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28|回复: 35

老蜜蜡的皮壳★琥珀精灵AmberFairy★(编辑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1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2 00:51 编辑 5 B1 x; K4 I" j! [0 f6 `

9 J- v& t) A! z, P: B老蜜蜡大家都不熟悉,珍珠以前在化石网发过的帖子也看不见了。{:3_60:} 现在重新整理下。
) w- V, `+ Y& U' _  p
6 Y5 Q/ g: }+ g& t4 e& [老蜜蜡是琥珀里的古玩,由于保存不易存所以世量不多。保存得注意不能磕碰,没事的时候放盒子里。- ]4 `% A2 t8 B$ A; L2 g' l  w
大家若是玩得弄清楚两种品相:1、传世品 2、出土品  
7 g- N3 e% Z4 D
0 b7 j( e3 ?5 b& I7 Y' ~' }' i% E蜜蜡是传世的当然可以往身上戴,但传世的多是明清以后的蜜蜡。
( a% h$ j0 P3 J9 ]0 i出土的,珍珠摆弄了这么久也不见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反正俺一身正气。万物皆有灵,你爱他们,它也会爱我们,而且珍珠觉得他们迫切地希望有人爱。他们躺在地下这么久有人再去爱它实在三生有幸!
. u6 A$ [0 k: a& e. y: w( I: J: j9 E. D: N
假的老蜜蜡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相对瓷器、金银器、玉器造假的程度不高。看照片也能判断。大家真要玩,得多翻贴少买。找个可靠的上家学习。买的时候得通过中介安全。" ]  |4 `' u, r/ e4 m7 P
老蜜蜡的价格和新蜜一样不确定,便宜的几十、几百,贵的几千,也看见过开价上万的。珍珠不敢玩太贵的,量力而行。就是晚起步,会看的人也不多,还能捡几个,开心!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10:07 编辑 $ H2 _7 H: ?; @. x+ E( u

+ o8 B& n4 w- R" A9 X7 o先说传世的,清代传世蜜蜡皮壳一般都氧化发红,但是红到什么程度,又可以说每个都不同。
* l5 J- {, S& ]- p) c8 d, ^5 @2 C# D* n DSC01948_nEO_IMG.jpg    琥珀 024_nEO_IMG.jpg    DSC02318_nEO_IMG.jpg     DSC01979_nEO_IMG.jpg     琥珀 004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0:41 编辑
1 a4 c" z# B! L4 Y" Z
  t- J0 t, |4 @3 G4 }皮壳还比较橙黄的,一般是晚清的蜜蜡。像这朵花,还看工艺的话,就是晚清的。(工艺以后再说。) DSC02318_nEO_IMG.jpg ' X4 K7 c' [: M

" P6 ~; t) C; m. d7 V皮壳也不是总是红色的,也有暗红的例子,这个喜上眉梢表面光滑,暗红色。这大概和保存环境有关。
  b0 W" t$ k' y$ U
DSC03186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0:46 编辑 : x. B7 F# a) r9 r, y# c5 @9 t' h

$ `4 Y( J! j- O! u9 G) g2 Q帽花的背面有两种情况:
, u6 Z7 g* D3 s一种是有完整背面的,皮壳和有雕工的那一面一致
, p6 Y9 [; ^6 X+ m( k7 V9 \这个帽花还留有当年被镶嵌的痕迹  R/ ^$ z9 @; R( \/ q% \. j
DSC01951_nEO_IMG.jpg $ y6 X0 M& q' l) m, z, M( J

' `4 \/ r5 Z& [0 k' T: t  T喜鹊登梅背面有完整的皮壳
6 ]: l% Z) R( T( w( {0 t/ Q
9 ?7 V) e: D" g DSC03190_nEO_IMG.jpg
- H! O$ }, A) f0 Z: Z9 o  b另一种是被当成药材刮过的,但价格不会因为刮过降低。在购买时卖家一般会拍背面图,刮过的帽花可以看清里面是蜜蜡无疑,0 w* U+ t! r& Q: N3 X) v5 N$ {) k

