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83|回复: 19

【转精品文章】藏友平安的收藏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5 0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10-15 12:52 编辑 $ k# c  U: w* s8 o
2 V- q9 T& S6 B  _
我的收藏故事
$ Q0 e9 h; R9 r  k2 g; I1 u
7 `3 c. k  F+ h% f
                                                                 ----献给我的老师、朋友和我的爱人3 z0 c& d6 I5 u" l
$ D* o4 S: z! B8 R6 w: S

+ X& w3 f  m4 H' d$ x3 r- B, T6 e+ b9 v8 {
                                                                                 水龙吟. o+ Z: [0 N: D. h

; ~3 e6 b) W# z; e- A) p, u                                                            收藏本是常事,几人敢称经纶手?
- z1 ~, t# o( M5 g  }: n                                                            节衣缩食,寻师问友,东奔西走。3 [$ J8 u8 ^+ V- `  c, r
                                                            捡漏吃药,惊喜懊恼,变幻难求。: Z$ H6 H: A# R0 |2 _
                                                            看康雍乾嘉,青花粉彩,藏玩事。君知否?
5 \9 S! w6 @4 F" ^
. C1 y9 P- u6 q4 \" q; D" `                                                            况有元青明斗,起探讨不分夜昼。
8 z  D8 Z% H# j: w9 |                                                            瓶碗盘盆,人物山水,共逐风流。- {, V& X+ m" l2 H. @

/ V% {- o" [: E/ q                                                            官窑民窑,色彩纷呈,对酒当歌。
  ]# Z) @% v8 u% x. u2 G                                                            待月夜,焚香斟茶细品,过手拥有。
0 E! v- I0 ]1 m5 K0 {( e( \- d* B. X: S, |! R
; F2 Z% G; ]; u
从真正进入收藏领域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10年,这十年,使我从一个对古玩基本不懂的门外汉成为一个稍有经验的收藏爱好者,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大家都一样,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有良师益友的指导,路子没走歪。, z5 x: f0 }7 Q. W
                                                       《一》入门, k* w' R/ |4 b! K3 B) ^, X+ [
   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我从绍兴到杭州工作,离开了温暖的家庭,一个人在杭州工作、生活,白天由于单位工作忙,不会有孤独感,但每当夜幕降临,当单位里的同事一个个下班走了,诺大的一幢楼,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单、寂寞的感觉油然而生。也试着去同事家玩,逛逛书店,看看电影,但这些,终究不能打发每天下班到睡觉的时间,再说,30多岁的年纪,血气方刚的人,为了家庭,也不敢在某些方面犯错误 ,纵有贼胆,也不敢有贼心 。
8 Z- v$ s  A" w" `* I( y5 @    一天,在公司一个领导办公室里聊天,说起这事,
( S  Y: n( w' u! b: N( z% v    他突然说:小许,你是浙大历史系毕业的吧?!# o6 H+ H+ G5 K' z9 }3 o

$ X1 T* K# a! g% a' U; }    我说:是啊,
% C/ Z' u2 g* b, v( a# i    他说:那你可以关注下收藏啊,你的专业知识与收藏的结合,应该很快可以学会。
1 g  l3 Z$ P5 _
3 N- o* d2 T, M) C/ w4 I    我说:领导,书本是书本,经验是经验,关键是不懂,又没有人教,怎么学啊?( v8 Y& S6 O: {' h. F+ i) t

# o0 ^5 s5 i! A6 I6 U& z    他说:这个你放心,我收藏玩了十多年了,只要你想学,我来帮你。
2 I! f% u! X" [* Y" g/ P% k! {    我说:好,那试试看吧。
9 a  r/ f, Y4 I* b; \2 x
4 x! P! Y4 ?, y- b* A. h8 h    。。。。。。! e1 Y3 Q3 c$ k$ l  ~
1 i% J/ U- J& i& c# u+ v
    第二天,领导从家里拿来了一套关于瓷器的书籍,也就是入门级的,从原始陶一直到民国瓷的一共九册,他说:你先看看,大概有个了解,晚上没事,可以去网上查查。(那时候互连网刚开始普及,由于我们单位是通信行业,所以这方面还是有点优势)。
" B5 ~8 t( Z& t2 z# A1 z$ h    下班后,办公室就我一人了,处理好案头工作,开始把白天领导给的书拿出来翻翻,心里想:反正没事做,看看就当消遣吧。但当第一册翻了几页后,里面内容开始介绍越窑瓷器的时候,一下被吸引了(因为我家在绍兴,越窑的窑址就在上虞和余姚一带的上林湖周围),为古人在千年前创造的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所深深的震撼了,特别是西晋到宋,是越窑发展的最高峰,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也吸引了平时喜欢写歪诗的我。。。。。。等把第一册细细看完,抬头一看,天啊,晚上11点了,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 M) _5 r; n/ G2 B8 p' i3 Q
$ F1 b# r# Y* c    从此,每天下班后,就是把那套书细细的看下去,一遍,二遍。。。。。。一个月过去了,二个月过去了。。。。。9 t) F! v0 k; ?4 `0 C3 y0 C* Q  p
    9 K6 p! ~3 |1 `1 o

9 U6 m6 E( J0 m. l8 K' [/ V8 I& I% i1 W/ }- c* {& W
注:本帖所发照片,均为作者藏品
! n7 j% l- m& j; `
3 z6 d6 O/ _+ a终于,三个月的时间悄悄过去了,这套入门级的书也基本看的滚瓜烂熟了,加上看了一些其他书籍,呵呵,当时还真以为可以小试身手了,这不,星期六一早,一人到了杭州二百大的古玩市场,看着一个个地摊边上人头涌动,讨价还价,一件件东西成交,心里也痒痒,凭着书里学来的知识,很“自信”的与摊主讨价还价,最后以300元买了一个据称是西晋的越窑的小鸡头壶,然后屁颠屁颠跑到我的启蒙老师---我单位的领导那里,刚进门口就喊上了:领导,快来看,我买了好东西了。领导从房里出来,拿起我刚买的宝贝,禁不住哈哈大笑:小许啊,看了几本书,就敢上阵了,这东西新的。。。。。。,我不服气,说:领导,这是书本上有的 ,图案,造型,釉色等一摸一样,怎么会是新的呢?领导笑笑,没说话,走进房间,一会,手里捧着一盒子出来,轻轻放在桌上,笑咪咪的说:来,把你的壶和我的壶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 l& {5 }8 x2 P, d6 J4 n# |; T9 V    两把鸡头壶放在一起,我左看右看,没有多大区别,看着我一脸的疑惑,领导开始说了:东西看似相同,实质差距千里,你看壶的造型。。。。。。釉色。。。。。。鸡头样子。。。。。。底下垫饼痕迹。。。。。。。,你 的壶是仿制的,所以外行的人凭书本知识按图索骥,那一定要吃药的,行里有句话: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小许啊 ,光看了书不够,要多看实物,你不是经常出差吗?多去各地博物馆看看,虽然不能上手,但多看对你以后又好处。。。。。。
5 D6 s6 M4 `6 b* J: y) y0 r    看着我的垂头丧气样子,领导又笑了:别灰心,玩这个的 ,没有人不吃药的,在学习中进步,在吃药里成长,这是所有玩收藏的人都要走的路,关键是如何少吃药,这是一门学问哦,等以后慢慢我说给你听。+ r* A4 n: m* c$ i+ z  N2 ^
    。。。。。。& M9 {! y+ Y; j. i* B
    一晃一上午过去了,在领导家骗了午饭,一个人出来,走在西湖边,把手里那把300元买的壶“泼通”一下扔进了 西湖(500年后,有人在西湖里可以挖到宝了),三年后,我有了真正的鸡头 壶,这是后话。
# C( }  x- D! y; K" t+ q& l东晋 青釉褐彩鸡首壶.
2 M8 G8 J. k6 r& X! @7 \# E9 d# {% e

