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22 18: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mdmp 于 2011-7-22 18:58 编辑 ' Q+ `2 R2 R& i0 |0 C+ u1 K5 S
- g9 A' Z3 y0 p; V5 z' x# l
回复 18# 东胡 * }; p0 ?7 X O& V/ x' `
! I# v7 J# I' j! ]6 L' \0 j# m1 P) [9 h
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各诸侯国是从周朝分出的 文字多有相似。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 K9 D0 }$ n, }
! {! X; ]$ F0 x% b4 c9 c O& C
. f! z3 a. x" B; j \& k) t( R U5 |4 r1 a; q5 j* R+ |' X
诸侯国总数# s5 Y7 _- U3 m2 v J( R
(见于《史记》者), q! p% g0 ~5 N. k/ \8 k
齐、晋、秦、楚、陈、吴、越、韩、赵、魏、宋、鲁、卫、郑、钜、邾、杞、杨、蔡、剡、任、藤、费、倪、曾、缯 、邳、巢、随、钟吾、刘、六、召、周、道、房、沈、申、苏、温、廖、舒、舒鸠、舒庸、舒廖、燕、南燕、许、徐、虞、虢、黎、无终、中山、安陵、邓、贾、邢、甘、荣、巴、蜀、单、州、胡、唐、赖、权、莱、逼阳、纪、遂、谭、代、黄、项、耿、霍、魏、息、梁、芮、滑、薛、邿、章、顿、陆浑、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四国。! p8 T$ m+ ?9 @; E) N0 ?: {, `) [
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一百零八国。
0 S; x! B- E: O' n' }6 s/ v3 T 战国中后期方足 在三晋地区和燕国 流通 战国中后 晚 期 明刀 是燕国流通 战国中后期尖足赵 燕 都铸有. 所以说 战国所用文字也是篆体 秦国 叫小篆 累坏我了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