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行走,大漠捞星 ——赵哥西行记,体验地质人(全集)
附《赵哥沙漠猎陨攻略》
作者:中国石器网 赵哥
戈壁行走,大漠捞星,是几年来梦寐以求的欲望,此行终成现实,时间是——2011年7月25日。
赵哥哈密之行目的明确:一是实地体验一下地质人的野外生活,采集些帖子。二是戈壁行走,试一试沙漠猎陨的运气。
由于是暑期旺季,车票紧张,南京-哈密的卧铺订不到,恰好青木公给买到了从汉口出发的退票。于是,在南京开完化石网大会后,我便随青木公、琥珀川一起乘动车赶至武汉,坐上了当晚7点的火车。
第三日凌晨4点,网友漫天飞雪、一指天山、戈壁风沙早已在站口迎候。在宾馆短暂休息,约上午10点种,我就和一指天山及地质六队的两位片区负责人一起从哈密出发了。(去沙泉子站,这是个临时任务,不是我们要去的沙东站)
车子行驶了大约三个多小时来到了这个叫沙泉子的驻地,这里原来是一个矿区的临时院落,再原来还是丝绸之路的古驿站,虽然驿站建筑无存,但当年遗弃在这里的破鞋烂袜子遍地都是,那些麻绳线绳编织的鞋子,与我在新疆博物馆看到的几乎一样,材料有毡的、布的、皮的、单的、棉的,有三寸金莲的,有大人的,还有儿童的。呵呵,简直就是一个“古代鞋文化博物馆”。
入住下来后,次日,又一日,地质人员天天出外找矿,车上满满的人,我只得留在驻地睡觉避暑,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在院外这个足球场大的古驿站徘徊。
晚上,他们在球篮下你争我夺,一抹枯燥和乏味——生活的非常充实,有滋有味!
第三天。终于要去新疆地质六队的沙东站了。我很兴奋,因为那里距离库姆塔格沙漠仅仅40公里。
经过近四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途径一个叫雅矿的地方停顿下来,因为这里是六队片区补充给养的地方。趁着一指天山、项目部姜经理和技术员小田他们采购蔬菜和粮食,我也没闲着,跑到一家超市买了些野外的压缩干粮、罐头、纯水啥的。非常不巧,一头撞在了路边那棵歪脖子树杈上,撞得眼冒金星,登时一个疙瘩凸显了出来,我连呼倒霉,这时,旁边的一指天山打趣的说:“赵哥的金疙瘩一定会带来财运,福星高照啊”。我也附和道:“谢兄弟吉言,必须的!呵呵!”
车子又颠簸了70多公里,来到新疆地质六队的沙东站已近中午。哈,这里和沙泉子可大不一样,现代化的装备啊,野外房内桌明几静,几乎一尘不染,哪里像在野外驻地,简直就像天堂一般,发电机房、空调、卫星电视、整体厨房样样俱全,仿佛一个温馨的家。
这里驻扎着8位工作人员,其中我最熟悉的是项目经理姜晓,技术人员田吉山和越野司机一指天山,还有厨师郭师傅。这里的地质人非常团结,从环境的保持、紧张的工作到规范的作息来看,这个区队管理严格,团结有素,精神饱满,是个能打硬仗的团队!
下午,骄阳似火!
队员们兵分两路去作业点找矿。我随同一指天山,姜经理、田吉山等人一起到戈壁的几处沙垄找矿。路上、工作点上,我不停的询问着他们的工作故事,学习着自己不懂的知识;几位地质人也不厌其烦,热情的回答我这个远道来的客人的每一个”天真的”问题。从地质人的三件宝,到现代的“地质枪”(呵呵,他们把现代装备——矿石成分分析仪称为枪,在现场我听到的,姜经理:小田,把枪拿过来)
住区和戈壁的手机信号几乎为零,有时偶尔能够捕捉到一点信号,队里给片区配备了GPS和海事卫星电话。但为了降低费用,队员们野外作业遇有紧急电话拨出时,还是从一个山包跑到另一个山包找信号。
赵哥感受着,体验着,在这7月的天,酷暑高温下,地质人不停的上车,下车;翻山,越垄;填图,看图;找方位,找矿石。据说每天如此,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一指天山凭着多年的戈壁驾驶技术在沙垄间穿梭,在山脊上疾行,当他冲越每一个山梁时,赵哥的心都要提起,随着车身不停的颠上颠下,右手扬起,死死抓住车顶的把手,生怕眼前所冲越的山包的背后是悬崖和峭壁,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一指天山年的驾龄和经验告诉我,眼前看不到的山包的背面是缓坡,或许这就是戈壁地形的特点吧。
地质人很辛苦,下车能干,上车能睡。强烈的颠簸没能摇醒呼呼大睡的田吉山,看来他们都习惯了。然而赵哥是初体验,代价是右手被车把手磨出了血泡!
下午3点钟,姜经理和小田赶到了一个矿点办事。这里与库姆塔格沙垄仅仅一步之遥。在等待他们的空余,一指天山不失时机的一踩油门将我送至几公里的戈壁深处,并将车开上一个较高的山包。
我们带着装备和水,开始猎陨、跋涉。一指天山最担心的是怕我走失,因为这里有时GPS和卫星电话也不好使。他为了不出意外,事前与我约定好,两人间隔不能超过5个山包,要隔一会儿登上山包相互张望,要看到对方。
以前无限向往和朝思暮想的沙漠猎陨终于要开始了,此时虽然日照头顶但我很沉静,因为几天来一直怀有压力,本想通过这次行动完成一个《夏季沙漠猎陨攻略》的帖子,如果猎不到陨石,不能服众,帖子将无从谈起。
现在需要的就是自信,需要的是猎石者的心理素质,要认真寻找,定睛观察,分析思考,来不得马虎,不能让陨石从身边溜走!
