倗国边境时停了。

为什么要在“倗”停止追击?以前人们莫名其妙,而倗国墓地的发现,恰恰印证了倗国与晋国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的关系。

横北墓葬的埋葬习俗一般为头向西,头朝向墓道,俯身葬,有殉人,与同时期姬姓诸侯国墓葬的葬俗明显不同,与不远的曲村晋侯墓地及其中小型墓葬的流行埋葬习俗也有区别。这种葬俗有相当大的非周传统。那么,倗国人是什么人?狄人。研究者指出,倗系隗姓,隗姓属于狄人的姓。倗国是被商周中原文化同化中的戎狄之国。

为戎狄之国,倗、霸之间是不是有更亲密的关系?这还需要研究和考古发现证实。不过,之前的报道称,在之后发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国的墓葬中,发现了倗国国君送给霸国国君的礼器。

倗国后来是如何消亡的?专家推测,它最有可能就是融化在晋国之中了。

■特写

穿越3000年的“帏荒”

不得不说,横水墓地1号墓主毕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她的墓室里藏着一个千年难遇的宝物——是考古工作者绞尽脑汁才保护下来的。事情发生在1号墓葬发掘的第5天,考古队员发现一处红色物品遗迹,仔细一看都惊呆了:居然是纺织品的遗迹。3000多年前的纺织品能遗留下来简直是奇迹!发现后能否提取,又成了一个难题。现场人员研究后决定先停工,不惜代价做好保护,而后再请专家来支援。最后,从西安和北京赶来的专家从两层淤土之间提取了总共10平方米的纺织品,因年代太久了,它其实已印在了土上。

这就是“帏荒”,也是如今所说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等对它均有记载。可之前,考古人员发掘过大量周代墓葬仍无法确认。此次大面积“帏荒”现身,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西周时期“帏荒”的“真面目”。从实物看,“帏荒”由两幅布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布宽约80厘米,葬时总高约1.8—2米。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完整,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昂首形象,翅上扬,两腿与利爪健硕有力,尾部下卷,气势磅礴。大凤鸟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这些凤鸟的造型,与西周中期青铜器上凤鸟纹饰风格相同。

专家考证,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它之所以得以幸运保存,可能是下葬不久,椁室内进水淤土,位于棺椁间的“帏荒”便被封护住了,它穿越3000年和今人见面,堪称千年奇遇


铜簋

倗国是哪一国?

横水墓地挖出了倗伯、毕姬和署名“倗伯”的陪葬礼器,但“倗”这个国家未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而且,横水墓地从地理范围而言,一般被认为是晋国的统治范围,考古队员疑惑,难道晋国范围内、距都城如此近的地方,还有倗国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其实,从之前对霸国的报道中已经知道,这种状况属实。不过,真正说来,让历史学家以及考古工作者第一次重新审视西周晋国疆域变迁、晋国历史乃至西周的历史的考古发现,其实正是始于倗国的发现,它的发掘考古为“霸”国的考古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倗”字在西周金文也就是青铜器的铭文中还是较为多见的。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曾经从香港购置回一件西周铜鼎,该鼎有这样的铭文:“晋侯令□(注:该字破损不能辨认)追于倗,休又禽”,翻译过来便是:晋国的军队追杀敌人,到了倗国边境时停了。

为什么要在“倗”停止追击?以前人们莫名其妙,而倗国墓地的发现,恰恰印证了倗国与晋国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的关系。

横北墓葬的埋葬习俗一般为头向西,头朝向墓道,俯身葬,有殉人,与同时期姬姓诸侯国墓葬的葬俗明显不同,与不远的曲村晋侯墓地及其中小型墓葬的流行埋葬习俗也有区别。这种葬俗有相当大的非周传统。那么,倗国人是什么人?狄人。研究者指出,倗系隗姓,隗姓属于狄人的姓。倗国是被商周中原文化同化中的戎狄之国。

为戎狄之国,倗、霸之间是不是有更亲密的关系?这还需要研究和考古发现证实。不过,之前的报道称,在之后发掘的翼城大河口霸国的墓葬中,发现了倗国国君送给霸国国君的礼器。

倗国后来是如何消亡的?专家推测,它最有可能就是融化在晋国之中了。

■特写

穿越3000年的“帏荒”

不得不说,横水墓地1号墓主毕姬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她的墓室里藏着一个千年难遇的宝物——是考古工作者绞尽脑汁才保护下来的。事情发生在1号墓葬发掘的第5天,考古队员发现一处红色物品遗迹,仔细一看都惊呆了:居然是纺织品的遗迹。3000多年前的纺织品能遗留下来简直是奇迹!发现后能否提取,又成了一个难题。现场人员研究后决定先停工,不惜代价做好保护,而后再请专家来支援。最后,从西安和北京赶来的专家从两层淤土之间提取了总共10平方米的纺织品,因年代太久了,它其实已印在了土上。

这就是“帏荒”,也是如今所说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等对它均有记载。可之前,考古人员发掘过大量周代墓葬仍无法确认。此次大面积“帏荒”现身,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西周时期“帏荒”的“真面目”。从实物看,“帏荒”由两幅布横拼而成,上下有扉边,每幅布宽约80厘米,葬时总高约1.8—2米。北壁的画面图案保存较完整,每组图案中间是一个大凤鸟纹的侧面昂首形象,翅上扬,两腿与利爪健硕有力,尾部下卷,气势磅礴。大凤鸟前后,分别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这些凤鸟的造型,与西周中期青铜器上凤鸟纹饰风格相同。

专家考证,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它之所以得以幸运保存,可能是下葬不久,椁室内进水淤土,位于棺椁间的“帏荒”便被封护住了,它穿越3000年和今人见面,堪称千年奇遇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18 06: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2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的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21:58 , Processed in 0.0767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