# `! ~( \* `7 w8 u0 S还有断口也是判断是否蜜蜡的依据。% D/ K3 j) a# W& c, E% ~& z
DSC01977_nEO_IMG.jpg
DSC01982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1:13 编辑
  E5 D  I% @8 l4 `* m5 e9 a7 L* v3 {( e& ^1 z4 k9 H- x
老的透明金珀,会氧化发红,出现行家称为“蜻蜓翅”的纹路。
7 ]% }" k9 @& U+ c  Q4 h 琥珀 025_nEO_IMG.jpg   ]  f7 E4 N; M  D3 y* D/ y+ ~

: [) r# ~* N& d( [" i+ ^: O DSC03395_nEO_IMG.jpg    DSC03396_nEO_IMG.jpg 2 X. H; o2 Q6 [, i3 T

; d+ g* p+ a5 ~0 V$ y蜻蜓翅与平常所见的波罗的海琥珀皮壳不同,它是人工打磨后,再经岁月的痕迹,表面是光滑的,纹路很细小。6 a) v9 v4 \0 @+ q. k5 G
$ M7 O0 w# c& L6 x3 w
下图这是新出土波罗的海琥珀留有的皮壳,相比下纹路比较粗& l2 O3 F* v1 W1 O& m% I. t2 P! n
- b; u% _) v* z
+ v% n1 e9 c3 x, g
和几十年的珠子开片类似,但年份不够开片没有这样漂亮。(再下边的图)' R7 v# z0 _6 Z, E. U$ y
: Y- N  F8 w, E! p

/ a8 g/ s7 P& A+ z2 G
琥珀 074_nEO_IMG.jpg
DSC02357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1:13 编辑 ; u( V6 |+ j+ h7 e
, Q! D" g: F. c% M
再看蜻蜓翅,没有Amber Fairy的是别人的图,看不清下载放大7 r: N) m0 y. X% m. l3 Y, @
DSC03403_nEO_IMG.jpg : n4 c" P7 X) |. D9 m
+ w* u- c) w# {% x* t. t* v7 p
20100524_6eab36865409dd24ae43GNR53bifbPKm.jpg
2 L: w1 l$ C( |3 \) j
# G. m: j1 P$ k! j4 e 2010-1 106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1:52 编辑 7 A( @( r/ q9 E3 q

" b& {5 ^/ f4 \( z5 B2 _* P. g9 F; H不透明蜜蜡的皮壳,这样的橘红色皮壳,就是大家叫的橘皮纹。但传世的表面还是是光滑的。
1 D0 H# e, r$ L+ Z/ b$ y 2010-1 127_nEO_IMG.jpg
; e( H8 u) e3 a/ P$ r  H( |
+ x- H7 L% s* w DSC01976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2 00:50 编辑 ( ~  H5 I7 u! }9 F