风沙很大,耳边呼呼作响。太阳很毒,汗水不住的淌。滚烫的沙子灌进了鞋里还要不停的倒出来,继续走!走过数个小山包,看了近处再看远处,眼睛直直的盯看,大脑不停的分辨着黄色沙土、灰色石片和粉色碎石中的那些黑色石头。
大约走了50多分钟走出几公里的时候,我登上了一个软沙形成的较高的沙丘,发现在下面远处一片深灰色碎石的平地上有一块黑色的石头,急忙向下跑去观看,越走越近,大约距离黑石头20米远的时候,心里开始突突,眼睛开始发亮。近一米时停住脚步,一阵逛喜,冲着远处在一个山包顶上的一指天山大声呼喊:“哈哈,快过来,我找到陨石啦”!
据后来一指天山对我讲,当时他正在与漫天飞雪通电话,见远处我手舞足蹈的样子急忙对电话里说,先挂电话吧,赵哥在喊我,他可能找到陨石了!
我围着陨石周边打转,一指天山来到了,我喊他拿出GPS拍照,并将相机旋到了录像档,录像下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我又跑回到发现陨石的沙丘顶上,拍下了远处的陨石和冲下沙丘时的一串长长的脚印!
完成这一切之后,我第一次拿起也是一生中第一次自己找到的陨石,在眼前细细端详:呵呵,居然是全须全尾全熔壳!
我端着陨石,一脚的轻盈。看得出,一指天山从内心分享我的喜悦,他拿着相机,边走边为我录像!
来到车前,短暂休息,呵呵,我还打开罐头,喝了几杯!
据事先了解:这里是一个球粒石陨石富集区,2008年在新疆哈密南部库姆塔格戈壁,当时搞地质工作的网友木叶无边和一指天山一起出车找矿时,由木叶无边最先发现。后来木叶无边选样并赠与紫金台天文台,经过检测确定为陨石后,紫台协助申报了国际命名,国际陨石协会将这块陨石命名为:Kumtag。类型为:H5 。因此,我们感谢网友木叶无边的陨石发现、命名和信息。
由此之后,陨石爱好者们的身影在新疆哈密南部库姆塔格戈壁不断出现。其中木叶无边还收集到了两块熔壳完整,气印清晰,具有非常漂亮熔流线的定向陨石。目前这里被发现的陨石达20余块,最大的8公斤多,最小的0.14公斤。据悉,拥有新疆kumtag的最大最多的藏家是网友木叶无边,其次是一指天山(就在赵哥离开新疆后,传来好消息,他又刚刚收获了一块,呵呵,一指天山兄弟总共拥有3块了,赵哥恭喜你),其他零星的被其他3位爱好者收藏,其中一位就是赵哥,他为亲自猎取和拥有一块kumtag而自豪!
接近下午7点,接上小姜经理和小田。戈壁中走了几处矿点后继续找矿,这里晚上9点钟,天还亮着,他们要加班作业,因为寻找那种新矿需要晚上进行。几十个碎石山包甩在车后,在穿越一个小沙窝时,越野车陷住了。
接着一个耗时4个小时的挖车工程开始了!临近陷车的沙窝子旁边是个碎石山丘,大家挖车的挖车,搬石的搬石。无奈,几个会合后,这个6缸4驱的越野仍旧是原地打转。千斤顶支起,挖轮,垫起,再支再挖,再垫都无济于事——
此时已经接近晚上11点戈壁漆黑一片。小姜经理当机立断,他与小田步行去十几里外最近的一个矿区求援。一指天山和我留在远处继续挖车!
应急灯放在轮子上,轮下的一指天山仍在一锹一锹的挖,千斤顶一次又一次的摇!
我帮不上多大忙成了唯一的闲人,还好,带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地质人在戈壁的真实写照!
起风了,我用丝巾围上了头脸,静躺在漆黑的沙漠上望着繁星,不知不觉中睡了一小觉。
醒来后,时间已经是次日凌晨1点钟。一指天山还在不停的干着,我爬到车旁的山包上向远处望去,考到了远处有忽隐忽现的亮点,知道这是小姜经理他们往回走呢。他们临走前用GPS定了位,我们不必担心他们找不回来。
又过了半小时,他们回来了。两个人每人都扛着一块几米长的大木板回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车子不能前行,只能倒退20米后掉头选别的路行驶,不然会继续陷进沙窝。
垫上木板,车子发动,倒退几米后,继续沉陷。
大家没有气馁,再来!
漆黑的夜里,这次终于成功了!
我本想,这要回到几十公里外的驻地恐怕还要一个小时吧,谁知,他们还要继续找矿。后来他们打着手电筒步行到一个山包后面,终于找到了那种新矿。
我们回到驻地已经接近凌晨4点!在带有瑟瑟寒风的戈壁驻地,冷水沐浴后愈发清醒,不能入眠。以前听到地质人辛苦,这次彻底感受到了地质人的——伟大!
次日雨天降温数度,风很大!他们借我一件地质队的工作服穿在身上我还赶到有些寒冷。他们的工作依旧,每天重复着前一天的程序,只是地点不同!
由于我需要用手机处理一些事情,信号问题不允许我继续停留!一指天山和地质队成员都很忙碌,我的地质人生活体验提前结束!与沙东全体地质队员们合影留念,呵呵,合影时他们没有忘记那已经融入大家庭的三只爱犬!
他们把我送到那个来时购买补给的雅矿,我住在这里等待次日的班车回哈密。当晚,我又来到了那棵歪脖子旁,拍下了这枝给我带来惊喜、幸运的树杈!
——鸣谢漫天飞雪、一指天山和沙东站的朋友们!因为你们让我感受了《地质人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