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西南残雪 于 2011-10-29 22:37 编辑
5 T) N+ K% ]/ F, ^/ ]5 h9 y, X) s% T( r& ^7 P% ?0 x1 p9 m, T1 z
陶勤之先生精彩的文章------ e! O7 L) L6 z/ E
说了文物收藏界的“业内帮”、“垃圾帮”和“混混帮”,当然以后还要说说“疯狗帮”.
# @$ h+ I$ g4 N2 I" v0 b 说这些帮的同时,自然不能忘了说说文物收藏界的“国宝帮”!要是不说一说,也对不起一些收藏了“国宝”级别的古董的藏友们。是他们这些收藏家拿自己的血汗钱,冒着别人不理解,老伴闹别扭的困境,真正的保护了先祖们的遗物。: c/ u4 ?) \8 ?% o
“垃圾帮”这边买进,那边卖出,活跃了当今的古玩市场,成就了一大批拥有国宝级别的收藏家的事业,要是没有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卖真又卖假的,卖垃圾又把国宝当垃圾卖的 “垃圾帮”们,各地的古玩市场能不能生存下去,还真的是一个大问号?9 N# p% N% V# x
“国宝帮”的买进!成就了各地的古玩市场的生存,也成就了“垃圾帮”一家老少的饭碗和衣食住行,拉动了古玩市场经济的发展,“垃圾帮”成全了“国宝帮”,“国宝帮”养活了“垃圾帮”,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先祖们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使之没有被贩卖古董的“垃圾帮”们倒卖出国门。+ L4 L: d* n' k, i' `& ?
在保护文化遗产上“国宝帮”们功不可灭,没有国宝帮的买进,先祖们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很快就会冲击流落到世界各地,用前一时期的网络流行语说“你们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 H0 k" r% o4 z& d7 V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明清红木家具外流,就是因为缺少国宝帮似的收藏家们。
$ F$ A2 B# g$ J7 y5 q. \1 [, Q$ H 当然,那时候的古董,弃之可惜,留着是心病,不知哪天又会被人找个理由扣个“四旧”帽子!买给老外,换几个小钱,贴补点家用,不失上策之举。. B& c3 }! g" M' R2 M9 Q
待到国人醒悟了,有了收藏爱好者时,人家老外已经建起了私人博物馆,收藏的都是中国人的古董。现在看着都有点痛心----. N/ |* W/ n* N
不错!国宝帮的藏品有真也有假,当今世界的收藏,那个人的藏品没有真假呢?, M1 Z5 m" J: e) _1 J: j
世界各大收藏馆里都有真假古董,所不同的的只是假多假少之别。现在要想鉴别出文物的真假,真的很难很难,相信科学鉴定法的,不相信眼力和经验;相信眼力和经验的怀疑科学鉴定方法。谁都说服不了谁。0 c* G. C/ i, L% B! J6 i9 T8 v
鉴宝专家说收藏家藏品“假的多”,收藏家说鉴宝专家“有眼无珠”,不识宝。0 k, }' O* z6 t. @3 q' g# I! S
提到一些鉴宝专家,藏友们没好话;讲到收藏,鉴宝专家总是说:百分之八十五都是赝品。谁是谁非,就像一锅糊似的理不清。! C9 u0 a+ w6 u Z' C
不少收藏家有点忌讳别人说“国宝帮”,好像一见到这几个字,就有点过敏,就以为别人在讥笑他买假货。实际真货假货,你一年四季都在琢磨,了解,还弄不明白吗?就像你整天和老伴、孩子生活在一起,你要是仍旧不了解他们的个性、毛病、水平和能耐,你也就很难玩好收藏了!!: G- L7 A% A. a# t3 J
有人喊你“国宝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真的不是“国宝帮”,用眼下比较时髦的话说,就叫“扶贫帮”,延伸一点说,也叫拉动古玩市场经济帮吧。要真是这样,那就真的有点可怕了!
