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07|回复: 12

论三山岛细石器的独创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1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武冀子 于 2010-4-26 11:08 编辑

摘自《江苏城市论坛》
提要:苏州三山岛是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三山细石器具有独创性,由其开创的文化特征经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直至百越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有独立语言、文字、宗教,是最早开发水稻农作的太湖文明。


三山岛是位于苏州南端太湖中央的小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因1985年被发现冰河期前动物群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居住溶洞、旧石器,而闻名于世。自1985年12月南京博物院、上海大学联合考古后,二十多年来再没有考古队正式光顾过。对三山文化的研究仍仃留在1987年报告水平上。本人作为考古志愿者,出于对太湖文明独创性研究的需要,曾四赴三山岛洞考察,在不动遗址土,仅作地面采集的前提下,收集到玛瑙质细石器成品近百枚,以及加工工具、石核、半成品及废品一批。己构成研究的基础资料。
三山岛2[1].15 034.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武冀子 于 2010-4-26 11:09 编辑

一、 三山有细石器。

按陈淳教授1987年发表在《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九期的《三山文化-江苏吴县三山岛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他们当时共发掘出土旧石器制品5263件,其中成品石器453件(占比例8.6%),石核250件,石片4560件。材质为燧石、石髓、玛瑙等。石制品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经使用所致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或重叠集中的麻点状疤痕,痕迹分布较有规律,为使用所致。文章没有提及三山岛有细石器。

童恩正教授在《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1989年)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州、北非、西亚、南亚甚至中国北部,石器的大小都有愈发展愈趋小型的倾向。打制石器是循着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石叶石器-细石器的方向而发展。不过在南中国(除西藏高原以外),主流始终是粗糙的由砾石打击的石片制成的工具。

张之恒教授等2003年再版的旧石器考古专业大学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指出细石器工艺是在旧石器晚期出现的,最早在华北下川遗址出现,距今23000-16000年,以后扩散到东北至西南一线的草原,成为游牧民族的狩猎工具,其中有些地区,如红山文化,细石器的使用延伸到新石器中期。南方旧石器晚期不存在细石器。

这就是说,旧石器考古学术界认为中国东南方没有细石器,唯一的一次三山岛正式考古发掘找到了细石器,却认为这是使用造成疤痕的旧石器。

我们在三山岛找到了近百枚玛瑙质细石器制成品,足以证明“石制品边缘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不是“使用”所致,而是人为打制而成。理由一:是大多细石器成品为新制,无使用痕迹,并有加工疤痕时折断的半成品;二是砸击疤痕依次、规律成行,使用决不能出现这种轨迹;三是按需制作,事先有构划,且制作精良。
三山岛2[1].15 08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山细石器的独创性。

中国东北至西南一线的细石器,其技术特征接近中东在二万年前发明的压制技术,一般由石核,石片,箭头型、尖刀型成品构成。旧石器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细石器源自中东技术。而三山岛的细石器技术特征与中国北方不同。在三山岛我们没有发现有北方细石器传统的石核、石片。而有大量长度小于30mm,刃口两面交错打击,疤痕的形状各异,用途各别的玛瑙刃具。这同中国现己发现的各地细石器不同。这就是说三山细石器有独创性。
三山岛2[1].15 0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类、疤痕1mm以下,连续分布在刃口中间
三山岛2[1].15 07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类、疤痕2mm以上,只分布在刃口的一侧
三山岛2[1].15 0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类、疤痕1-2mm大,均匀交错分布在刃口的两面
三山岛2[1].15 0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三山细石器的分类。

我们据形态结合功能分析,将三山细石器分为八类:
  1、刀镰型、这是三山细石器的基本型,外形似镰刀,主切削刃两面交错打击均衡的疤痕,切削楔角30度左右,个别也有片状,估计用途为切割、锯割动物皮肉。
  2、斧耜型、外形接近薄片矩形,切削刃可以一条,也可以二条、三条,刀刃所以直线,也有成风字形弧线,可能是加工骨器的专用工具
    3、薄刃型、共采集到两片,大30mm左右、厚1mm左右。其中一片四面有刃,疤痕细密,但四周粗密不一样,可能是用于切割的多用途组合刀。另一件非常奇特,正面利用玛瑙玻璃质受大力冲击形成的水波纹,再剥离出极薄的背平面,形成的刃口极其锋利,就如8000年后的吴国青铜镰刀的水波纹结构一样,会愈使用愈锋利!这刀片甚至可用来刮胡子。
    4、三棱型、分无尖长条三棱形和有尖三棱体两个亚型。刃口布置有的一条,有的两条,一般疤痕较细密,带两条刃的两刃的大小疏密不同,加上尖端钻刻可组合三种功能。
    5、牙床型、这种正视园弧,顶视也有园弧的刃部形成牙床形。共采集到细石器一件,牙床型中石器叁件,这叁件均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显微分析判断为砸击石抖形成的细麻点,可能就是加工细石器疤痕的工具。
    6、锥钻型、有平板带尖、三棱带尖,有锐角大、小,有正角、左偏右偏角之分。一般形体较小。用于钻小孔,划线,雕刻。
    7、龟背型、由平底、两条侧弧刃、背脊弧刃及三刃聚尖构成,侧弧刃疤痕对称一致,用途可钻可括可扣成形槽。也是一种多用途复合工具。
    8、特形型、有的一圈园弧全打疤痕、有的长条顶端打两个疤痕,有的打成山字形,还有凹弧槽、凸弧槽,可能是刻、划特殊槽的专用工具。
三山岛2[1].15 0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三山岛的环境考古。

