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15|回复: 14

【转】早期国产手表收藏正当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8 19: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手表发展经历了55年,60年后的早期国产手表将是大家竟相收藏,留给人们的将是一种回忆与中国手表发展史的见证。新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是1955年3月24日天津市公私合营钟表厂成功研制出“五星表”,1955年7月,上海市组织29家钟厂和钟表店,开始试制手表。同年十月国庆前夕研制出第一批共18只“东方红”牌和“和平牌”手表。有资料显示现在海鸥在瑞士开设了9家专卖店,海鸥集团机械手表机芯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只,成品表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现在许多国外表机芯目前采用了中国机芯。
6 Z3 j- B6 ~9 e: p. h1 Q3 H       我从1985年前后的北京物价(资料汇编版)中见到其物价中的机械手表:1982年以前,国家统一定价为17钻、全钢、三防、大三针、一级机械手表每块120元。1984年5月19日,国务院二部一局下发了《关于降低国产机械手表价格的通知》。主要内容为:本着保护和发展名牌产品,限制落后产品的原则;适当缩小一级表同其他等级表的差价。一级表的零售价格,由每只70元~90元降为55元~70元。二级表的零售价格由每只55元~60元降为50元。三级表的零售价格,由每只50元降为40元~45元。四级表在现行零售价格基础上,每只降低3元~5元。商业进销差率高于17%的,缩小到17%;17%及以下的不动。调整后的零售价格于1984年6月1日执行,批发和商业内部调拨价于5月25日前执行。根据通知,上海牌19钻,全钢三防男机械手表零售价格每只由90元降为70元;宝石花牌17钻全钢三防男机械手表零售价格由每只80元降为65元。海鸥牌19钻全钢三防男机械手表零售价格每只由90元降为70元;海鸥牌19钻全钢三防女机械(19.4m/m)手表零售价格每只由80元降为65元。北京市物价局也对北京市手表厂生产的一级机械手表2个牌号10个规格的厂、批、零价格作了调整。其中双菱牌40钻全自动单历快拨男表每只零售价格由117元降为90元;北京牌单历、薄型女表每只零售价格由75元降为60元。二级表菱花牌、三环牌2个牌号4个规格,三级表燕山牌2个规格按“通知”规定安排了价格。四级表三峰牌机械手表每只零售价格由40元降为35元。* E9 |9 l( W7 w9 L" O
       以上资料中的品种,目前在二手市场中这些乃有,其中还有个别品种低于1982年的价格。 回想当年买表时的心情与如今的变化真是令人感慨。
9 w5 U. B: i9 D$ n: n手表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一些早期的如上海产的和平牌、581、天津产的51牌、北京产的北京牌、南京产的紫金山等全新的则比红印花邮票更罕见,因此也是爱表族收藏追求的品种。收藏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价值。一些国产表品种目前已非常难得,即使有,价格也不高,但往往人们没有深入研究,许多品牌还未发现其价值,如天津生产的29钻东风(1973年8月东风牌29钻全钢防震自动日历手表售价200元) 、海鸥全自动手表、宁州三防表体现了中国制表人对高质量表研制过程的见证。有些表并不是价高的就有价值,有些表虽只是经历了十多年,但量特少,全新的更少,展现出中国制表业在追求创新发展中的追求精神。手表一是具有计时功能,但早期表更是一种给我们的记忆与回想。二是现代戴表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饰品。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1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怎么搞的,感觉一过30岁有点愿意回忆过去了,呵呵。前几天刚买的国产“吉星”牌80年代中期以后的军表 P10505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19: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改革开放三十年亲身经历——手表
