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高地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以上的一些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因而作者又提出了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不平衡论。如此,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若干文化系统中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若干部族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其中夏人建立的夏王朝,在我国三代历史上,是最早出现的国家,也是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关键性的学术课题,作者多年到全国考察了这个问题,因而首先提出了这个肤浅之见,以就教于海内外贤者。

  本文承张孝光、曹国鉴等位高级工程师绘图,谨志感谢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地 于 2010-10-22 11:30 编辑

注  释:
[1]  J.G.Anderson , 1923:An Early Chinese Cultur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No.5,Part 1,P.34~42.
[2]  J.G.Anderson,1925:  Preliminary  Report  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Kansu,Memoir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series  A,No.5,P.40~51.
[3]  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194、195页,1948年。
[4]  尹达:《中国新石器时代》121、124页,1955年。
[5]  邱中郎:《我国旧石器时代地点分布》,《化石》1979年第4期16~18页。
[6]  张森水:《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若干问题》,《人类学学报》2卷第3期218~228页,1983年。
[7]  佟柱臣:《新的发现、新的年代测定对中国石器时代考古学提出的新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214页。
[8]  贾兰坡、盖培、尤玉柱:《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48~52页。
[9]  安志敏:《河南安阳小南海旧石器时代洞穴堆积的试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8~10页。
[10]  王建等:《下川文化 ——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263~281页。
[11]  贾兰坡、邱中郎:《广西洞穴中打击石器的时代》,《古脊椎与古人类》2卷,1960年第1期,64~68页。
[12]  柳州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年第9期,771页。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的试掘》,《考古》1976年第3期,177页。
[14]  Pei  Wen  Chung,1939:  The Upper Cave lndustry of Choukoutien.Palaeontologia  Sinica,new series D,No.9,fig,11,12,pI.IV,V.
[15]  邱中郎、李炎贤:《二十六年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古人类论文集》1978年,63页。
[16]  甘肃省博物馆、秦安县文化馆大地湾发掘小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文物》1981年第4期,1、2页。
[17]  甘肃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连城考古发掘队,《从马家窑类型驳瓦西里耶夫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文物》1976年第3期,26、27页。
[18]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20页。
[19]  张学正、张朋川、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50~71页。
[20]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彩陶》,1979年 。
[21]  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文物》1979年第10期,60~68页。
[22]  巩启明;《试论仰韶文化》,3页(油印稿)。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队,《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1979年第2期,106页。
[24]  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55页。
[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北首岭》1983年,122~126页。
[26]  西北大学历史考古教研室,《陕西华县梓里村发掘收获》,1页(油印稿)。
[27]  半坡文化当前考古学界称为半坡类型,它和庙底沟类型一样同属仰韶文化。但是两者颇有差别,(1)半坡彩陶多直线纹,庙底沟彩陶多曲线纹;(2)半坡时间早,庙底沟时间晚;(3)半坡最后延续为客省庄二期文化,庙底沟最后延续为河南龙山文化;(4)半坡文化分布在关中,庙底沟文化分布在豫西晋南。因此作者分别称为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
[28]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1979年,136~147页。
[2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196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地 于 2010-10-22 11:36 编辑

[3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1962年。
[31]  梁星彭:《关于仰韶文化的几个问题》,《考古》1979年第3期,260页。
[3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1959年,111~113页。
[33]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175~178页。
[34]  洛阳博物馆,《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1期,17页。
[35]  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新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李岗一九七八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200页。
[36]  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9年第4期。
[3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5期。
[38]  李仰松:《从河南龙山文化的几个类型谈夏文化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41~45页。
[39]  ]安金槐:《试论河南龙山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2年,154、155页。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省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159、189页。
[4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济宁地区文物局,《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1期,5~14页转26页。
[42]  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378~381页。
[43]  高广仁、邵望平:《史前陶鬶初论》,《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44]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1974年。
[45]  高广仁:《试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399~419页。[ZK)]
[46]  吴汝祚:《论大汶口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261~281页。
[47]  高广仁、邵望平:《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海岱历史文化区》,《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11页。
[48]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39~93页。
[49]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1~11页。
[50]  牟永抗:《试论河姆渡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104页。
[51]  罗家角考古队,《桐乡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1~42页。
[52]  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3辑,1~14页。
[53]  汪遵国:《太湖地区原始文化的分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111~123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地 于 2010-10-22 11:40 编辑

[54]  黄宣佩:《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125页。
[5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1965年,4~69页。
[56]  长办文物考古队直属工作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湖北郧县和均县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0期,519~530页。
[57]  王劲:《楚文化渊源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1982年。
[58]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38页。
[59]  佟柱臣:《从二里头类型文化试谈中国的国家起源问题》,《文物》1975年第6期,29~33页。
[60]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1984年,173~177页。
[61]  佟柱臣:《二里头文化和商代金属器代替石骨蚌器的过程》,《中原文物》1983年第2期,1页。
[62]  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6年第6期,365~377页。
[63]  李恭笃:《试论辽西地区两种彩陶文化的特征及其关系》,《文物集刊》1980年第2辑,126~132页。
[64]  旅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旅顺于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辑,88~103页。
[65]  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文化局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7期,1~15页。

【全文转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需好好读一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6: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需好好读一读.
石奔 发表于 2010-10-23 16:38
能在理论上钻研一番的人很少…细读、理解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4 09:15 , Processed in 0.335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