+ D8 W/ F" Z, d/ o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初试
( Y, v" i7 S/ D7 {8 Z4 i' Y& p6 g# G
转眼过了2002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晚上的时间都花在看书上,双休的时间花在逛杭州、绍兴古玩市场上,每次出差,也多去各地古玩市场走走,各地的博物馆也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可以说,兴趣已经培养了,但始终没有再出手买过一件东西。
6 L) x; t- x  u; m5 j; O- H; `    时光到了2003年,4月1日,是绍兴文物商店每年一度的展销会,我抱着凑热闹的心情早早的去了,到了那里,还没开门,但门口已经聚集了来自各地收藏爱好者,大概有4、50人,看他们的脸色,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绍兴文物商店在前些年是很有名气的,因为东西好,基本无赝品,价格适中。这几年不太行了,也很少去了 )。8:00,开门,门口的人们是蜂拥而入,我也随着人流进去,只见两个大厅里满满的摆放着各类瓷器,从明到民国各代的瓷器瓶、碗、盘、盆到紫砂、玉器、书画,琳琅满目,对我来说,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宝库。只见进去的人们,纷纷在抢挑东西,这个抱了3个瓶子,那个挑了5个笔筒。。。。。。那种热闹的场面,至今仍深深留在我脑海里。虽然我是一个看客,但仍不免受气氛的影响,但那时候,虽然知道这里的东西一般没有问题,但对价格问题是一窍不通,什么东西可以按什么价格买,心里没底。按奈住自己冲动的心理,我在旁边看着、听着,听那些已经买到东西的人在夸耀自己抢到的东西如何如何好,怎样怎样精。。。。。。5 C: O% d, ~  `; P) e; O" Q4 N
     听了、看了半天,准备离开,走到进门的大厅时,只见4、5个人在研究架子上的一个青花大瓶,不时得拿下来左看右看,只听其中一人说:东西很开门,应该是嘉庆、道光的,就是价格太高了,没有意思,不如买其他。我很好奇,静静的站在旁边,只见那大瓶,60CM高,四方倭角,瓶身满工,以青花描绘东坡夜游的情形,上头写的诗却是唐·张继 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看得有点入迷,到把原来在研究的人惊动了,他们看了我一眼,放下瓶子,去看其他东西了。这时,只我一人静静在看,思绪仿佛回到了那前千年前的夜晚和百年前的窑火,心里想,要是我有这样的一件东西,该多好啊!可是,30000的标价,对我来说也不是小数,再说,从来没有买过过1000的东西。最后,恋恋不舍放下瓶子,走出了大门。
2 {" X/ y$ ^' f. v8 w  z    回家后,那热闹场面和那瓶子始终在我脑海里,周一上班,我把那天的情形和那大瓶的情况细细讲给我的领导听,他听了以后,说,那瓶子虽然没见到,但估计是清中期的民窑精品,圈里有句话:一方抵十圆,在加上倭角,东西应该不错,但价格确实高了。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想:如果下次去,那瓶子还在,那说明我们有缘分,我一定买下它,作为我第一件藏品。3 W" C/ w- a, [. Z- C
    一月以后,又去了文物商店,一进门,抬头就见那大瓶安静的立在架子上,问了旁边的工作人员,可以还价吗?工作人员说:展销会期间不打折!心里不甘,于是给绍兴文化局的领导打了个电话(由于之前在绍兴市政府工作中,也算利用职务之便吧,呵呵 ),希望他给文物商店经理打个招呼,那局长本是我老乡,又是我姐姐的同学,电话里答应马上办。不到两分钟,商店经理出来了,见了我说:局长电话来过了,说你要买东西。我说:是啊,想买这大瓶。他看了一眼瓶子,说:一般展销会是不打折,平时最多也就九折,既然局长来电话了,破个例,给你八折(看来在中国,关系还是挺重要的,嘿嘿 )。我说:那好,你帮我保留一周,我回去拿钱。
; t4 b, L- \' b) ^/ x- z5 K+ V
$ V3 ^/ q5 M; P# [# X     回到家,向家里的“财政部长”申请资金(当时,流行妻子管财政,工资卡、奖金卡按规定上缴,用款要申请,私房钱不多 ),“财政部长”一听要24000,当场予以否决,心里很不爽。晚上去岳父家吃饭,岳父见我一脸不开心的样子,问我是不是两夫妻闹别扭了,我说不是,旁边的“财政部长”到是把事情原委说了下。岳父没说什么,安排吃饭去了。
) W$ a0 x) H5 g) ~' v$ b7 j    过了几天,“财政部长”给我一信封:拿去,下不为例!我拿来一看,哈哈24000元。我很奇怪:怎么了,现在又同意了?她说:还不是你老岳父帮你说了好话,说小许也就这点爱好,难得买点东西,你就让他一回。哈哈,拿了钱,直奔文物商店,付款,抱着大瓶,门口叫了辆人力三轮车,回家咯。。。。。。 , T  ?) k% H* z
    从此,拉开了我收藏的序幕,至于“财政部长”说的下不为例也在一次次的为违例中变成:不管你了!# q3 X# e% F7 W* f( e8 o1 J( f
" u8 i8 W0 [  d3 K; P/ V9 r
  G; J1 F3 ]' a2 n: d# K
* n" Y) W3 V4 D, i: R) V0 y. D/ x) E
% S$ i, w; M# |1 C(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的日子,开始尝试自己独立买东西了,但不敢买贵的。记得很多朋友说起过,完瓷器,要从瓷片开始,然后买普通的完整器,再逐步向中高断发展,心想,瓷片我就不玩了,就从普通的器物开始吧。
) M# f  P' p( B) T7 Z: ?! u$ }     一天,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偶尔看见一个北京**在线的网站,里面有很多东西,而且价格都不高(当时这网站刚开始,所以东西还可以,虽然普通,但开门的多,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现在这什么什么在线已经不太行了,没有坚持好原则)。所以交了保证金,开始了在网上寻宝的历程。2 T$ I) u% v& y) d' `8 O9 i4 U
    由于该网站在北京,买了东西后付款、运输很麻烦,再说当时也不认识老大、小应、6694,所以再次利用工作之便,让在我们单位做业务的北电的几个代表帮我处理,再帮我把东西带回杭州,想在回想,特别是北电有个叫尼娜的,一个女人家家,居然帮我带了很多东西,而且从无怨言,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至于后来大家欧洲之行的寻宝,那是后话。
4 M8 S. [$ U7 D- Q) d" L# J    一年多的时间,从晚清的东西入手,光绪-同治-咸丰-道光-嘉庆-乾隆,依次向上买,陆续买了很多民窑的东西,认真学习摸索,当时心想,难道我就玩这些了?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官窑,哪怕一件光绪的官窑!说实在,那时候觉得,官窑不是我买的,官窑梦离我很远,梦想罢了。2 E4 }8 o2 f* i7 E5 ~
     到了2005年,手里已经买了3、4万的一大堆东西,当宝一样天天欣赏,其中记得当时买过一个光绪青花冰梅将军罐,5500买的,朋友看了非要我让给他,自己不好意思开口说价格,记得当时他给了8500,嘿嘿,原来收藏不单单是自己玩,还可以赚钱呀。: k2 H( ?; y3 k+ {, b
   当然,最后这几万的东西我全部寄回了那家在线拍卖公司,路上破损了一些,包括后来成交的,一共只回来10000来元钱。看似亏了好多,但通过这几万的学费,已经为我今后瓷器收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m0 ^' B' U' o% W% P+ P" h《提升》
3 j6 p8 X) w: _' m' H 2004年,在那在线网站买了一年多的东西,偶尔通过网站的链接,看到了鸭场网站上有一些店铺也在卖古玩,也是开始浏览那些店铺里的东西,偶尔也买点,过了一段时间,又在偶尔间,进入了鸭场的论坛,呵,原来玩古玩还可以这样交流的啊!(那时侯,论坛里风气比较好,在里面玩的都是现在圈里比较有名的人物),于是在2005年的1月,在那里注册了自己第一个网名:平安!3 F. R% ?, p4 O" r; I
      2004-2005年,正是康熙瓷器火爆的时候,记得在论坛里,上来的东西都是崇祯到康熙、雍正时期的,认识了什么叫粥罐,什么叫将军罐,什么叫花觚,认识了什么叫内销,什么叫外销。更重要的是,原来是自己玩,现在是大家一起玩,东西有人评论,有人说新说老,自己天天泡在上面,也发一些东西让大家帮忙看看。那时候,在论坛里气氛不错,几个版主很认真,网友也基本以开店、收藏、铲地皮的为主,大家互相探讨、研究,我从中学了不少知识和经验。当然,最主要的是认识和交往了一大批的朋友:枕师、明青花、曙光、怎么办。。。。。。
/ _* u4 A4 C+ [! ?6 z5 {     那段时间买的东西,不可避免的是受了论坛的影响,都是康熙的东西,基本交流的渠道也是论坛里的网友的东西,于是今天一个罐子,明天一个瓶子,后天一个盘子,但最多买的是粥罐,当时雄心很大,要收藏100个粥罐,也许,专题收藏意识在那时开始萌芽。. O2 e6 |" {8 d* \! g9 s
     记得当时论坛里最多的是外销瓷器,那些先知先觉的人已经开始做回流的生意,当时的我还真不知道可以在国外买东西,只知道在国内买些低档的东西,当时认识了杭州第一个网友:怎么办。他那时候也刚进入圈子,玩的也是与我一路,两人说了说去挺投机,于是去了他家看他买的东西,特别是海捞,由于不喜欢海捞瓷的无釉样子,所以没有跟他玩海捞(想想也庆幸,现在海捞的东西在国内始终没有起色,包括外销风格的盘子类的东西)。但从怎么办那里学会了怎么搜索东西,怎么去国外的网站上找东西,找到东西后怎么买,怎么联系,怎么运输。。。。。。由于对外交流需要英语,不得已,把忘记了多年ENGLISH重新捡起来,开始了国外的寻宝买宝之路。。。。。。
5 x% v7 X( N' d/ r6 S
. J5 J, E9 a1 y0 A: r, k+ E) M1 J. B$ V9 k7 f
+ n" {2 h& M8 @
# h) U$ K8 ?8 C7 C! i

