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1|回复: 3

转帖《文物市场赝品大搜密》,还是10年前的文章,与君共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 1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物市场赝品大搜密# x3 Z. W) J% e) E2 [2 C- r7 Z3 E/ K4 p
       雅博(2001.11.15)
2 I* w  X1 L. v6 w       十月份国内清理整顿文物市场月。北京市率先行动清查了北京市各式各样; R- N% L8 k  |6 d
大大小小的文物市场摊挡,结果发现这些“文物”90%以上是赝晶。
: F: g+ W6 O; J# c4 M) I       其实不光是北京如此,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所谓文物古玩市场
# {& e9 [. v, A$ `- i& G( \% p中,赝品占了绝大部分。俗话说:“盛世玩古物,乱世收黄金”。改革开放以
7 R) A( S* W5 B* A: i( b7 V7 o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有了闲钱了,自然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满
$ H/ j7 g9 Q2 P' N0 G足感。近来越来越热的文物收藏潮正是国富民强的正常表象。然而文物古玩有! ^2 X$ r9 C0 N& a/ L
着它的特殊性,也就是不可再生性。经过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文物绝对是十分有
# l5 ^3 P4 ^1 F% B6 A* u8 r限的。况且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古文化的国度,也有收藏古玩的传统,许多传
! U* O7 Y: G7 j* a" O& A. ]( V" y2 k世的文物早就被各级文物文博部门锁入”深宫”,偶有漏网之鱼,也早就被每天" X+ J7 D& E! o
成千上万文玩掏金者们所纳入囊中,哪还有这许多出现在市场上?因此赝品的
# d# R4 p7 T3 P$ u% d$ _/ n2 @! M诞生是必然的。
, U% K7 N9 x) ^) b, N% f' u       目前在文物市场上销售的假文物主要有瓷器、陶器、木器、玉器、书画、
  r8 h* L$ f* \4 @/ n5 A来项等几类,而每一种假文物背后都有一整套复杂的工艺。9 h- M$ d7 R+ a8 j
       假瓷器多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福建邵武地区和广东汕头,也有部分高仿晶
# m3 L& t8 z/ C7 U2 N, ]0 X来自日本、台湾。这些瓷器大都是按照图录仿古样式生产并通过药水蒸煮、烟9 c( M+ X! ]9 e2 R0 r& t
熏、打磨、日照、土埋等一系列工艺做旧的。部分高仿瓷器则是按照从各种渠! v) ?9 P$ I$ c  D8 E
道得来的实物做样,聘请高级陶瓷师傅专门烧制的,其乱真程度连国内外许多
* n+ T: o& a! H% q2 y: h9 B" C$ k著名的大拍卖行都被骗过了。
3 N+ M$ B) M5 d2 C  p       假陶器主要来自河南,北魏、汉代、隋唐的陶俑,只要图录里有的都可以+ [5 q( }( a, p2 r$ O3 s
仿制,连不值钱的空心砖也大量生产。这类假文物成本很低,上当的人也多。$ ?* }/ t: d- M% _4 z
在广州带河路文物市场一座近似真人大小的唐三彩妇人立像,对外行人索价20 g; A4 L' j/ x  G. [( `/ z
0万,而对内行人仅索价200元,相差千倍。
- O% p+ q% b, y; A- U: @       假木器、假家具主要来自河北大厂、香河、易县,还有天律、福建、广东7 s3 U0 o2 x0 l$ f
仙头潮州等地。其中有些是用旧货改造出来的,谓之“老料新工”,而大部分是
6 g, d2 I  R) U% ]+ I新活做旧。广东有不少厂家专做这类家具,手法是先将新进口的红木、花梨木- s8 h$ n/ i4 i8 M$ B% C* a" E
等开好方料,然后埋在鱼塘的污泥之下浸泡,通常要泡一年两年,然后起出阴
/ w. x9 }) _4 i5 [6 B8 V干脱水,再按老样式做好,然后再做旧、上皮壳、做包浆。这类的高仿家具骗
* U( v* V8 c( V- F倒不少藏家。据有关人士介绍每年运往安徽黄山老街、北京古玩市场和上海的. r- l! D6 J, }" g: O& j- z