. O- N5 [7 k5 [/ i' r4 d/ M xinsrc_223100509092681226901.jpg 11555234_771779.jpg 20091201164801874.jpg
# U0 ^: ^+ }( ?+ {
    引子
6 S4 T) X' ^9 }1 g    说到我本人,总体上属于比较懒惰的人。前几天在淘宝网买了一个计步器,昨天收到了,就想到了应该锻炼身体了。所以
) B& [% t4 Z0 o+ w! Z9 \+ V- N今天早上去北山晨练,应该说是一冬天没有出去晨练了,晚冬的北山冬天的气息仍然很浓郁。
8 T7 m' ]# ^* V7 W. }" y    今天不想说去晨练的事,主要想说下山后逛早市的见闻及联想。
! D0 |0 k' T2 p  z( ^8 a    六点五十左右,看到一位卖五号电池的先生,很多人都围在附近,买的人也不少,在凑热闹的心理驱使下,我也过去看看。
" G5 C# e: B. U% o    原来是十元钱可以买到塑料包装的品牌五号电池五枚,让我感到新奇的并不是这五节五号电池,而是包装里面的一块手表。买家非常清晰的嗓音在叫卖“十元钱五节电池,另送手表一块”!真的让我难以置信。看着包装盒里的手表,有男表,也有女表,同时还赠送一块手表用的扣式电池。
) u" ?. k& ?+ r! ]    没有更多的时间在那里逗留,我带着买的菜和水果匆匆往家里赶。由此让我想借手表叙述一下我对手表的认识和感知。
& e& `9 x! G; ]% k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亲身经历的我,真应该把所思所想在这里记录下来。
$ K1 N: z- U+ K# t      一、我带上了第一块手表& @' i2 ]! A3 X
    下面就说一说在我的记忆中及我对手表的认知和感受。# u2 s1 q1 {+ d! U+ m# e
    我小的时候,(六十年代中后期)家里没有一块手表,父亲的75元工资,母亲做零活挣的二、三十元可以补贴到家里零用,七口之家,就靠这百十块钱度日,根本谈不上富裕,可也不算是社会的最底层。就是这个家庭,那里有120元的钱去买一块奢侈品——手表呢。' K& H4 n* ?$ R5 J) y( p
    当时的手表,在我们这样的城市里绝对属于奢侈品。一般的工人、农民家庭是没有的。戴手表的人多数是领导干部、教师、医生等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群体。
4 l7 \0 Z/ g& h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社会进步了,特别是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上流行起了“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也叫“三转一响”)。七十年代末期又提出了“三转一响一卡嚓”,也就是“五大件”了,指的是前四件外再加上一个照相机。很多家庭都买上一块甚至两块手表,但仍然属于奢侈品。3 v" K- Q# i) U9 R6 b( e
    记得1976年左右,我当时正在读中学,班上有一名同学戴着手表上学了,大家投去了异样的目光,直到1978年我们中学毕业,也没有第二个同学戴上手表。" w9 w- s3 w2 a6 _0 j* H
    我很幸运,1978年中学毕业后,到永吉县岔路河公社去插队,第一次戴上了手表,是上海牌的,价值120元。这块表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结婚后,把手表留在了家里,我妈妈就给了我戴。我的父母当时都没有手表可戴。/ e  c2 [  d2 d1 m' D; V
    到了集体户,我们十八个人只有那么三、四个人戴着手表。9 o2 O. ]' f( D% o4 b8 W$ b
    在我们家里,我戴上了手表,我的两个哥哥也在我之前带上了手表,我的母亲就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也就是她的儿子都戴上了手表。都不会因为没有手表而让人瞧不起。) B8 g& \) j7 q) _" L3 k+ R- g9 f
    其实我的手表是我姐姐嫁人时,把手表留在了家里,她的丈夫给她买了新表,当然也是上海牌的,我就自然承接了这块手表。即便是这样,我也很知足,也让我的许多同学羡慕。我们家当时的手表都是“上海牌”的,应该说当时是国内第一手表品牌。当年全国上下,不论男女,不论老少,有条件的都戴同样牌子、同一样式的手表,现在想起来真叫人感到不可思议。0 s  k/ i- X8 K9 b8 R
     二、手表与体面