' g- P# j3 a3 J* q6 t, Y5 n9 `% o4 u; q

. B% z& A. g6 z, I3 s. X
% A2 h3 h% |/ E3 ~. m7 J6 H5 ~# I+ m0 W; H: R/ Q' b: K# H
这几件盘子都是 康熙的{金口俗标注}
$ ~4 |  O1 x, Q8 I% |" \'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是我收藏生涯中收获最大的一年,由于之前书面知识背景丰富,在线网站买了一年多的东西(那些东西,那时候是宝贝,现在看起来都是些老 、普的民窑),书本与 实战有了一定的结合,而在鸭场的那一年,不仅是开阔 眼界,提高了眼力,交了一大批的朋友(他们言传身教,不厌其烦的指点,使我获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拓宽了收藏的路子,从此开始了海外寻宝。
- n# e% v2 ?: b6 k3 R
, P) z( I: p, L! M3 Y    于是,每天晚上,我都泡在网上,通过网络搜索 CHINESE ANTIQUES,用半生不熟的英文与国外的卖家进行交流(东西看好了,自己没有把握,就发到论坛里,让大家帮忙把关,特别是几位版主:枕师和明青花,对我帮助很大)。那时候,国外的与国内价格有很大差距,基本是 国内价格的一半左右,而且东西也很好,只是当时MONEY少,也只能买1000美金左右的东西,但也就那时候,我有了平生第一件官窑。
5 t. }& h6 }3 D5 a; e$ F    从此,我的东西 基本是国外回流为主,在国内基本不买东西,当然,这几年的回流过程,也有欢喜也有忧。且听下面我一一说来:. x, |( o: N8 |# f; W$ `9 A  \

3 d" A, H+ c! M# C7 [* P下一节《捡漏记》(一)
5 D: `% \1 d% U3 N2 @. b; G/ L
  Y, {; v4 P: b/ n
% S2 {/ x* ~3 E- W* T0 n9 K8 K* i4 \- [
" f9 ]# a' v2 r+ a/ L/ o
# ?1 j, k6 ]% `& z% l3 [" s1 a
) r) z. b# x3 D9 r, g2 r* s2 J
* M8 V- q% O- Z6 Z- u

% m0 u- [- @+ k# l' _' h6 Q6 a9 a. f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故事之----《捡漏记》(一)
& `' I: @2 h7 @2006年的一天,春节过后,手里有点闲钱,而网上看来看去,也没有中意的东西,突然想起在美国人STEVEN的网站上,还有一对他标粉彩的民国的蒜头瓶(Steven是我老朋友了,一个美国的退休律师,热爱中国文化和收藏,我的第一件官窑就是他这买的 ,后来陆续在他这里买了许多官窑的东西 )。这对瓶子,原来看过,与几个朋友也讨论过,都说价格高了,而且是民国的仿古瓷。想想最近也没什么好买,于是与STEVEN取得联系,他开价3000美金,我还价2500美金,成交。3 a0 K8 p8 d& ?' z, d* x# }4 I, R
    一周后,东西寄到,去邮局取了包裹,打开一看,心里别别的跳,这哪是粉彩,分明是珐琅彩啊。心里还不敢肯定,于是就跑到曙光(民国文人瓷的大佬)这里,让他帮我看看 ,他看了后说:没错,是珐琅,你捡大漏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捡漏,而且是无意中的捡漏。
6 o7 X4 k0 [% ]! x    当时把图片发到论坛,首先就有上海的一个朋友问价,愿意70000买下,我想,珐琅彩的东西不会这个价格,没有答应,到后来,问价的人太多,电话短信有点应付不过来了。价格也从70000飙升到30W,由于是自己第一件捡漏的东西,所以一直没有出让,一直留到了今天。" Y$ O; x9 C+ h, V7 }# c7 V
   下面的图片,也是取自STEVEN的网站,这样看,一般人都会认为是粉彩,更何况卖家自己标的就是粉彩。$ I( a: t: P4 s" F( \

  ~( w2 k/ K8 Z2 a1 G- x7 C* o下一节《捡漏记》(二)
5 b: P3 z+ ^/ N) h8 w- X
9 P% e8 D" I$ ?; J  l+ }8 S7 r

2 t9 ]9 j( f' a4 P& ?
& ]3 _7 ]9 I' {* L* ^
1 @6 W# k$ |9 q8 ?
' M/ V  V, X1 {8 e8 o
& q) u. k8 r( P收藏故事---《捡漏记》(二)
1 }4 _  O. M4 k" y8 k3 }+ }$ `
      2007年的一个普通夜晚,吃过完饭,看完国内几个论坛的东西,按例开始了网上周游世界,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到亚洲,一个个古玩网站就这样浏览过来,当准备下线的时候,突然在泰国的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个瓶子,看造型、工艺应该是中国的东西,瓶底也有: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的款(当时候的我还不认识什么叫湖南醴陵窑的釉下五彩),而且纹饰是西洋写实画法,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法的区别很大。瓶高34CM,器形修长挺拔,绘素五彩菊花纹饰,在数条花枝上绘大小菊花数朵,花卉凸起,有的盛开,有的半开,画面色彩素雅,犹如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同时兼用西洋画的透视法,兼写实于写意于一体,画面有较强的立体感,是一件具有很高绘画水平的新式瓷器 。1 g; ^9 n, Y1 S9 E1 T- }7 O( k8 X) ?; d
      看这东西,价格也不高,卖家仅标了1200美金,而且写的是:Early  20th Century.于是从网上下了图片,打通了曙光的电话,他刚好在家,马上通过邮件把图片传给了他,10分钟后,曙光电话来了:价格如不高,赶紧拿下,湖南醴陵窑的精品,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v" r7 H; @' |, j+ J
    于是,立马与卖家取得联系,也没有还价,就以1200美金买下了这个瓶子。; \& _3 b. L& r: a
    国内真正开始关注湖南醴陵窑的东西,应该是2000年前,那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炒作7501瓷,即专门为毛主席制作的瓷器,而后就没有声响了,到2007年的下半年,醴陵瓷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出现了早期制作的瓷器,特别是宣统元年、二年、三年的瓷器,这是晚清官窑改革的一个象征,也是中国陶瓷史的一枝奇葩。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世上的,完整的宣统元年---三年的湖南醴陵窑釉下五彩的瓶子不会超过200个。9 n8 [8 M* N0 s

# Q8 j- Z- ]* T! B( K2 `    具体内容请看:http://bbs.sssc.cn/viewthread.php?tid=717380
: _+ a. v# w/ e/ C4 S- C9 ]! m9 e& A; n! n- |" |& ]! \, G
    下一节《抢宝记》
: ~; D7 Y1 s* h5 l+ z% J
6 a$ D$ }$ D' h9 G- n8 s7 e6 G) K. J. W; s$ d, J, |

