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28|回复: 2

西南地区现全新人种 马鹿洞人问世震动考古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小鱼 于 2012-4-22 23:05 编辑

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才消亡。


科学家Darren Curnoe和Andy Herries在马鹿洞进行挖掘工作



马鹿洞人的头骨在解剖学上是独一无二的


从马鹿洞挖掘出的鹿骨化石。其中一些曾被马鹿洞人烧过



马鹿洞人想象图

“他”一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这个人种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通过分析其头盖骨,克诺伊博士如此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马鹿洞人”:一万年前另类中国人?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

最近,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PLoS ONE》上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

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才消亡。

1万多年前,在我国其他地区生活着现代人类的祖先。活跃在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何不同?它的发现有何意义?该项研究的中外专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消失于约1.1万年前

这篇研究报告的题目很长:《来自更新世向全新世过渡期间中国西南地区的人类遗迹表明东亚人复杂的进化历史》。研究中最为吸引的焦点在于,专家们表示,他们所研究的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4具古人类化石,也许是此前从未在人类进化史中出现过的全新人种。

在这一新发现之前,大家曾以为现代人,即智人(Homo sapiens),独占东亚大陆,没想到曾有其他和现代人不同的人种也曾生活在这片大陆之上,只是其血脉却因种种原因消失于无形。如今,考古人类学家把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失踪”的人群重新置于时间的坐标之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地球及环境科学学院的副教授达伦·克诺伊(Darren Curnoe)以及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部主任吉学平是该项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这些化石是由中国考古人员发现的。1979年,一名中国地理学家在广西隆林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骨架化石。1989年,中国人类学家在云南蒙自的一个洞穴中又发现三具古人类化石。不过,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由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数个研究机构共同开始对这4具古人类化石展开研究。

研究者将在这两处洞穴发现的人类命名为“马鹿洞人”,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研究者发现这些古人类以已经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马鹿为食,所以称之为“马鹿洞人”。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也称其为“红鹿洞人”(red deer cave people)。克诺伊博士表示,两种称呼并无不同,都可使用。

吉学平教授说,其实,当时在云南蒙自的山洞中发现这些化石的时候,山洞还没有名字,由于洞中发现了大量大型鹿类化石,考古队员将遗址命名为马鹿洞,在此曾经生活的古人类被命名为“马鹿洞人”。除了人类头盖骨化石遗迹和马鹿兽骨之外,在洞中还发现了大量灰烬、烧红土、柴炭、烧骨炭等,显示出这一时期的人类已经能熟练用火。

头骨在解剖学上独一无二

或代表一条新人种进化线

根据画家描绘的马鹿洞人假想图,可看到他们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介绍,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新人种的主要根据是:其化石在人体解剖学上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其头骨在解剖学上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看起来和所有现代人非常不同——无论是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还是生活在15万年前的非洲现代人。“总的说来,在人体解剖学上,他们在人类‘进化树’的所有成员中是独一无二的。”

尽管有此推断,但科研人员依然未能决定如何将这些人科学地进行归类。克诺伊博士解释,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即便对我们现存人种“智人”,也仍然缺乏一个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满意的生物学定义。尽管如此,马鹿洞人头骨化石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还是令研究者倾向于认为马鹿洞人代表了一条新的人种进化线。

此外,一个已被科学界认可的事实是,1.1万年前,也就是马鹿洞人在地球上消失前,具有现代人外貌的人种和他们同时生活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但他们彼此间也许是隔离的,从这种隔离可推测他们没有进行异种交配,或者即使有,也是以非常有限的方式在进行的。对于这一种群为何会在中国西南被发现,吉学平教授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受青藏高原的影响,地理多样性丰富,进而使这片地区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而著称。

东亚最“年轻”古人类

开启进化史新的篇章

此前,人们对人类在亚洲的进化历史所知甚少,因为亚洲古人类化石较为缺乏,已发现的化石也有很多搞不清楚年代,所以之前的人类起源研究主要关注欧洲和非洲。马鹿洞人的发现则显示出人类于冰期末期在亚洲的进化历史是多么复杂,又是多么有趣。

克诺伊博士介绍,马鹿洞人是迄今为止东亚大陆发现的最“年轻”人类,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近的在解剖结构不吻合现代人类特征的人群。此前,除了我们的祖先“智人”外,东亚大陆还没有发现其他距今10万年以内的古人类化石。

此前的证据显示,第一批现代人类抵达东亚之前,这个区域可能没有人类居住,但“马鹿洞人”的发现可能会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在亚洲的演化。克诺伊博士表示,“马鹿洞人”种群是对亚洲早期人类生存状况的“惊人揭示”。人类进化史上,“曾有多个人群生活在这个区域,也许代表着不同的进化线。”他说。比如马鹿洞人,他们最早也许来自非洲,却未能在东亚地区繁衍下去。曾生活在印尼佛罗勒斯岛上的佛罗勒斯人也是一种史前人类,其主要特征是体型小,大脑小,因此也被叫做“哈比人”,这个人群在约1.2万年前灭绝。与马鹿洞人、哈比人同时生活在亚洲的,还有从东北亚一直到澳大利亚广泛分布的现代人,也就是现存人种的祖先。

“马鹿洞人的发现开启了人类进化史中新的篇章:“亚细亚篇”,而且这是一个刚刚才开始讲述的故事。”克诺伊说。对马鹿洞人的研究带出的问题目前远远超过它所能给出的答案。

提取DNA

希望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克诺伊博士介绍,今年他们将完成对马鹿洞人化石以及文化遗物的研究工作,并将陆续把他们的发现发表于科学杂志上。此外,他的研究伙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从马鹿洞人的牙齿化石中提取DNA,展开新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这个兼具远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某些特征、兼有亚非欧人群交融特征的古人类种群的发现,佐证了东西方文化、人种、基因在早期就已有双向交流融合的说法,说明人类并不是在某一个地区单独起源的,而是在不断迁徙、交融中演进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一点点揭开人类起源进化的面纱。

消失之谜:

鹿死人亡还是竞争力不够?

克诺伊博士表示,马鹿洞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来自非洲的、早期的且不成熟的现代人种,在遗传学上与现代人并无关系。他们在两万年前冰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严寒的阶段之一 ——“末次盛冰期”中幸存下来。在1.5~1.1万年前,也就是在更新世向全新世过渡的时期,兴盛于今天中国西南地区。当时,地球气候以及人类生态正逐渐过渡为和今天相似的状况。

关于马鹿洞人为何未能在东亚大陆延续下去,克诺伊博士坦承这仍是一个谜。

他推测:“他们在冰期最恶劣的寒冷气候阶段存活了下来,当气候变得较为温暖时,他们也是存在的。但我们也知道,就在这个时期,全球范围内,一些直到冰期结束时仍然存活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了。在马鹿洞,我们发现了一些巨型马鹿幼崽的骨头化石,它们也是在这个时期灭绝的。马鹿洞人曾以这些马鹿为食。也许他们就是随着这种巨型陆地动物的灭绝而灭绝的?”

另外,他介绍,这个时期,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现代人类在行为上有一个主要的转变,那就是他们开始制造陶器用来储存食物,以及开始收集野生的稻米,这标志着现代人类向成熟农耕文明迈进了第一步。马鹿洞人曾和这些前农业时期的现代人类共同分享过东亚大陆同一历史时期的风景。

“但是我们不得而知他们是否曾相互影响,或者是否为资源而竞争。”克诺伊说。他猜测马鹿洞人的消失也许与他们无力和这些早期的农民在食物及其他资源上展开竞争有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23 2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4 00:52 , Processed in 0.0705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