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4 09: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瓷器纹饰-元明清纹饰特征! H1 b/ Z0 L% z" m' n
莲花:# n& e L5 i# ^' [" V( I+ T
* N* t- ]& ], d
元代莲瓣肥大,莲瓣与莲瓣间有空隙,瓣中绘有杂宝,"有些不可名状。瓣中绘杂宝之风格,明、清尤甚,至今不灭。明代:早、中期的莲瓣较宽大,排列渐紧,瓣与瓣间空隙渐小,以至于无,莲瓣完全联在一起。清代:明末至清末,陶瓷器上的莲瓣逐步变形,即所谓异化,图案化,或似象非象,已不再具有严格的宗教神圣意义了。元、明、清的莲瓣以绘画为主,极少有划花、刻花。
0 w0 L. n% a# m
/ o+ {, v8 G, y4 w9 ^( ]5 b牡丹:
. `- c" r7 ?1 o7 [; A8 W0 {( f
" {* N6 D' \0 t- y& E. p* y- v5 O, x元代青花瓷上多见,牡丹往往画成缠枝花,花瓣不填满色,留白边。牡丹叶多画成葫芦形。明代:变化多而迅速,各朝几乎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几句话所能归纳得了的。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多同各式凤组合成凤穿花,寓富贵无边的吉祥意。清代:也有牡丹与凤同画的。清代中晚期往往把牡丹插在花瓶里,寓“一品(瓶)富贵”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