! e' ]. l; a) u! B5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故事---《抢宝记》
2 X: @* u  c5 |! r# I5 N, Z
0 f/ k- z  u0 t' Y9 f+ `
     2006年的一天,早早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把固定的几个国外网站看了一边,在一个综合网上,看到一个缂丝长卷,卖家标的是woven,Early 20th Century,开价800美金,但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ON HOLD 说明已经有人与卖家谈好价格,准备付款了,悻悻的看其他东西,也没有什么中意的,准备关了页面开始工作,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不是可以再努力下,与卖家谈谈吗?!(在国外,交易规矩是如果有人看中东西并与你谈好价格,在约定付款日子期间,卖家一般不与其他人交易,但也有卖家只要你出价高得他心动,卖家为了利益也不惜破坏交易规矩)
0 `$ J0 n$ u. R8 B9 b% u    试着写了E-mail给卖家,说明我多么多么喜欢这东西,如果对方还没有付款,我愿意以双倍价格1600买下这东西。发好邮件,一天的等待(由于与美国有12-13小时的时差,我们这里早上,美国就是傍晚了),到了晚上11点,搜索邮件,发现已有回复,卖家同意以1600美金成交。虽然我知道这是缂丝而且东西也不是20世纪初,个人看法是19世纪初的东西(卖家由于不懂,年纪差了近100年),但由于年代问题,东西一定会有破损,所以马上发了邮件要求卖家发具体图片。晚上12点,卖家邮件回复:东西有破损,但如果保证不退货(在国外,东西收到如果不满意,在3-7天内是无条件退货的),他愿意以1250美金的价格出让,哈哈,可爱的、憨厚的山姆大叔!抢到了宝,又那么优惠的价格,我还能拒绝什么呢,哈哈,我开心的答应了。马上付款,等走出办公室,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7 Y  Q1 y" T6 N( t% ?4 j此缂丝山水人物长卷长180CM,高35CM。
, g- M) R$ u8 }2 t- a    耕、读、渔、樵、商、旅、童、妇描写逼真,呼之欲出。
2 s, K* g) O& p7 I/ U# H9 {' ^6 \  O
  O& ^! H5 o0 ?$ J" d    山、水、亭、台、楼、阁、树、桥刻画细腻,如临其景。
; c& t1 o6 T1 @6 L( G9 \& R- B2 r- M3 {$ Y9 O4 k
下一节《得而复失记》
* E. T! [- F) M5 `

7 k* t3 I% V  m2 d

6 `* @& q* l. t$ l" b% e/ @! ]
: w. L* c! Y2 b& j+ a3 h
! d' K" T7 x( A' m0 S1 x, N, z. C* ~3 F, l# q

, J. c3 |9 p. C5 @# T2 y3 x
6 a- |' L( A/ X5 Y! @. N/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故事---《得而复失记》. ~8 \0 L# g! m! q5 X5 [% s. n

% z7 z: u; F/ r6 `! {0 |4 Q9 S2008年的夏天,照例在网上冲浪,那时候,民国文人瓷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虽然价格已高的让人接受不了,但想拥有一件好的文人瓷也是心里的梦想。突然,在看了10多网页后,看到一对瓶子,瓶高:35公分,胎,彩,釉,品相均一流,全图用笔工整,线条流畅.秀朗古雅,着色清澈脱俗,极富文人气息。偶滴天,难道真的是想什么有什么吗?那我的运气实在是好,比现在中4亿大奖的运气还要好。看东西,不象高仿,看价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起拍价20美金。
( }6 S% ]: s+ L) O
0 L0 ?! ]  A. h6 i% G' ]; k* ~4 H! ~
   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马上又与曙光和玩民国瓷比较好的一位朋友取得联系,让他们帮我确定是真还是仿,得到肯定答复后,立马与卖家写信,要求Buy It Now,很快,卖家回信,如何我的出价能引起他的兴趣,看来考虑以一口价出让。当时的价格还在100美金左右,为了不使卖家认为这是一件好东西,又要价格出得让卖家心动,于是,我出了5500美金,卖家回信,同意交易,并且马上付款,晚上,卖家回信,钱已收到,明天发货。当时心里那个美啊,晚上呼朋唤友,吃饭、喝酒、KTV。。。。。。
0 ]' g2 u4 \0 b! ^! Y$ u8 n    可是,乐极生悲,第二天早上,看到卖家发来邮件,交易取消,同时5500美金已经退回我帐户,一头雾水,当然,心里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如上篇《抢宝记》一样,我有可能被别人抢了,果然,在后面与卖家交涉中,卖家说了,终止拍卖后,他收到很多邮件,出价一个比一个高,他也不知道具体应该以什么价格出让,所以,索性取消交易,再次拍卖,不再接受Buy It Now.(这正应了一句话:一报还一报;不是你的,你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 J' h6 L% j1 P    第三天,东西开始拍卖,三天后,价格已经过10000美金,到第六天,最后时刻,价格停留在31200美金,看着电脑上差一天就属于我的东西,怅然无语。" s: ?' ^, T7 p4 y9 l7 k( B5 g8 l
    2008年,鸭昌赛宝,终于有人把这对瓶子亮相,一看,还是认识的,原来是景德镇收藏民国瓷器的大家---段先生的夫人井冈杜鹃,心里终于释然,好物归了好人家,由段先生收藏,也是这对瓶子的运气了。6 _7 h; w$ w9 a' ?: V8 ^
     万云岩,又名石山,江西南昌人.(活跃于1930---1950年)30年代初期曾为南昌丽泽轩绘瓷,抗战结束后到景德镇绘瓷.50年调东北,后逝于东北某瓷厂.在景德镇绘瓷其间曾与"珠山八友"合作配画!其作品以粉彩人物居多,此(钟魁嫁妹)对瓶高:35公分,胎,彩,釉,品相均一流,全图用笔工整,线条流畅.秀朗古雅,着色清澈脱俗,极富文人气息,乃万云岩之精品也!
8 _1 H: Z- M$ k  a+ f2 a
+ h* f* C' N  m
0 ?6 M& D9 |! ?* P6 d7 y  K' ~: I
+ L/ V8 A3 _: s; @; c7 T

! Z2 V0 ~: @. Z9 _2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故事 ---《吃药记》
4 o) H/ \; r5 K3 ^0 I/ Z
4 {4 k; k+ f# ]* I- X) v" g2008年九月上旬,在网上一个美国人的店里,发现了一件比较喜欢的民国瓷器,在拍卖之前,也请教过一些人,因为网上交易都凭照片,无法看见实物,所以朋友们说看照片应该开门,但在拍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看似正常但实际不正常的事情(一般拍卖,不允许卖家自己做托抬高价格,国外的卖家也以信誉为重,一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而中国人,脑子太聪明了,为了钱什么事都想得到,什么事都做得出,可以说不择手段,什么信誉、名声、脸面都可以不要)。虽然最终我以不菲的价格拍下(近7000美金)了,但在付款后,卖家迟迟不能发货,一直到快半月后才开始发货(其中原因后面说),东西寄到我手里,看见中文写的瓶子的名称,我心里就“咯噔”一下,于是搜索了民国版类似东西的资料进行细细比较,发现还是存在问题,马上与卖家交涉,卖家拒绝退货,虽然这是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买错东西卖家不退货也是正常,都说花钱买教训,我也准备自认倒霉。% Y6 n5 w+ ^" B. `3 ^3 q) a
      这时,收到一封国外邮件,提醒我注意这个卖家的东西,都是以高仿的东西来欺骗国内的买家,于是和这个朋友取得联系,我们一起对网上这些卖家以及他们取得的信用评价(FEEDBACK)和给他信用评价的人的购买行为分析,问题就出来了:) X/ J$ K! _( @
    一、EBAY上出了很多新卖家,都是卖高仿的民国瓷、明清官窑为主,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有,都是打一枪休息一月,几个ID轮流更换,轮流上东西.
' S5 X6 T5 c* N4 M1 j    二、每当这几个卖家上东西的时候,就有一些相同ID的人轮流顶价以吸引别人购买,当达到一定价格后,就不再顶价,有时候出现被那些ID顶价后没有人跟的情况,就马上互相在没有收到东西的情况进行信用评价。
; w6 m$ Q+ ?9 j, t' b  f6 s
+ U2 E: k: A8 T# B6 [
    三、一旦东西被另外人买下后,收到一般是一月半月以后的事情,退货没门。
2 ?1 E5 c5 ?. Y& q    于是我与朋友开始留心这些卖家,也与国内一些朋友在交流中说到了此事,于是一个惊天的秘密浮出水面:
7 W& x' K  ~; M* @  M0 m    国内有几个人与国外不法分子串通,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注册的不同的ID,然后这几个人到景德镇收购一些高路份、高仿的民国、明清瓷器,放在这些人的网上销售,国内的人注册不同的几个ID轮流顶价,当东西被人拍下后,他们再把东西从国内寄到国外,再由国外卖家把东西寄到国内买家手里(这就是为什么我拍下东西后卖家一直不发东西的原因,因为他在等国内的人把东西先寄给他),里外窜通,坑害国内收藏爱好者。
3 C3 F6 c7 f  H& B7 i    在通过机场朋友查了几个往返江西的记录,一切都明白了,这几个人,就是我们的网友,而且相当有人气的几个人(为给他们留点脸面,这里暂时不公布他们的网名),这就使我相当气愤,平时抵头不见抬头见的朋友,居然在做这样的勾当,对人,还得重新认识,一切原在我心里美好的事情、朋友观、价值观轰然崩溃。
. R* v2 m; v% X) Y; Y) q- ^' H" s! ^       对购买的东西,我就当自己买了个教训,但我看见国内很多人购买他们的东西后没有意识到上当受骗而沾沾自喜的时候,而且说不定以后有更多人要花钱买教训,我觉得这不是我一人受骗的问题,而是损害了很多朋友的收藏利益,也许有一些人刚有了收藏的兴趣,很开心的买到了这些所谓的“好东西”,被人鉴定为仿品的时候,他们的心是什么感受???所以我觉得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也奉劝大家,在网上购物的同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处处是陷阱,到处是地雷。- B2 `" R! m' d' D' h6 y

