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4 1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了!表面附着物“用剪子划得掉粉末”其实并不能排除真品可能,我们要否定一个高古器物,其实需要慎之再慎,仔细推敲,因为凡事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以我们极有限的知识和经验面对无限可能的古人、自然以及时间,我们永远都是学生。! g! |& A7 s" s' @
就拿你说的表面附着物来说,我所见红山文化真品,附着物种类不下十几种,有时一件生坑器物就有三四种附着物---包括浅色硬碱皮、深色硬碱皮、铁锈附着、土皮附着、松土附着,其中松土附着沾水即掉,划之也可成为粉末,但由于有前几种过硬的身份证明,我们必须认识到此种松散土附着也是一种可能的真品情况,这与器物自身迁移和外在环境变迁都有关系。
% U" A: Y. o9 \' Z$ M) |6 x0 N$ t4 m7 l. R, [
回复 不动山人
3 K8 p8 E' \* M2 o' _0 d, `% B0 r* o) q2 O" U: N& T
7 H: x, Y7 @) P: i' a( P5 {8 ]2 }
很感谢您指出不对的原因,此玉器表面上的附着物我用剪子划得都掉粉末了,又认识了 ...$ G; l% f( [0 N- R% \: X8 h7 ]: q
zgsq 发表于 2011-1-3 22:53 
4 R# z1 f! ~9 N* h0 U3 d
* G6 Y5 c+ e. Y- \3 a3 C4 w+ s( L5 J: a% f+ j, r! Z, I- ^
' B6 L3 b* k6 C# Q, I, y- g
/ D% v# x" A2 P( T; C9 B0 q1 ^0 P
9 P8 p6 n8 q6 U1 A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