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gaozong

瓷器纹饰基础知识必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宣德时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咀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咀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咀龙,多在花间、莲池中、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除了闭咀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 r( A& Q7 ]6 }+ O" u# f+ W! a4 I- n/ p4 W2 C) b4 @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闭咀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a( {( _  `$ c" F) L" M( k% g

! o$ y  |+ D. h4 I0 l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龙尾多开又,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仅见清康熙时有仿制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其时龙纹的周围,往往衬托着缠枝莲花、折枝莲、海涛纹、凤凰纹、朵云纹等。朵云和前期明显不同,有一头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别,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块,变得尾中有节,不像元代时仅一条细长曲尾或头大尾特别细长。
013000002310001220913661910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咀龙。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2 d% H/ G# |+ b5 O4 T+ M2 W& q2 P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咀,所以人称“猪咀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像匕首状前冲。张口龙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前状,有的舌端微上弯。龙爪五趾,像前朝绘成“风车”状,往往是形似而无力。* R$ D$ j8 ?0 P" w6 C( C

) v+ Q: ]2 s+ F! |; _9 U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我们从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反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清代龙纹! l! f: o7 X& D2 c  j

" K; d" j$ t4 G: `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还离不开明末的遗风。例如,顺治云龙纹花瓶,龙为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如意状鼻,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上向竖。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013000002310001220913728348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咀”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康熙时龙口形略带圆,雍正时则显方形,张口的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不像明初的戟状,也不像明后期的匕首状。上下颚的须,康熙时呈锯齿状,以后则分两边,或分成两束长密的羊须状。上颚鼻翼的两侧,长出特别长而卷曲的须。头部的角,长而显直且分叉,比过去显大,雍乾后期角的分叉则成山字形。明代龙头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后斜上冲势;这时的头毛细密成蓬(康熙时还有向后斜冲,后期则向后垂或向两侧分向),为了绘成老龙形,下颚都有细密鬃须。龙的眼睛,康熙时略长形,雍乾后则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其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元、明时的三角形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所绘的衬托云纹,其朵云的尾云不大清楚,呈长长的块状,或在尾中长出几大块,一头三尾的,给人印象是两条尾成了两翼。或把几个朵云画在一起,成一枝灵芝状。艺术造型比前朝差矣。
7 d2 |! M: _5 _2 P5 b4 `/ @. V: o5 Q1 X/ s
雍正以后各朝,仿明代龙纹也有,但仅在龙咀绘成猪咀,其它则是清代形态。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前的威武、健壮了,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以前的龙体盘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有腰体硬直之感。体上的鳞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绘上去,而是绘成网状,再在其中加上小点。有的更粗糙得只绘网纹,不加小点。龙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节清楚,此时的龙爪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没有动的美感。
2 U; H$ p6 t8 V* _6 `) R+ M; `8 b8 z
清末龙纹喜欢衬以火宝珠、火焰纹、朵云、花卉等。朵云也由过去的一头几尾变成二头一尾、三头一层;或在尾中长一头、二头。纹饰设计到描绘都显得简单粗糙,工艺大不如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元明清纹饰特征
  |3 E/ k8 C3 Q: a. X8 w2 n# ^莲花:
# I7 C7 J% ^- k
# z; v9 s2 F+ ]% M( P, x7 y元代莲瓣肥大,莲瓣与莲瓣间有空隙,瓣中绘有杂宝,"有些不可名状。瓣中绘杂宝之风格,明、清尤甚,至今不灭。明代:早、中期的莲瓣较宽大,排列渐紧,瓣与瓣间空隙渐小,以至于无,莲瓣完全联在一起。清代:明末至清末,陶瓷器上的莲瓣逐步变形,即所谓异化,图案化,或似象非象,已不再具有严格的宗教神圣意义了。元、明、清的莲瓣以绘画为主,极少有划花、刻花。+ Y, U& l5 w$ S. Q* m$ k

+ V# F8 l: c3 Z' H牡丹:
' [0 b  V" }% K3 F
2 N4 a2 m5 E% r3 A5 K& k元代青花瓷上多见,牡丹往往画成缠枝花,花瓣不填满色,留白边。牡丹叶多画成葫芦形。明代:变化多而迅速,各朝几乎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几句话所能归纳得了的。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多同各式凤组合成凤穿花,寓富贵无边的吉祥意。清代:也有牡丹与凤同画的。清代中晚期往往把牡丹插在花瓶里,寓“一品(瓶)富贵”之意。
013000002310001220913986858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8 M  h* ?$ i; N( ?