5 f* U' C- S4 A4 {, o% h$ n* |. b      于是当年在鸭场发了《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轰动鸭场,我也与国外几个朋友联手,他们通过美国FBI要求Ebay调查,而我联络了国内一些吃药的朋友联合向Ebay投诉,引起了EBAY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对我们发现的世界各地的20来家网店进行调查,一个月时间,EBAY上的那些中国人通过外国人开的马甲店纷纷被EBAY吊销营业资格。虽然我吃药,但通过这事件,也说明只要拿起保护自己权利的武器,正义永远在你这边。但现在,EBAY似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了,充斥着大量的高仿瓷器,还是有许多人在吃药,还是有许多人在踩地雷,但这,已经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了,也许正如我老领导说的:在吃药中成长吧!现在我也很少在那里买东西了。
" f5 |" E; O8 J8 c3 ]% b" M8 y
9 s" K. t, X- ]0 g6 J
' g' S; l* }8 K

( i8 _( e' K( j% G5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师---张浦生& a) d  B& @. E+ G" c; X- Z7 h4 m' g" @
认识张浦生老师,是从他的《青花瓷器鉴定》一书开始,记得开始玩收藏的时候,几乎每周跑书店,看书买书,都说“北耿南张”,那么这二位国内瓷器鉴定泰斗的著作是一定要拜读的,先学习了耿宝昌老师的《明清瓷器鉴定》,后学习了张浦生老师的《青花瓷器鉴定》,受益匪浅。可以说,一个搞瓷器收藏的人如果没有拜读过这两本书,虽有实战经验,但总无理论基础。- |% \- ?- o& y" V  P" q
    真正接触张浦生老师始于2005年,那时候,由于筹备成立浙江省艺术品鉴赏研究会,需要有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顾问,我们当时就想到了张浦生老师,通过熟人介绍,初秋的一个早上,我与朋友从杭州赶往南京,3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南京博物院,当时张老师住在南博的宿舍楼里,几幢建于80年代初的房子,在敲开他房门的时候,不禁感慨,如此国内一流的专家,却住在如此寒碜的房子里,简直不能想象。& _- R7 U% b" S2 w. k6 K1 ?
    “咚、咚、咚”敲门,马上传来了有力却略显沙哑的声音:“啥银呀?”,“张老师,是我,杭州的小许!”门开了,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笑容,精神矍铄,瘦瘦高高的老头出现在我们面前,“哦,小许呀,来,近来坐”。走进他家门,简陋得不敢相信,除了满满一房间的书籍和张老师的一些瓷片外,家里的陈设还停留在90年代初,与我想象中专家家里应该富丽堂皇、收藏丰富有巨大的反差。
) O5 Z4 W9 W4 U4 L0 j; x) |

; a2 t6 h- I! j     坐下后,说明来意,张老师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们的邀请,说:这是件好事,浙江联通有心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高艺术品鉴赏、研究的机会,我这老头子虽然现在腿脚不便(2003年,张老师在外出讲学途中,突遇车祸,导致腿骨折),但有义务有责任为大家服务。。。。。。; e0 A; A# v1 l9 m
     不知不觉,已过中午,邀请张老师一起外出就餐,继续讨论研究会的事宜,下午,送张老师回家,经过南博陈列厅的时候,张老师叫了停车,他说:国内博物馆,收藏最丰富除了故宫,就是南博了,小许你没来过吧,我带你进去走走。于是搀扶着张老师,一同走进了南博的明清瓷器展厅,张老师做了我免费导游和讲解员,一件件瓷器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心里感动之余,不由暗生敬意。一个国内陶瓷界的泰斗,对我这样一个后生小辈,居然没有一点架子,亲自为我作讲解;而且耐于清贫,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品格。与当时社会上那些所谓的专家,为了几百元的鉴定费、证书费而出卖良心的人相比,张老师在我眼里的形象高大了许多。。。。。。2 z( }0 X( F: S! o2 [6 }5 K# P" d
    以后的交往中,与张老师越来越熟了。每次来杭州,他下车都是由我搀扶、服务,很多朋友开玩笑说:你可以拜张老师做你的师傅了,我总是笑笑,心想:我这点水平,哪里够得上做张先生的徒弟啊。能不时为他服务,听他风趣的讲课已经是万幸了。: u7 ~' u7 k2 [# Q6 b& @) k
      2008年,是张老师75岁生日,他刚好在杭州,我们为他组织了一个生日晚会,那天,老头子也很开心,在桌上,也有几个从各地过来的学生,大家在谈笑中,又说起我拜师的事情,我仗着酒胆说:张老师,我能成为片瓷山房(张老师书房的斋号)的入室弟子吗?也许那天他特别高兴,竟然满口答应了,呵呵,我也学着古代拜师礼仪,行了跪拜礼,成了张老师的关门弟子。
* H0 R  V9 Y0 W2 ]      以后的几年,张老师教了我很多,由于他在上海,我在杭州,加上他一年中5-10月都住在澳大利亚,回来后又在国内各地讲课,一年中我们难得有几次见面,但每次去他家,他总把我叫进书房,有时让我看一件件东西,讲解它们的不同,有时把他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各种瓷片一一展示讲解。。。。。
4 Q$ n* `/ b' x  E) h     可以说,这几年,是我收获最大的几年,从张老师身上,我学到不仅仅是瓷器鉴赏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人处事的方法和一个收藏者的基本品格与底限。。。。。。, b2 H% H- z" d1 F. Y
     
7 A+ u  l) @  E! e% v
2 c$ a6 v* O" N4 g0 n2 t" Y0 e( H

& v" F" Y# {; N$ L# J9 }

2 d( d7 S* P: ?# \, `6 n1 n! @; P! L
' N7 \# ?( r& d8 E* M2 Y2 x) K3 O , a" T% h! Y7 M# Q! {2 x7 ]& r6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感悟之一; y6 ]$ C$ w3 U  A  F1 i
应循序渐进,忌急功冒进
" W. n7 L: K$ }) J3 ]

- x3 o6 I  x$ z# I0 g在10年的收藏历程中,见过很多人,看过几本书,就认为已经学会,开始按图索骥,开始听别人讲故事,但往往是吃药再吃药,记得在杭州期间,有朋友介绍说杭州有个收藏民国文人瓷的“大家”,几年投入近2000万,一屋子的珠山八友的东西,听了很有兴趣,约了朋友一同前往拜访。到了以后,寒暄几句,开始讨论他的藏品,问他收藏经历,听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讲一个个故事:什么从江西农村老乡的牛棚上淘来,什么委托当地人扫村,什么夜奔800里收获。。。。。。心里想:完了,又一个被杀的“猪”!4 C9 S0 m* E  @# l% W  o1 M
    听完故事,听说朋友介绍我的情况后,看在朋友面上,打开了他500多平米的展厅,只见插屏、瓷板、花瓶放满了整整一屋,细细看了一会,我对朋友轻声说:所有插屏座子木料都一样,是宁波周巷的仿古东西,他的收藏没有一件对的。7 w" D/ d0 Q4 @8 E7 D