+ Z: S) T$ O+ P' A4 g    说道手表,有一件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q( Y) a* u- R& B3 ^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我家后院的邻居,他的家里有父母、外公、老姨、哥们四个,一个小妹,九口人生活主要靠我这个同学的父亲和他的老姨的工资维持生活,两个人的工资应该不超过100元钱,家庭生活如果仅靠工资收入应该是很拮据的。
: e+ t$ P/ F1 G: \3 ?3 I" b! ?% ?    那个时候同学或小朋友之间是经常串门的,记得在休息日或者晚上去他家里时,都会看到他的爸爸坐在屋子中间的一个小马扎上,前面放着修鞋用的“钉拐子”,手工制做着皮鞋。大家都管他叫“鞋匠”。就当时而言,鞋匠的名称并不体面,在城市里应该属于中等偏下的地位吧。当时一双全牛皮鞋的价格应该在20——30元之间,相当于一个年轻人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收入。4 ^) Z$ G4 J0 u7 X/ A
    我还知道这样一个家庭生活上是非常节俭的,经常是玉米面饼子白菜汤,很少有人看到他家里能改善一下伙食。
0 a. T* O( O1 n0 C& b) t' N' V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我们中学毕业前,他家的五个孩子每人都拥有了一块进口手表,也就是当时的瑞士进口手表“大英格”、“梅花”、“欧密伽”等手表。便宜一点的二百五、六十元,贵的要三百多元。后来才知道,他的爸爸给每个孩子买快进口手表,主要目的一是为了保值增值,二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外面活的更体面一些。从体面角度看,他们家每天吃的都是非常简朴,可每个孩子一出门穿的却都比较好。以此达到在外面不被耻笑的目的。从这方面看,体面一些对当时的人来讲是多买重要。: O  ~& y. U( S( K5 n/ q; N; |
     从另一个层面看,我这位同学的父亲真的很了不起,一是由于生活的压力,敢于冒着被抓去坐牢的风险在那个时代从事第二职业。当时的政策是是绝对不允许手工业者,特别是有工作的人员从事地下手工业工作的,那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好在没有人举报,也就算是民不举官不究了,同时也让我感到,当时如果不是生活压力过大,谁会去冒那么大的风险去从事第二职业呢?二是他的爸爸也真有门路,能够承揽到这样的生意,也算是很了不起了吧。三是他的爸爸能够想到挣点钱去保值增值,真的是很有前瞻性眼光。, [- O7 P/ [/ A& ^3 c6 E) R9 _( S
     三、我记忆中的吉林手表厂& R0 ?+ D8 k' e& w4 A/ f0 {) B% M
    记得吉林市手表厂应该是始建于七十年代初期,其原址为老六中,也就是现在龙鼎花园的位置。- t6 B8 {& }7 `" `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吉林市生产的梅花鹿牌怀表问世了,就当年而言对吉林市绝对是一件大事;大约一、两年后,梅花鹿牌手表又出厂了,七十年代末期,梅花鹿牌坤表也投放了市场,为吉林市又打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和品牌。在那个许多轻工产品都需要凭票供应的时代,梅花鹿牌各种表的问世,无疑填补了一项吉林省的空白,也是东北的第一家手表厂,当然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D4 P0 e4 a( e; Q3 e9 T' m    在那个年代,物质极度匮乏,商品及其短缺,有新的手表问世,在买不到上海牌手表的前提下,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能买到一块手表也会很高兴的。 当年,手表一直被国家视为奢侈品,因为它的税率很高,当年一般的产品税率为5%到10%,而手表的税率为40%,和白酒、丙级卷烟的税率是一样的,都属于高税率产品,也是国家限制或不鼓励发展的产业。正是由于这种产品的税率极高,在投资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就可以为财政带来很高的税收收益,各级地方政府争相抢这样的项目。记得吉林市手表厂,产量在30万只吧,如果出厂价为每只90元,销售额将达到2700万元,按40%的税收算,每年为地方财政提供的税收收入就达到了1080万元。 按当时一个公务人员或者教师的每年平均费用为700元算,可以供养15000人。可见建一个手表厂对地方来说是多么重要?  
