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98|回复: 11

揭秘史前人类一次大变迁的记忆岩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2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揭秘西辽河上游镌刻史前人类一次大变迁的记忆岩画

图文/吴甲才


& E1 @5 P7 p2 ^; w+ u( N* |

致力于发现和研究红山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在研究红山文化时期古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古玉陶器制作工艺的同时,不约而同的遇到了史前这只已达到相当文明的族群一下子消失困惑不解的问题。我们带着专家学者这一问题,多年来苦苦寻找破解的蛛丝马迹,但收效甚微。

十年前我们寻迹到大黑山时无意发现,一块偏山顶带有奇异符号的岩画,吸引了到场所有人的视线。行内外评价:奇诡,从没有见过。十年后我们才隐约品味到,它既不是最初岩画夸张大写意的图形,也不是青铜时代写实的画面,它是介于二者之间似文似图带有记忆的抽象符号。在多次踏查中,我们又发现了与前块有密切关系的一幅岩画,经过多次比对研究我们惊奇的发现,两块相关联的文符岩画记载着这里土著人史前一次大变迁的缘故。

一、史前赤峰的土著人大迁徙源于一次陨石落地

小标题的说法没有史书记载,但我们在沙漠里苦苦寻找了十几年,在呲牙咧嘴的磁铁石山上发现了,镌刻在岩石上这里的祖先抛弃史前文明奔向它乡的缘由。初看这两块岩石上錾刻着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符号,但从整幅上下连贯细细端详,我们却品出了一些味道。

符号其意的初解

图:秘密在文符的岩画之中

磁铁石18个文符岩画


+ Z! M4 K* W$ T  k% u% j5 m6 E4 M

' P$ \$ q, P2 N
10726716_2011082905405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磁铁石30个文符岩画. J9 C! w6 f0 l
10726716_2011082905485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在一座山上的两幅清晰可视岩画,共有48个文符,文符上下联贯,文符所绘的位置不同、状态各异,是一幅有时空感、有动感的形象组图。两幅岩画出现了三个陨石符号,两个落在大地的生灵之中,由于它的到来,惊动了这里所有生灵,倾斜要倒塌的房子、击倒或折枝落果的植物、四处窜动或倒下的禽兽、击倒或惊恐吓晕的人、活着向目标奔跑的人……。顷刻间,这里生灵涂炭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这两幅岩画清晰、可视、上下文符连贯,组成了史前最早的形象文符。3 q" B6 b; u# n2 N4 Z
磁铁石相关联的初始文字符号岩画拓描图(汇集图)2 L5 Z' g# s9 F" _( ]- P

1 w# p- _" l7 e( K5 w

3 P# N- i. J$ `2 x$ r% L2 B$ A
10726716_2011082905433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岩画备受关注的有四点 :

其一、三个动感人体符号,它们应代表不同性别、在不同位置上、向同一方向奔跑,目标是中间有一个象箭体拉着三环两线体的东西奔跑,其图表形、表意表现的十分清楚。

其二、这幅岩画把陨石来的方向和大致的时辰表露了出来,火球(陨石)从天东北方向而来,这一方向是我们所知的天狮座的方向。火球(陨石)下来的时辰从画面上看我们找到了答案,这里的人们正当狩猎而归,将要走进圆顶房子时,从天而降的陨石光顾了这里,此时应是落日夜幕降临时。

其三、岩画除用不同符号表现人世间事物百态外,更可贵的是,岩画表现出了史前这里土著人的一种期盼信念,由此他们画出诡异通天物体和天神引领或接他们远去的载体(见图)。这两组升腾祈福的物体,为他们前行或活下来增添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其结果也许一部分人往返弥留了下来。另一部分人追逐它们心中的目标向远方挺进。

其四、整个山的每幅岩画不是孤立随意出现的

以30文符岩画为中心,西下人面鱼纹像从泽地斜身而出、东下蟒蛇与大人小孩向同一方向奔跑、西上飞禽挺胸逃窜……看其四处逃散的形态都与48个文符中所表现的陨石落地有关。

二、岩画刻制时期及文符性质

象形文符岩画刻制时期根据实测有两种依据:

一是刻制方法,它们均在硬8度磁铁石上,先用点瓒刻制、后用磨刻方法制作而成的。经试用青铜和铁器时期的利器在相同硬8度磁铁石点瓒磨刻,无论怎么做都无济于事。这提醒我们此岩画应属青铜出现之前。但我们用8度磁铁石和玛瑙雕凿也无效果。史前这里先民用什么工具雕磨出的,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

二是符号形制断代,它们是介于新石器早期由夸张大写意、走向记事抽象符号化过度作画阶段,这个时期应是红山文化晚期至小河沿文化早期,这一时期旁证资料除了有本地发掘考古报告之外,更重要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的17个陶文问世,国内史学界称之为“史前初始文字”。这一时期正是我们这里的小河沿文化时期。而龙山文化区域到目前为止,发现山下连贯尚未破解的文符仅此一件陶片。我们红山文化区域内已发现此类文符岩画已有十幅之多,可以说5000年左右这里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序列文符。

刻磨在岩石上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应晚于或发生事件的当下而制。如果事件发生后刻磨的,作画人也许是避难逃往他乡后返回所为,也许是当事者后代或灾难来临没走的幸存者,记录了这里惊险一幕。它传递了一种可信的史前信息,那就是,这里的土著先民在红山文化晚期至小河沿文化早期已经创造并熟练掌握了有记事功能的初始文字符号。至于此文符留存多少、用什么方式留载、为中华方块文字的形成做了何种铺垫、传承有多远多久,目前正在寻探之中,尚无定论。