7 J( g1 Z1 h" ~4 h3 Z    看完出来,那人问我东西怎么样?我本想说实话,但刚才在看东西的时候,他说了景德镇的熊老师(民国瓷鉴赏大家)也来看过,说东西不对,让他少买。但他坚持东西对的,是他自己一块块从江西农村搬来的,还说熊老师不懂。心想,熊老师的恳切劝告他都不听,我的这点水平他能相信吗?于是说了两字:壮观。4 [. m# |7 H2 _4 G& }5 S

, z' d. @3 r* z" J' x     他听了高兴,说,兄弟识货啊,我的东西,全于书上的一样,全是几万元一件买来的。。。。。。心里想:民国瓷的价格岂是几万可以买,王琦的一块长条,价格早过30万了,而他居然有3堂(一堂一套四长条),悲哀啊!1 M- g9 I, e" X* I9 N0 Q% \5 W
     另外一次,在绍兴的一个鉴赏会上,遇到一个多年未见面的做企业的朋友,他告诉我也在玩收藏,看了他拿出来的所谓汉代玉,不禁哑然失笑,地摊里3、5块钱的东西,居然在他这里成为汉玉,又听他说5000元收了宣德青花,8000元收了洪武釉里红。。。。。。心里感慨:又一个“猪”。
- X3 d0 J7 U1 G$ r8 J) _! X! s9 C     收藏,凭的是经验和眼力,而经验和眼力,不是靠看几本书可以炼出来的,而是靠平时的多看多学多经手,就瓷器来说,一般学习过程是看书--看实物--玩瓷片或者民窑普通物品--再看书---再看实物---玩民窑整器---玩民窑精品---再看书---再看实物--玩普通官窑(从近往远延伸,从宣统--光绪--同治-咸丰。。。到康熙--顺治,从清到明),只有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学习,才有提高,而要成为一个有一定眼力、可以自己判断一件东西的人,非8-10年时间的实践不可,而且,这期间,你必须有好的老师、好的朋友的帮助和提醒。
/ x0 l1 v4 }5 M1 ?2 Y$ o+ f8 @
. P6 X  _4 J! @( @; k9 _8 k/ d6 L* A0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10-15 01:09 编辑 4 }3 W9 a9 |+ _( `  y" ~

8 c' {3 r, F& T: _我的朋友之一----怎么办7 h$ x' ]' C% N# w9 W" c( }4 K- s: d

& Z$ E& P- y* w/ X- P8 u# C: k该怎么形容他呢?!我概括了“三精一独”---人精瘦、精明,见解精辟、独到。
: `8 S5 z# T/ Y* `/ j     怎么办是他的网名,一个在杭州一家期货公司工作的绍兴人,血液里流淌着的是“绍兴师爷”精明能干,骨子里刻画着的是对古玩艺术品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y$ |) n/ ^8 i, M* {
     认识他,是在我刚上鸭昌不久,在论坛里发了几个帖后收到他的消息:兄在杭州?我也是杭州的,刚玩瓷器也不久,有机会认识一下!于是回来消息:好啊,有机会见见聊聊,看看兄的藏品。一来二去,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喝茶,其中有他和另外几个朋友,记得刚开始,他跟一个朋友玩海捞,东西都是一眼开门的晚明--康熙的青花海捞瓷,由于当时正是康熙瓷器风头正盛时期,同时期的外销瓷器也开始进入国内,他买了近20万的康熙海捞和外销瓷器,而且开始在国外淘宝。由于个人原因,不惜后没有釉光的海捞和普通外销瓷器的风格,所以我还是玩国内的康熙瓷器,记得那时候,买的都是康熙的青花粥罐和炉,有冲也买,完整也买。
0 c  K5 w/ C' b9 P; `
8 l! H  s, ^7 ^! _0 g9 L  ^2 z
    有一天,怎么办一起吃饭聊天,他说:你的英语应该还过得去吧?我说:大学毕业10多年,那点英语早还给老师了。他说:现在国内瓷器看涨,而且涨势很好,应该进入收藏的黄金时期了,国内的东西价格太透明了,你应该把眼光放到国外去,在国外购买中国的东西,应该有时候价格会比国内便宜一些,英语有基础,重新捡起来应该不困难吧?!听了他的话,我陷入的沉思:对啊,何不把目光放到国外去呢?!于是我说:那你推荐几个网站给我,我去看看。他说:没问题,都是朋友,一起买东西也是分享快乐!
, z7 `. `5 S1 `3 i6 N( a      第二天,在QQ里收到他发来的国外的一些古董网站,虽然很多英语不认识,但看图片咱会啊,开始尝试着用半英半中、语法不通的蹩脚英语与国外卖家沟通,于是,影响我至今的国外购买古董的历程正式展开。从那时到现在,我基本不在国内买东西,所有的东西包括吃药、捡漏的故事都发生在国外。( n6 E/ i1 T  [) m" k" e9 H6 C
    随着与怎么办的交往日深,我发觉他除了对艺术品市场的判断有独到见解外,对任何一件东西的估价或者这件东西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都有精辟的见解,于是每买一件东西,都首先与他交流,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对艺术品的认识以及对艺术品收藏的档次都在提高,特别在瓷器方面,从普通民窑转向了民窑精品和官窑,正如怎么办说的,100件普通民窑抵不上一件民窑精品,100件民窑精品,抵不上一件官窑精品。收藏古玩,不在于量大,而在于质精。记得当时买了珐琅彩的那对小瓶子后,照例与他研究分享,他“语重心长”的说:兄弟,这是家里所有藏品的眼睛,一定要好好保存,传给儿子,轻易不要出手。7 k2 o. V. u+ p% O0 j

, L# B4 D) i6 j! P: ~    随着收藏时间的增加,觉得玩瓷器有点厌倦了,看多了官窑一成不变的模式,而且好的官窑也不是我工薪阶层所能玩的了,2006年的一天,我开始与怎么办探讨收藏什么东西好,记得那时候他已经开始涉足佛像收藏,他说:玩佛像吧,现在佛像价格不高,玩的人少,而佛像艺术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在人们富了,钱钱多了,但精神反而空虚了,要找寄托,最好的寄托是什么?那一定是佛像,未来几年,佛像一定会大热门!他当时收藏的都是木头佛像,在他家也欣赏过一尊尊明代的木雕佛像,都为那佛像中隐含的庄严肃穆所震撼。于是,也开始学习佛像和收藏佛像,当时对佛像是一窍不懂,什么都要请教怎么办,他都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记得我收藏的第一尊木雕佛像是请了沧州小武的一尊楠木观音,记得价格是6300元,由于是我收藏的第一件佛像,至今,我还保留供奉着这尊浙工的楠木观音。. w( f! D+ {1 ?, o1 v6 ?7 w
    从此,开始我的佛像收藏,从开始时候的木雕佛像,到后来转向金铜佛像,从开始时候的6300人民币,到后来的10000美金、30000美金、50000美金,一尊尊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佛像就这样回归中土,到我身边,一个个与佛结缘的故事在怎么办的提醒下发生了。(等有时间,开专贴讲讲我的佛像收藏故事)。7 R1 U! c% a  p+ p
     其实,这里讲的怎么办,只是我们交往中的一点一滴的故事,真正的怎么办,被圈里人称为:投资顾问,估价大师。圈里人无不为他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所折服,无不为他的热心、热忱所敬仰,只要怎么办出现的地方,总有他的一大批粉丝围着,请教各类问题。。。。。
5 _; M1 o' g" a/ Z1 u* `

( G% t6 _+ R' m# u" X7 o, V    有朋如斯,夫复何求!!!
' x+ t* Y9 X  Z$ E  k) j4 X# n" `% T' y- ^5 [7 p& ^
' L8 o# f7 d8 A- M6 h( T' G

