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47|回复: 4

古玉辨伪误区之近代潍县民间仿古作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2: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代潍县民间仿古作伪
1 P& S4 a$ o. `) i
, D# B4 E9 L$ J$ S% h    山东潍县仿古铜器约始于400年前。清代老艺匠相当多,如有以錾刻花、铭见长的范寿轩;有擅刻细笔道铭文、又能翻砂制镜范的王荩臣和他的儿子王海等,共十几位。潍县仿古作伪的基本情况是:
0 Y* j6 o' o: M' o
# ]( T( d5 M" ~8 `5 n. |3 g- p    1.多按《西清古鉴》图录仿造,造型、花纹多不符合商周铜器的特征。
% Q% J5 |+ z+ \  }+ D' `+ A8 t/ s
    2.采用组装法,耳、足、身等分铸,再用焊锡将其组装成器。焊接处不是范痕,即使作上假锈,将锈去掉便露出锡来。
3 b& ?& s2 Z. H$ ^- i1 q3 ?3 Y8 ~: B' w7 }# e% v
    3.有的用蜡模翻铸,铸出的器物壁厚体重,有砂眼。  
8 V7 x8 ?1 e3 u
2 O5 J! W+ c( R+ S    4.作锈方法系先用盐酸浸泡,埋人黄土中,再盖上湿麻袋,让器表生出地子和锈。如前述故宫藏民国仿周代方盉就是用这种方法造成的锈,锈层浮薄、松软,没有地子。此外,方盉腹上的方格兽纹是周代没有的。/ ?4 e: U/ G' o0 a- y2 X# u- @

! n. X6 a  X3 ]' r$ n; n, d9 o% @2 \    5.潍县老艺人王氏父子伪刻铜器铭文名噪一时,若不是眼力好的古铜专家,很难看出破绽。故宫藏有半片西周初期残鼎,残高21.2厘米。解放前夕,商承柞先生在琉璃厂“尊古斋”看见了这块方鼎残片,上有5l字铭,铭文内容文理驳杂,布局结构松散,字体呆板,笔画粗,显得臃肿。遂问老板黄睿从何处买到这真片假字的残器。黄说王海欠他二百多块钱,无钱偿还,就用刻好字的方鼎残片顶债。并说字在器上看还可以,拓出来就不太好了,刀痕和字口崩茬非常显露。粗笔道是王海想仿刻铸字,但效果不佳。残方鼎的铭文仿西周后期克鼎,但鼎的造型、花纹又是周初的特征,二者不能统一。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先生曾经说过:古器文字,一行有一行之气,一字有一字之气。伪刻只能得其形,但神气和韵味是刻不出来的。
( {" |8 N0 _1 R$ A6 T: K% f% F0 ^! B9 ?- S. ]7 l  X
中华古玩网
发表于 2010-6-8 2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讲的是青铜器,不是古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0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14: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2_28:}是铜不是玉呀8 L' o' V; h" Y" [$ W$ v" |& ]
还是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01: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大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5 11:41 , Processed in 0.0707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