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杨雪梅 0 V2 `9 A4 {- s! C- [2 k
楯齿龙化石真“假”对比。图片由李淳提供 图①:真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修理。 9 N% X( A& [/ Y
图②:“假”化石——由于不当修理,化石的生物特征被破坏殆尽,且不排除局部人工雕刻(如四肢)。! D- ~2 r2 N7 O' M
图③:假化石——完全的人为雕刻。
0 X0 c" h4 s% R& @4 u/ l 本报记者 杨雪梅
9 P( {9 v- W! p$ ~) A
( J/ p, |4 D# p- _ J' G' P
. p8 I0 Q+ m4 I$ q) j“中国的假化石问题应该引起深深的思考。”
9 k* o/ q9 h' E$ U+ e0 L' N: b0 a$ s ?- [
日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海生爬行动物专家李淳向本报记者这样呼吁。+ Z3 k. P2 F" g9 k+ c/ X% Q
前不久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专家爆料:国内博物馆化石多数为假”。对此,当事学者李淳对记者表示,他曾经向媒体发表“假化石充斥国内95%以上的博物馆”的观点,但据其本人了解,很多媒体和读者将其误解为“博物馆95%以上的化石是假的”,并引申出“国内博物馆化石多数为假”的意思,“这是误读,事实也并非如此,不过中国假化石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比较严重,希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2 I% x* _7 o, d( v7 l. M7 Y. L
这位1999年毕业于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年轻学者,10年中主要从事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研究,曾经多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自然》、《科学》等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并在2009年获得“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因工作关系,李淳常受国内博物馆之邀做化石鉴定,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难堪的事实:一些“假”化石时常在博物馆里现身。- B5 l0 S9 ^( S9 v& S( G
让他尤其感到严重的是,目前在化石这个领域,很多造假者并不觉得自己在造假,很多受损者也没有意识到正在遭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