% Y) D; M- p0 [1 t' c; m  n$ o9 y) I) n2 t  p  s. v$ K  e0 A
我的朋友之二---曙光初照演兵场: O6 N: ]' J/ G7 F7 P/ @5 Y
    说起起这个网名,玩民国文人瓷的人一定如雷贯耳。/ Y4 J4 j5 ~8 H
    我们都叫他曙光,他的真名,到是很少有人叫,一个精瘦的、精明的,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一年四季穿红色上衣的红衣男人。  E  q: `  J/ x! v
9 P2 Q+ X/ p; X& ?0 l
    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五虎上将,娃哈哈集团四川分公司的老总,杭州最早玩民国文人瓷的大家,国内著名+公认的民国文人瓷专家。
! c5 p. {$ U. ~3 N" l+ \! y; n    认识他,也在鸭场,当时明清班与民国版合在一起。曙光是当时的斑竹之一,他眼光一流,见解独到,对人热心,公正公平,在论坛里是受人尊敬的有学者风范的斑竹之一,即使到现在,无人能出其右。5 s  H4 m  n$ O) q
   认识他的时候,也是民国文人瓷开始兴旺的时候,自从鸭场把民国瓷器作为独立板块设立后,民国文人瓷开始在国内走热,那时候的论坛,什么老八友,小八友,新八友天天有人探讨交流,自此,知道了什么叫王琦风格,什么叫大凡风格,什么叫汪家山水。。。。。。- y0 H! \9 O' v, u1 V
   看看总是看看,看的多,心里也痒痒的想动手,可是,也知道民国文人瓷的东西在当时就有人仿,圈里称:老冲头,但如果一不小心买了老冲头,那不是亏钱的意思了,而是在手里永远出不了手了。由于咱米少,自然买东西要三思而后行,于是,有问题,找曙光也在我心里成为定律。. h  O0 I# [5 }* F  @

" @/ z9 D+ e, o' J- |   记得在国外,经常能看见所谓文人瓷的东西,很多东西在我这个初学者眼里都是有点吸引力的,但自己又不敢确定,于是三天两头找曙光掌眼,他一般晚上2-3点睡觉,下午3点以后上网,有时候急,也顾不得什么休息不休息,一个电话过去吵他,他总是第一时间看东西,然后马上给你答案:东西不对,别要!或者是东西一般,可要可不要!或者是好东西,坚决拿下!时间过去半年,但还是一件东西没有买下,有时候与他开玩笑:民国瓷水深,看来不是我玩的。他总是笑笑:别急,要买好东西,一定要有好心态,该是你,自己会送上门。+ `& v- D+ t8 [- t* x# r: d, r1 n
   果然,就象前面说的那个宣统三年湖南醴陵窑菊花纹琵琶尊,在2009年不经意间进入了我的视野,第一时间请教了曙光,他第一时间说:好东西,坚决拿下。果然印证了他说的那句话:缘分到了,好东西自己会找你。
: M1 ]1 |1 H1 r7 E   又如2008年,在国外看到一个大水盂,画的是王羲之爱鹅的题材,人物栩栩如生,底落“乾隆年制”蓝料款,但没有作者的落款,心里没底,马上请教曙光,当他看到图片,一拍腿:拿下,无款王锡良,是王老早期的作品,很难得。嘿嘿,后来居然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得到了这件大水盂。
' ?  y  [" Y% h) P   。。。。。。$ k! y4 {$ w7 ?
   曙光,在心里一直把他当成兄长,其实他应该是我的老师,这几年,在民国文人收藏方面,无论在藏品把关还是鉴赏能力,他都为我的进步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应该说,我收藏的每一件民国瓷,背后都有曙光默默无闻的付出。
; c% B6 v$ d9 p  l5 h# o& N' R8 a: }   有朋如此,幸哉!
9 D9 m. u; X: X
- L# t! H; `+ V

" d* D' M. [7 z$ G+ H" ~; E; [; S. _8 y3 N& j+ |3 q$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5 @' f+ h$ f3 P  J4 G4 S6 G* d, V  `8 J- ]
: H& Q3 Z5 I; t  c, x
- A0 a( e"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感悟之二6 N9 R0 \9 T2 e( z& A$ f, D
( h; m( d7 n2 ?# ?, p) F; d
收藏宜持之以恒,忌朝三暮四- M8 T7 u  m3 C4 j9 x' W- F
0 H0 Y! [$ P1 x$ f' Q
      中国的艺术品,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门类众多、品种繁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涵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见证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传承和演变。" y' G1 x0 q, A  e0 @
      艺术品收藏,也跟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到今天,已经形成分类比较明显的门类。书画、玉器、家具、瓷器、杂项等等,而每一个门类里面细分,又可以形成很多子门类,如瓷器,从原始陶到原始瓷器到瓷器形成,从单色釉到青花到斗彩、粉彩、五彩,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子门类多,地方窑口多、地方代表品种多的特点。
/ |8 L" w( S$ n4 D$ G; R7 b0 e( J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2200多年的秦代的兵马俑、2000年的汉代的釉陶、1700年的西晋越窑,1400年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形成了官、汝、哥、定、钧五大窑,而制陶业趋于没落,到了元明清,随着景德镇制瓷业的兴起,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发展的代表。5 X$ Y5 B; W: b1 j! Q7 L
    从地方窑口来说,几千年的发展,地方窑口可以说数不胜数,就浙江来看,作为中国陶瓷历史发源地之一,除了著名的越窑和龙泉窑,还有德清窑、瓯窑 、余杭窑、 婺州窑、 绍兴富盛窑、哥窑、南宋官窑。。。。。。( A# c& _( p7 U
  g6 |, H- G. r4 |( @/ F' Z
    所以,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面对如此繁多的门类的窑口,首先需要确定一个自己的收藏方向,持之以恒的朝这个方向学习、研究,才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这也正是明代理学大家王阳明的理学精华的四个字:“知行合一”。
) G% n9 Z% w! o$ j    但在实际收藏过程中,很多初入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今天玩瓷,明天玩画,后天玩玉,不管什么,只要是古代的,什么都玩,几年下来,投入的资金不少,化去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每个门类蜻蜓点水能说个道道,但遇到具体问题,却什么也不知道。正如一句话:看看是专家,其实是砖家。( l0 \$ h, m& P$ X
    专家专家,顾名思义,是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有专门研究并有建树的人,在现在收藏领域,还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什么都懂,什么都能看。但现在有些所谓专家,为了几块鉴定费、出场费,看陶瓷的人看书画了,看书画的人看杂项了,那是忽悠,另当别论。
8 [; O! x( c7 D% D* d, c0 j! i  d5 C/ p) Y1 y) a  `0 x4 X
    有一个朋友,与我几乎同时开始搞收藏,刚开始大家还一起讨论研究一些问题,到后来,我发现我们有些话题说不到一起了,因为我们刚开始玩的都是明清瓷器,虽然档次不高,但大家有共同语言。但后来,他玩了半年瓷器后,开始玩书画,后来看玉器行情好了,又玩玉器,后来铜炉行情好了,又玩铜炉,看他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我还劝过他:别什么都玩,你的时间、精力、财力跟不上的,他还笑笑:这样好,紧跟潮流,不会落伍。后来渐渐联系少了,前几年听朋友说起他,一屋子的东西,什么都有,但基本都是一些老、普、残的东西。年前,在逛杭州古玩市场的时候,遇见了他,还是那样,为了一件几百几千的东西,与那些刨地皮的人还来还去的谈价格,心里想:每人有每人的活法,每人有每人的收藏之路。如果收藏的人个个专家,又哪里来真正的专家。
) }( U* B; f- j9 z8 i# ]0 p    正如《师说》里的那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心致志 研精究微,每一个收藏爱好者,不管他何时进入收藏领域,只要他明确了自己的收藏目标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前进,那他取得的成绩一定会比那些到处蜻蜓点水的人大很多,收获与付出成正比,他的收获也一定比他人高很多,藏品的档次的价值也一定比他人高很多。当然,前提是走对路子,摆正心态,交好朋友。

