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57|回复: 34

三叶虫,那天闹盐荒。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4 00: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天闹盐荒。这当天上午就知道了,但是我还是没去超市抢购,而是去了山上。到了山上有得也有失,发上来的是得,失就是我要讲的,那天没盐,现在想起来原来是要叫你无味了。那天弄坏了一个挺大又完整的三叶虫,当然比这个大。没有山上的图,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山上水少,手上是泥如何拍,所以相机根本就没拿上山。4 C! I: y6 ^, D9 K3 B/ i- u+ p2 R
  为什么会弄坏呢?第一,岩层不是好分开的,由于挤压,所以不是好劈开,但是我们初学者都想一下子就将石头剥开。这个对有的石头好说,有的就不行。那天就是这样的情况。另外我们找的三叶虫多是在页岩上,页岩暴露在外很易风化,有的太严重了一捏就碎。所以好虫子出来了,不要再乱动了。我们上山的工具就是大家伙居多,用它们做细活只有乱事居多。所以尽量拿整块石头回去。太重了,我建议拿个钢锯上山,可以减少其它的工具。用钢锯锯石头不容易弄坏虫子。当然你要固定好整块石头,在家里有人放在橡皮泥上,山上可以选用松软的泥土垫在下面。上面说到太重了,与我们的背包有关,石头不论怎么说还是比你的腰硬,太多了你也受不了。就近的话,我建议用背篓之类的。有奇石爱好者设计了这样的背包,用帆布做,靠背的那面用轮胎切割后做的。大虫子如此可确保平安回来。在山上采大板子的时候,地质锤可能用得少些,当然还是要拿的。大板子我用铁锤,与钢钎一类的(以前石匠用的,不知各地地名称是否相同),准备几个“尖子”(本地称劈的叫法,形如鸭嘴地质锤的那个鸭嘴),这样在劈石头时,不能一下子劈开,借助于我说的“尖子”,多处下手,大石头也好开了。# E5 {; q, P" I0 J0 m- t
  最后,大板子要求有好的力气,这个不是说笑的,很硬很大的板子你一天弄不了几块的。太硬的板子要注意保护眼睛,上次砸石头崩出的小石块将我的眼镜击穿了。6 Y! F& @6 ~( T& Q
  以上仅供新手学习,高手莫笑。
- n1 ]4 w& p3 g$ D9 [3 i" W9 ~. e; u2 n
: d3 G& X, W' b, V0 l   P3170153.JPG : n. S2 W- G7 U
3 F: C& _9 D8 V1 l
" B% ~8 j2 X1 v. Q
   P3170150.JPG
: Q7 l: ~+ i# f
9 H& v; v4 u" o- e! Z   P3170151.JPG   " y/ m, h4 y: f5 U& y: u6 U
1 _+ J! G  k" K, S1 {, T
   P3170152.JPG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24 0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3_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8: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mei美{:3_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眼镜击穿了,很可怕,下次带防护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0: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虫,好漂亮./ I4 _8 O" ]" Y4 f
好帖,学习加欣赏 ; ?. b/ a' S2 x
建议楼主下次谁第一个回你的帖子送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4 14: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沁紫 ( S9 |) C# O7 B- q' z8 x
1 g9 y0 q" \) b$ U, x1 ~

' n* ^  l  y  V7 y    原来打算给那些一个虫子也没有的同胞送几个,但是一想,这东西放上网来多是说好看的,也就是比较完整的,其实做研究的人经常收集的是各式各样的,毕竟完整的还是少。如果送不完整的估计很多人有点失落了,所以就没有送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8: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得利基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8: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忘时 于 2011-3-24 18:57 编辑
) f1 E+ P$ n& y4 [# S
* o  h! z7 ]; c; p+ I我认为楼主发出的虫可能是脱壳后的标本,为此附上一些莱得利基虫脱壳的解析图
Techniques of exuviation in Australian species of theCambrian trilobite Redlichia_02.jpg
Techniques of exuviation in Australian species of theCambrian trilobite Redlichia_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8: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Techniques of exuviation in Australian species of theCambrian trilobite Redlichia_01.jpg
Techniques of exuviation in Australian species of theCambrian trilobite Redlichia_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2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忘时 + ?6 N* u/ F1 m, o+ Y1 |
% c" j8 D. x  z/ ]" S
( d; s" N# d9 J( ?. E
  这个内容刚看到,自己书还是看得太少了!为感谢你,再发一个大虫,近10cm,就是有点殘了,另外负模更不好就免了。
: A) H$ o1 f) _0 h( v  & ~) t% r+ Z* e3 y  Z- T9 Y& Y3 I' t: X5 {! u

8 y' p- b! v, @8 o P2150108.JPG : ~+ Z$ l; Y* V1 p2 ?& P4 R) }) F
* d  w1 D) a* Z" H, X
P2150109.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2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电子人
% z7 X( t2 d/ z# t" B4 u' t# G
' ]( x2 k" O/ H1 x/ \; X" I; \. P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2: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0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8 05: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f' M3 ^$ }" l
{:3_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9 16:04 , Processed in 0.07301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