这类家具就足够装好几趟专列了。% @2 ~  J1 u; m* [* Y1 k  K2 s. \
       假玉器主要是仿红山文化玉、汉代出土玉、良渚文化玉,大部分来自安徽
; }6 R6 Z2 `" A2 j蚌埠、  江苏扬州和徐州以及河南南阳等地,目前仿造最多的是红山文化玉猪9 u$ S7 ?; H2 v" N: w
龙,一般采用熏、烤。烧、煮、炸、蚀、沁色、酸蚀等工艺做旧。由于玉器石3 n0 u! C5 B( e- x; E: ~1 f6 A4 Y
料本身就是“老”的,因此要仅凭其雕工、皮壳和包浆来辨别真赝确实困难,
9 P' n2 |9 ]5 @& y" \所以目前行家通常都放弃收藏“古玉”。笔者有一位朋友,五年前在河南经* w, p0 Q! V  ?  Q- _
商,高价收到一块“战国玉壁”。回来之后到处示人,谓之“捡到宝”了。从此
1 Q) U( m/ ]/ [2 F8 o& Y/ F- [事业也荒废了,专心要收藏“古玉”,还信心十足地说:  “反正我这块玉少说
* o: {% d1 |; k/ x也可以卖个300万,够我吃一辈子的了。再搞一块不就大发了,”。第二年见
7 R- r; k) I& Q! z! z) R到这位先生,已经变得面黄肌瘦,生活潦倒,看来这一年“成绩”欠佳!再问5 G$ x' ]+ g; T, [  S9 J  ]% i* X
问那块“古玉”,其价己跌至20万。及至今年再见其人,老婆也离婚了,房, x; g1 P! t" n# Z1 M1 e6 A
子也卖掉了,租了一问农民房住,连电视机都没有。再问问那块玉;  “别提7 L7 U) I, R3 B" v4 c# \
了,你要喜欢就拿去哄孩子玩玩吧!”+ a# Z( F4 {' |8 g, E
       假铜器大部分出自河南,陕西,山西和河北等地,由于工艺复杂而且一般5 _7 m. L9 J6 X9 ?8 Z9 r1 B
造假者对文物的认识和把握不深,所以假铜器容易看出破绽。不过假铜镜还是
# H1 M* A# l  Q3 B/ n比较多,也容易看走眼。好在铜镜不值钱,即使上当也还不会“大伤”。! @( @/ X* C8 W' M) P6 p; k: ~
       国画方面的造假则更难,高仿作品一般都到拍卖行去了,文物市场上很难
$ K/ Z% o# j" s见到。而杂项中多为民国时期的旧货,不少摊贩通常的做法是将文物的年代故3 h, X/ e  X# C6 Y' O$ b
意提前以牟取暴利。笔者就曾经见到有人将民国时人所刻竹臂搁稍加做旧后当7 B  d5 l1 g0 f
清三代器物出售而赚取暴利的。/ @# Q6 i) O, |# ^& Z0 n
       当然,收藏古玩是一件雅事、乐事,说大了是“为国藏宝”,说小了也是
" T  v, u  l. ~# M      “陶冶性情,  提高品味,还能增值”,所以好之者如“过江之鲫”,  而
+ H3 r  @' t! E且这个队伍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在这里泼冷水,其意只在提醒大家不要
- \* b5 c  T% d2 x头脑发热,  以为收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兜里有钱,那就象到街市上买
0 L9 ~' Z3 c" d4 h5 h  w2 @菜一般简单。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什么时候你读懂了这篇文章,什么时候你就
. ^' Y- F4 I) P" p7 G% g5 y7 f真的可以像买菜一样放放心心地从事收藏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 1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很有学问的 其实买点现代的大家作品也保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 2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 真的倾家荡产的 都是 贪 字当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0 1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复一年又一年.................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9-11 22:47 , Processed in 0.3356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