0 E0 |( m- t' o- v: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感悟之三
2 P- u# [) |. u" h* a" r1 H
  K7 e+ I% j2 ~
7 a' a3 y* k% s3 e- V% t+ n收藏宜摆正心态,忌轻信跟风
- v1 A) |7 W6 \2 C0 a7 S2 e+ ?9 E5 f/ N* }% _3 c- T
8 m+ t8 J# X( m3 z  X. W% r& X
中国的收藏市场,鱼目混珠,珠沙俱下,靠的是经验和眼力,但经验和眼力也正是困扰许多收藏爱好者的主要问题,遇到过很多朋友,在与他们谈收藏的时候,他们都会问这样一句话:这东西怎么一看就是新的,那东西怎么一看就是老?我也想收藏,怎么看东西?判断一件东西的西老,有时候真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就如瓷器来说,判断一件瓷器的新老,除了胎、釉、款、手头,还要看画风、看纹饰等是否与当时的风格相同,如鉴定康熙瓷器,除了青花发色、山石皴法、人物画法等,还有手头是否恰当,众所周知,康熙瓷由于淘土精良,瓷土密度大,所以手头灰比较重。而现在有些专家,10米只外就能辩真假,那是“神鉴”,非吾辈所能。
! m  I7 g8 M2 q% G        收藏有很多目的,有为了传承历史、有为了装文雅、有为了充门面、有为了一夜暴富等等,虽然不能说自己搞收藏是为了传承历史,也不想标榜自己多么高雅,但当初收藏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和拥有,也有过藏养藏,但最后的目的还是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喜爱。
. F0 @: ^5 H5 d4 `4 h* x       结合自己收藏过程,我想,除了要有良好的收藏心态外,在收藏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C0 v" K+ Y4 d0 r
       一忌只进不出。前几年,新闻传媒报道过杭州一位老人收藏瓷器的遭遇。他是普通退休人员,迷上了瓷器收藏,以此作为增值保值的手段。好多年了,他只顾吃进,前后投入了几十万元。最后,想出手时,请行家一看,才发现全部是假的。这个故事最大的教训,当然是收藏者应该懂行,不能盲目购买。我想,这一教训进一步说明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初学收藏者,切忌只进不出,而应该有进有出,活水循环。如果这位老人不是只进不出,而是有进有出,那他早就可以发现自己缺乏眼光,收进的是假货,可以早早刹车,避免更大的损失。同时,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有助于提高鉴藏水平。此外,有进有出,还有助于调整藏品的结构,起到优化藏品质量的作用。而以藏养藏,也有利于减轻经济压力。
$ L( t1 }+ H- G/ R* i& J) g! q       二忌盲目跟风。清人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如今社会发展快,形势瞬息万变。对书画界而言,已然是“画坛年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书画收藏界的“大鳄”们,出其不意地制造和推出“黑马”,制造一个个新闻热点。一个个原先似乎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书画家,突然崭露头角,成为书画界身价不菲的显赫人物。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此,最好的办法是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冷眼旁观,按照自己的喜爱选择书画。否则,“跟风”的结果,只能是永远慢一拍,成为别人的“垫背”。这几年,从瓷器、书画、玉器到铜炉、佛像、文房杂项,都有大资金进行轮番炒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主见,盲目跟风,很有可能成为“击鼓传花”游戏中接最后一棒的人。
/ D! @, v+ B0 F1 f# S% p$ o       三忌轻信掮客、托儿的“忽悠”。股市里,股民们对电视里、报纸上的“股评家”,可谓爱恨交加。忍不住要听他们,而且听得头头是道,有时觉得他们果真说得有理,但一旦听信他们买了所推荐的股票,往往被“套牢”。收藏市场,也有类似的掮客和托儿。他们是先进入收藏市场的人们,曾经有“交学费买教训”的惨痛经历。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便以行家的身份出现,一方面满足虚荣心,另一方面也寻找机会把“交学费”时买的假货、次货推销给刚入市场的新手们。有一位收藏界资深人士很形象地说:收藏界好比有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博士生。做小学生的时候,难免买一些假东西,付出很多学费,但你不用怕,当你变成高中生、大学生的时候,自然会有新来的小学生帮你付学费,你的损失都可以捞回来。一些初入收藏的人们,甚至一些公司,常常会请一些“内行人”把关掌眼。这时,首先应该了解其为人。否则,出现“老猫管鲞”的情况,结局便可想而知。
' \6 H* b, C$ q) S
0 T+ _4 R' M2 ?* X0 m8 r( g' E
       四忌轻信拍卖会的成交记录。拍卖会是收藏市场的晴雨表,拍卖成交记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收藏市场的活跃程度。但是,我国的拍卖形成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久,在很多方面不够规范。就拍卖成交记录而言,多少存在一定水分,假拍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连一些被媒体炒得热火朝天的暴出“天价”的艺术品,内中其实都有“不足与外人道”的奥秘。这其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无须再多说。拍卖公司如此做,自然有其目的,对普通收藏者来说,只须多一分心眼就行,不要轻信,不要当真,不要以此来左右自己的收藏趋向和思路。- i6 l1 @! {" P5 @: Z4 q
: ?4 e2 x, N1 w* j*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0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感悟之四% C6 h: q. X' e9 G4 L
收藏宜“专、精”,忌“散、普”
: [  d7 M' n. X6 F* w0 R
    时下,在国内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浮躁倾向:一些收藏爱好者“飘浮不定”、“见风使舵”,见哪个领域“火暴”,便趋之若鹜,改变自己的收藏方向、目标或定位。结果,最后混了个“满山撵鸡,一只没擒”,在哪个收藏领域都难有起色。   这种“墙头草随风倒”的收藏理念,对收藏者本身是极为不利的,也是收藏者在收藏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硬伤。+ l- W9 `% G0 j2 i: Y
  就收藏来讲,每个收藏爱好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收藏定位、目标或方向。在“大政方针”已定的情况下,收藏的步伐才能走得更快、更坚实。“专”是“精”的基础,不“专”无以成“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收藏领域却是庞大杂芜的。一个人穷其一生的精力和财力,能涉足多少收藏领域?又能收藏多少物什?作为收藏爱好者,心中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收藏定位和方向,立定脚跟,向前进发。保持这样的状态才能在某一收藏领域有所建树。$ W8 f: z4 d+ j- R, y. z2 y
  尽管收藏者对收藏本身的心态不一,但喜爱是基本心态。自己喜欢,才能更加热衷于收藏。而浮躁的心态则是对收藏行为的一种亵渎,也是对收藏行为的一种伤害。有些收藏爱好者“闻风而动”,不管自己喜欢与否,一切以“热”和“利”为标准:啥“热”就收藏啥,啥获利多就收藏啥。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势必使收藏者形成盲目心理,以至于出现“涉假”、“藏伪”、上当受骗的现象,最终遭受经济损失的还是收藏者本人。5 l% `( {" g2 p2 `# Q& F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和载体。收藏活动需要一定的学识做积淀。没有一定的学识,收藏就会成为“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而当下的收藏市场,恰恰又是风起云涌,门类众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收藏者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跟风跑”的收藏趋向。在这种情况下,收藏者须静下心来,“以静制动”,规范自己的收藏行为:不趋时,不跟风,坚持自己的收藏路线、坚定自己的收藏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一路走下去。久之,必有大成。
$ j1 Q2 u% r2 t6 K  i; G; W  放眼国内外收藏市场,但凡有所成就的收藏家,大多是专一的收藏者。虽然有些收藏家涉足多个收藏领域,但也是数个而已,而这数个领域,也是一而贯之的,绝不是“见风使舵”的。所以,人们一提到“家具收藏”,马上会想到马未都;提到收藏石头,便会想到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先生;提到名伶的扇子,便想到著名作家老舍;说到“名人手扎”收藏,就会想到王刚。古人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段话,对于收藏者来说,乃是忠言。
* r# D9 r6 H5 i. }    这一点,得夸夸经常顶帖的6694,他进入收藏领域时间不长,在论坛里也是高级潜水员,但他进入收藏领域,定的目标是清代官窑瓷器,而且是瓷器中数量最少的匮、豆之类的器型,这类瓷器,虽然目前价格也比较高,但如有人做专题收藏,假以时日,则潜力不可小觑。
0 L4 a/ f0 j6 d  X    当然,也夸夸老B同志,虽然对瓷器佛像不懂,但他的专题收藏--古代玺印,估计已成系列,在研究、鉴赏上,收藏圈里怕也无人能出其右,收藏有句话: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冷门收藏,不出十年,必将给老B同志带来巨大回报,到那时侯,估计茅台不是一瓶瓶发了,怎么也得一箱箱、一车车的发了,老B,对吗?!

7 u! \9 Y; t6 X3 {; R" ~. e
5 Y" t3 g/ Y3 m: [* F& q+ `% T4 P$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15:09 , Processed in 0.0691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