中国古文字专家 周有光先生,对史前中国文字性质有三相式的判定:具有表形、表意、表音三相式功能就视为文字。按照这一定式理解,我们这里两幅岩画已具备了表形、表意功能,只有表音当时古人怎么说,目前尚不知晓。国内外语言文字学家公认的观点:史前三相式只要具备两项就已视为初始文字了。所以说大黑山这两幅可视可解的象形文字岩画,其年代不晚于5500-4200年古埃及、印度河谷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它可能把中国3400年的甲骨文视为最早文字的时间提前了上千年。

三、岩画与周边出土文物的佐证

内蒙古沙漠地带的岩画是未被搅动的文物,翁牛特旗史前岩画虽发现的晚,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它与可动的地下文物其年代以及文化属性的判定,有着互相验证的作用。大黑山岩画周边存在大量史前不同时期遗址,被考古专家确定的有兴隆洼文化、赵宝购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遗址均有存在,挖掘存展各级博物馆的文物数不胜数,除此之外我们也得知怪异的红山文化时期黄玉“太空人”(见图)出自磁铁石山北60公里处。(藏于台湾震旦博物馆)

小河沿文化时期熊形彩陶托(见图)自磁铁石山西南50公里处。(红陶黑彩耷拉舌头的熊现藏于红山文化研究会红山文化时期黄玉“太阳神”( 见图)(现藏于台湾震旦博物馆)

出自磁铁石山南15公里处。红山文化时期c形黄玉龙距此西北65公里。它们的形制若隐若现的体现在这里的岩画之中。而且都能找到它们合适的坐标。

在北100公里的的偏僻小村发现了一块重达60公斤的陨石,此物已被北京天文台收展。这块陨石是不是红山文化晚期那块、方圆100公里是否还有此类陨石,目前尚未知晓。

$ o* F# S; T% A% u7 |* T; p%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0: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迁徙者在其它地域留下的岩画印记

美洲的土著居民来自亚洲,这在体质人类学上,获得确证。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科马村制陶售陶器的印尼安妇女)

) S1 z  ~* G* n" i

(戴项饰的北美洲印第安男人,他戴的项饰形制与我们这里出土史前项饰完全一样)

但在文化人类学方面,长期以来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随着人面岩画研究的深入,现已出现了突破。 哈佛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岩画研究的宋耀良先生,他在美国《世界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中国到北美 人面岩画千年旅程留谜》一文。 他根据加拿大温哥华岩画专家贝斯海尔在调查太平洋西北海岸印第安岩画时提到:“在我们的岩画区域中,确实有些证据能够说明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岩画的某些艺术传统,源自于古代中国的文明。这种文明曾扩散在环太平洋区域“。宋耀良先生经多年调查验证,勾勒出了赤峰岩画向四周传播的路线图。

一条是沿内蒙古高原与华北,河套平原的边缘线,从赤峰往西,经狼山、阴山,到达巴丹吉林沙漠。还有一条是逆黄河而行,从内蒙古,经宁夏,到甘肃,在两岸面河的山谷口,留下众多遗址。另一条则是从赤峰向南经江苏连云港,沿海岸线到达福建闽南和台湾万山。 是以连续线性的方式,构成了三条大的传播带。

另一条,东北亚的人面岩画在向美洲西北海岸传播, 具有镌刻人面岩画宗教文化需要的中国史前居民,先经由赤峰,沿着大兴安岭东麓,到达黑龙江;而后出海,在阿留申群岛上,以跳岛的方式,向美洲大陆前进。登上美洲西海岸时,恢复了在山岩上制作人面岩画的传统。在沿海岸线向南迁移至加州北部时,一路留下密集的人面岩画。完成这个过程,大概要有数千年。

除人面像之外,也有其它形制的岩画由此传播出去,如外圆内十字的岩画图形在西伯利亚、在北美州都有足迹。

这也许是大黑山先人遭到陨石攻击后,面对焦灼的大地、气候的改变,他们大部分人不得不逃离家园,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移动。

有人说这时的环太平洋的白令海峡已断开无法像前人那样踏陆而行,但海洋航海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信息,白令海峡两陆隔开,形成了适合舟船由西向东行进的10至12节的海水环流速度,这就使得大黑山及周边迁徙的先民乘坐自制的舟船顺流而下,漂到北美州变成了可能。

红山人的离去是有前因的,没有毁灭性的原因让他们无法继续生存,他们是不会离开这片热土的,而他们的离乡扩散,又把岩画艺术带到了那里。

这里所要说明的是:岩画的生成并非独创,有本地的也有外来的,岩画群的形成,有本土的,也有不同族群相互碰撞、融合、交流、借鉴下生成的。带有本土文化属性的岩画之所以在异国他乡落户,说明,我们这里的先民确实到达了那里。

此文曾在2011年中国.赤峰第六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大会上发言交流


" U1 P8 h8 I  s" B9 j: C6 F( A6 k& e0 e3 V$ R2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1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15: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5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0 17: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祝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0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2 1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入门学习中。用眼睛去寻觅、用心灵去感悟。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3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7 07:07 , Processed in 0.0586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