5 v. o. ?# D% b' S/ F元代菊花纹以青花瓷上为典型,特点是花瓣多不填满色,留白边。花蕊多,多画成网络状葵花形,或成由里向外旋的螺旋纹。大多菊花画成缠枝花。明代:明初菊花还用得多,花单独用。明后期多同有关人物画在一起,如陶渊明爱菊图之类。明代菊花的特点是:花瓣变得比较小,花蕊变大作旋涡状。清代:菊花亦有画者,但无多少特征。雍正粉彩品上所画菊花生动形象,色泽娇艳,大有呼之欲出之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 E9 t) W& V; k4 U2 ?/ l3 h
1 W8 i8 e, g5 }' d' x1 B7 M9 r
花瓣留白边——可见花瓣不满色、留白边,乃元代花瓣一特色。陶瓷器上始见松、竹、梅“岁寒三友图”。(这恐与元代汉族知识分子不满异族统治有关。)又见有月影梅——梅花和弯月组合的画面,寓清白高洁。明代:前期多月影梅、松竹梅。梅花多画成圈状。后期至清代多见喜鹊闹梅。清:康熙、雍正时,多“冰梅纹”(开片地梅花),品种有青花、红彩等。; h0 G" `% f9 M

8 e- P$ U4 R' C9 c& h) P鹤:9 a) |* |0 V. G: H
% Z2 M* w+ Q: W7 h6 _. o4 S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是一种寓意长寿,祥瑞的动物,较早出现于铜器,书画类艺术品中,为艺术家们常用的题材。在陶瓷器上鹤较多出现,是明宣德时期,有“西王母骑鹤图”等。之后,明代弘治、嘉靖、万历,清代康熙渐多。清代瓷器上常见松鹤图,寓意“松鹤遐龄”,及云鹤图,寓“云鹤仙境”,均带浓厚道家文化色彩。
013000002310001220914014624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9: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鸡:6 g/ V/ _' x+ r- _" H8 E0 X' n
; l, [" l* S  [* p8 T
鸡为六畜之一,虽不很高雅,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为官、民生活必不可少。又鸡多产,又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祈求多子的象征,故也常作为陶瓷器的装饰纹样。最有名的鸡,是成化斗彩鸡缸杯上的鸡。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一代名品,从成化后历代多有仿者,以康熙仿得较为成功。清代鸡的形象更多出现于陶瓷上,如五鸡图--寓意人间五伦,及子母鸡等。
. |( |$ h' A$ Y+ W6 V) Y- g8 v" b0 e/ H% C8 m. F
鱼:/ d$ K3 K, ]$ z

  a3 n, B1 Q* X, L% N, _& U. V% L元代青花瓷上绘画鱼纹较有特色,多画鲑鱼:撬嘴、高鳍,圈状珍珠鳞。鲑谐“贵”,寓“宝贵有鱼”意。又有一种鲶鱼,鱼鳞呈网络状。鲶谐“连”,寓“连年有鱼”意。明清时期,陶瓷器上鱼纹更多,青花器上更常用。鱼的形象一般都较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0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不读书就上市场实战一定会死的很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2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
" J* L- T' \; A& B: j( F感谢您的瓷器知识分享!: H8 J% d* [! ^. |2 U9 W
知识量真大,需要慢慢学习领会,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5 0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好文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5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深奥深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5-4 10:43 , Processed in 0.2576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