5 J) p, n* q4 S明清之前的朝代传世的实在没见过,就是出土的也很稀罕,偶尔看见出土的品相好的开价也惊人。出土的古蜜蜡,皮壳不一样,多数像泥土的感觉。我们看汉代的这个蜜蜡,保存不佳,保存得很好的我也还没见过。, Y+ R6 D: {! ]1 p0 A! o8 d" i
照片是别人的,为免麻烦,字都隐去。珍珠尽量用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也可以说明问题。& ?" V1 v% L- }- g+ H  g
. j$ ^7 s" Q" M" v$ \" U# H0 z
20100506_aa42b8b210e947ab7157z4dlTX4fKFkk.jpg
6 T' Q9 {! _. y2 s: P
2 a7 _( ^5 S5 V7 a5 Q  {1 F/ c9 {7 P2 y/ A4 ~
网络里偶尔见到辽代出土的蜜蜡个头都不小。契丹人十分崇尚欧洲的蜜蜡,蜜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勇猛的狮虎,这也许与契丹民族的性格有关。听说许多辽墓都有大量的蜜蜡出土,但是盗墓者不认识还认为不好保存,因为很多蜜蜡风化得厉害。盗墓者一般会拿走金银器、玉器等就把蜜蜡和古墓一并都烧了,简直痛心疾首!最近我在书店翻到一本香港中文大学和私人收藏会社出的书(可惜书太贵,我没买),里面收藏了不少辽蜜还研究得很仔细。港台的同胞收藏家比我们更认识辽蜜,辽蜜在国外数量更稀少价格攀升得很快。辽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蜜蜡算是保存最好的蜜蜡了,进博物馆后蜜蜡都涂上保护膜,珍珠不知道这种保护膜是什么。* S& ~$ i) f/ V/ J+ Q& C
9 U& Q: ~3 k) Q8 u
20070316_6a33495d081d670f494720fbtBkMvbd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1 23:47 编辑
% q7 u# G% a$ h; Y# |8 R, m4 y/ _
辽国地处黑龙江及蒙古,出土的蜜蜡体现了地域的特征。这是珍珠手上的一个辽蜜,卖个关子,不给大家看全貌。我会另外开贴。, p% E7 X( i% \0 H# f
$ F. f* G2 A5 _( o
大家可以看到没有涂保护膜的辽蜜的局部。$ @! k2 r( h8 t$ @
$ d: D' L) H6 h4 I' l
DSC02269_nEO_IMG.jpg     DSC02270_nEO_IMG.jpg     DSC02271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2 00:05 编辑 2 q, A& K7 v, g: a! y3 c3 V9 t: I
! K' [' Y( u& x( \: q& |
明清出土的蜜蜡,皮壳带着的土气,所以不会很红,红就是熟坑的。
2 _" e) C; M! E0 }出土蜜蜡就像古玉有生坑和熟坑的区别,经过人长期把玩后的出土蜜蜡就是熟坑。出土蜜蜡很需要人养护,粘些人体油脂。我觉得经常摸摸它们,它们会很高兴。就像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用过的大炮,工作人员故意放在露天给小朋友骑着玩。你会发现经常被骑的地方一点锈斑都没有,没被骑到的地方锈得掉渣了。
: I6 u- t* C3 H/ V1 O出土的蜜蜡,也有品相不佳的,黑色得难看就不要买了。# p0 E5 D4 [3 z. _+ U

' B" Z# p* r& v7 Q" p6 z! y' Z& M DSC02000_nEO_IMG.jpg    DSC02001_nEO_IMG.jpg     琥珀 014_nEO_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2 00:09 编辑
$ U( {0 n  M. ]4 R1 ?
' M0 G- A; I: ?" G) c( Y( @出土的蜜蜡也能很漂亮,像宝宝老师的这张照片右边的人物。像金沙蜜蜡闪闪发光,很是漂亮。 10060513228cba4f4b748678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1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10-6-12 00:19 编辑 . ]& [+ \8 x% h1 [) @0 ^7 p6 ~1 o- N

4 t- R  v/ D! |9 E$ z& Q# ^赞古兄问这个蜜蜡有什么问题?8 \9 T! S/ ^- W. Q
& V9 {8 n# f. ^! G; B4 m: N4 s, m* j' u
201006081852394812857.jpg    2010060818534175948631.jpg
' m/ B" `1 Y2 M* X+ G5 f0 t9 h* N7 l2 W3 N' F; T2 h* C: E
大家看过上头说的,再看看下边的比较就知道了。9 E* T4 Z% X' u& q& C+ N
这种大珠子,老的孔都很大。赞古兄的孔很小,旁边有点缺,似乎是打孔没有打好。没有皮壳,皮壳不老到。$ f6 D7 A/ O$ D" h
# G' d% E( j8 X- c5 ~2 Z! _. h) H
20100513_f9889395ae39b2e3f8c47lg3V8oWGIcZ.jpg    20100611_1354aa67fc10e07be72cJGhqeIdJ7P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1: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土的,珍珠摆弄了这么久也不见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反正俺一身正气。~~~~~”% M: i3 p3 V8 C/ q$ I5 {; K* e8 b
你不怕他他怕你你若怕他他必怕你,你若不怕他他未必不怕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课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1 1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土品长啥样,珍珠发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6 01:19 , Processed in 0.1614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