4 R  P, R9 |3 z0 K       同样,上海手表厂、上海手表二厂、三厂、四厂都生产手表,上海几家手表厂一年的产量为几百万只,可见上海的财政收入仅手表一项是多么可观。也正是有这样好的回报和前景,七十年代以后,各地纷纷建立的多家手表厂,在东北好像丹东还有一家手表厂,盲目地投资新建、扩建,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也随着进口电子手表的普及,手表市场迅速饱和,迅速成为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品。0 r9 l* k. G. n. I" s" T
      各地的厂家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互相降价倾轧,多数手表生产厂家亏损了,亏损严重了就很难经营了,各地方政府和各地的税务局也就违反国家政策冒着风险纷纷给手表厂减税、缓税、免税,帮助企业维持,因为高税率产品是不允许减税、免税的。八十年代后期,考虑到手表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生产企业在高税率下即无法生存下去也成了名存实亡的高税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扩大增值税试行范围的时候,就把手表的税率降了下来,和其他机械加工产品的税率基本达到了同样的税负水平。即便这样,手表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进口电子表的冲击,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全国的手表厂纷纷倒闭、破产。吉林手表厂也没有逃脱破产的厄运。匆匆走过十几年的历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d1 {' x# r6 |4 `$ v
      想当年,我的好几个中学同学当年因为能分配到吉林手表厂当工人都非常自豪。现在基本上都下岗了,好一些的,分流到了吉林市龙鼎集团工作,收入也很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2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表以前可是算个大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有一天,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大家手腕上都是光光的,都不戴手表了!都看手机了,想一想有点感到挺好玩的。
1 W0 \+ x' a- G6 }3 G/ t- `3 j问:现在通胀的时候有什么不涨?相对也好,绝对也好,比以前反正是便宜多了?
$ i5 j: c5 d; p; ]* z答:国产老库存的机械手表,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21: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南方古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2-28 2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赞古 ; X; k5 C: y, `2 {. e! z

: B, `$ A1 l- j% v6 a& T( Q7 E8 I- N: l8 c5 T, a" A$ X  a- z  g- a: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9: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tmdmp & z3 w! c, G/ x$ x# w
3 ?# m3 y$ P8 a. B4 v* c) i$ v9 G
3 K. Q0 X$ T9 n0 U
    是呀,在那个时代是奢侈品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南方古猿
6 H9 a* U' D1 a+ M" v3 \! Q# c+ p' l/ N+ Z# R5 s; r: Z% L- o
/ C: s+ S0 Y  I. N, s( S. F2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0: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aaaaaaaaa 9 {+ B2 F. u+ Y  X% j. u% B! \
. _" `) J9 k: Z0 j9 R4 [
' p) C4 @( N6 C) G) P! Q: ?
    奢侈品的利润一定会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zgsq 7 a$ e* c) P" \/ ^) f
5 W, f2 Q) D+ q& o2 t% s- ]* b

  R( O6 {- R& J/ d/ V" A    老实说我家里还有1个上海表、一个梅花表、都没有听爸妈说有什么故事,也许得赶快回去拿出来藏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没有上海表,不过还好我有现代天王到我的下一辈在下下一辈也许也会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0: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赞古
9 L1 O. ~* k: d4 U' x9 H0 o+ }% E1 m9 `' U% i

# l* ~7 {, ]/ J* d4 v2 ^2 ~% u( I4 b4 W       帖子里的故事应该都是咱们父母辈的故事了,手表升值了换糖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2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7301
4 X" C7 K$ `. r7 e% s2 J9 Z9 L- m/ k. m+ w

# M6 u* T  x/ M2 _2 l    一定会成古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17 01:54 , Processed in 0.1503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