    三山岛溶洞附近,没有发现哺乳动物化石、陶器(汉后陶片除外),也没有贝壳化石。而打制旧石器的石片、石核和制成品石锤、砍砸器较多。可据此判断为旧石器晚期遗址。

在三山岛采集的细石器上有五亿年前古生代物贝类化石:五亿年前这里是海洋一片,溶洞东500米的北山东坡有古生代珊瑚化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生代时是火山造山期,离溶洞南300米的行山有火山口,有块著名的“四世同堂”岩石标本。茱萝纪火山造成的玛瑙石为旧石器时代的三山人提供了加工石器用的石料。

新生代冰河期时的海平面比今低150米,太湖尚未形成,三山是丘陵小山头,离溶洞东南350米处的北山东南坡有距今四万岁年前的古化古遗址,曾出土己灭绝的第四纪南方哺乳动物群化石,品种有熊猫、糜鹿、剑齿虎、犀牛等种。

到距今二万年后,冰河期结束,海平面逐渐上升,三山一带被海水淹没。

我在离溶洞十多公里的苏、锡界河望虞河边,采集过百米深孔取样的三个含砂层:其中两万年前为海相沉积,白沙中含海生贝壳化石。湖相沉积。三山岛东侧的泽山岛有角裂锥体岩石标本,是天体学、地质学著名的小行星殒落证据,为太湖殒星成因说的根据。那时茅山以东应是海洋一片,古长江由芜湖起三江分流,现长江航道为北江,中江经高淳、溧水、溧阳由宜兴的东、西氿入海。

我2007年在无锡姚湾(距三山岛约20公里)清淤工地,采集了太湖底15米深的剖面土样,当时为清淤,筑堤排水挖了15米深的、方圆上千亩地的大坑。平后板结的湖底粘土(约半米)下有8米厚的黄色砂土层,这层砂土,同张家港。沙郎及崇明岛的土层一样,都是几万年长江冲积形成。在太湖底10米下深处有一米厚的黑色粘土层,含螺贝化石。我在工地附近找到了姚湾贝丘遗址,贝壳堆积最厚达两米,长约百米,条状分布,出土有夹蚌屑粗陶片,原始采集农业和初始水稻作业用的点播农具,推测应为距今一万至八千年的新石器早期。

太湖的最终形成,应在一万年前,由泻湖形成。先在淞江青浦至嘉定间形成一道由潮汐涌起的贝丘堤,将海湾围成内湖,以后长江淡水多积,海水由堤分隔逐步形成淡水湖泊。一些海生鱼类及贝壳在太湖转变为淡水新种。我在阖闾城太湖边就发现过海生飞鱼的亚化石和海生扭曲贝的现生种。

在这同期江南的地壳活动造成茅山山脉隆起,太湖平原下陷,长江中江断流,现代太湖逐步成形。

从长远看,太湖流域是生态跪弱的地区,良渚文化期的太湖面积应比现在小一半,湖底至今还常有良渚石器农具出土。三山岛附近的湖底也常有石制农具被渔民捕捞时带出。


五、三山文化的延续分析。

三山细石器文化是独特的文化,精细的玛瑙石器必定有精细的特殊用途。一万年前用它来加工什么?目前没有找到实物。八千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凤朝阳骨雕,表现了三山细石器的功能;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期,我们在江苏丹阳墩磨盘墩遗址找到了它的踪迹,良渚人用它雕刻精细的良渚玉器;吴越文化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鸿山遗址出土的玉飞凤,微雕技术承继了三山文化的风格。

吴、越文化是江南百越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最早两支百越部族。吴、越同俗共语言,但与中原语言不通。春秋时有两首越语歌谣;《舟楫歌》和《维甲令》曾被用汉字音译,无法用汉语解读。语言学家尝试用广西云南的侗台语却破解了歌词内容。证明江南原住民为百越民族,开始时受中原移民排挤,后来被征排斥,节节南迁变山越、流亡海外变外越,成为华南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南洋诸岛的土族居民。

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南洋诸岛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农具,也都是百越民族继承良渚传统、携带水稻耕作技术及农作工具,躲避中原民族入侵,南迁而带去的物证。

三山文化是太湖文化的祖文化。太湖文化是由长江下游水阳江流域的冰河期前原始人类游猎东移,在三山定居转入采集、原始农业而产生的一种旧晚新初创世文明的独特文化。他与黄河文明应并列为中国的两河文化,而列入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
三山岛2[1].15 064.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09: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好贴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2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良渚石器发现有肩类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5 16: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3:49 , Processed in 0.0658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