8 O+ Q6 i( i" D- D 实际石不能言先生写的那篇《走出国宝帮》是一片好心,并无恶意,只是我们不少收藏家曲意的理解了。后来“不省事”收藏网的管理员写了篇《国宝帮的特征》一文,那就是恶意的了,还要驱除国宝帮,驱除“国宝帮”的目的很明白,人家管理古玩交易网,自然是为了赚钱,自然希望销售的快的傻开门普品,你那国宝藏品价格高的吓人,自然就很难卖动,人家自然也就拿不到提成。
1 N3 @9 a3 Y1 U 再说了,国宝藏品真假先不论,看着就养眼,起码是艺术品,傻开门的垃圾普品,再真,也是脏兮兮的,看着就不吉利。! h. l8 f. A2 |2 e) ~5 l$ l
就像找对象一样,哪个不想找一个明星似的对象,谁也不想找一个捡垃圾的对象,虽然捡垃圾的对象纯洁的就像山泉一样,也难得有人相中。
- W4 }& P% I8 K2 W* q 国宝藏品一上,就能影响一大片垃圾藏品没人再想买,所以不“省事”收藏网的管理员要驱除国宝帮,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也就看出这位管理员的气量之小,心胸之狭隘,可见一斑!0 P0 c3 M& m2 ~& h
说白了,国宝帮就是那些真正保护了国家文物的一帮,也是当今收藏界最有实力的一帮,一件国宝,要抵得上多少傻开门的垃圾,当然了,是国宝?是垃圾?时间和事实会给大家一个完美的说法!!!!* y! B( G1 I; n4 K
) A$ x+ n& K/ \- W
$ x: T; D& g: `- N9 e3 A
3 @& ]1 Y% @* e' z4 x6 |说说 文物收藏界的“垃圾帮”6 t2 a6 f" p' C0 d6 V% p: `4 F
' j& y/ @( m) M! k5 `5 Z
文物收藏界的“垃圾帮”基本上都是贩卖古董的生意人,商人虽说给人的印象是“无商不奸”,也就是坏蛋的感觉,但是市场上要是真的少了这些“无商不奸”的家伙,还真的玩不转。随着现代化网络的流行,有点网络技术水平的古董贩子,又懂点经营的手段生意人,也就注册办了个古玩交易网站,古董贩子经营管理的网站,自然聚集了古玩市场上的那些开店的贩子,还有那些白天摆地摊晚上上网忽悠的家伙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0 K( i/ Y% N" v. p( _% ?; S 这些贩卖古董的垃圾帮是不可能有像样的古董的,特别是那些价值不菲的古董,因为价值不菲的古董需要大量的资金购入,需要的成本高,这是古董贩子们不愿意作,也是很有风险的事,主要是一旦走眼,这个损失就大了。 {& g. S* o. M/ r* f6 B2 U
垃圾帮要的是低投入,低风险,能赚钱,流动快的买卖程序。7 B6 }5 ^1 x& E3 G; g% b+ b
像样的古董不仅投入的资金高,而且也很难出手,要是再买个假货,需要很多年都难以翻本。所以垃圾帮的古董贩子们出手的真品大都是傻开门的普品,要么就是一些便于仿作的古物。价格低廉,又好出手,还不占用多少流动资金的假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货物。三五十元买进,百二八十元卖出,手机一拍,图片发到古玩交易网上,有时还故弄玄虚的来一句:勿询价!!2 C1 a6 \1 v% @* y
凡是成交率高的网站,大都是贩卖垃圾古董的“垃圾帮”的“革命”根据地,价廉物不美,傻开门的东东和便于仿做的玩意。价钱不高,很容易出手。穷光蛋都能买起,所以成交率就高。3 R. u' u: e! B0 m
真正的古董,价值不菲的古玩,是很难卖得动的。动辄十万二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东东,谁也不会在网上交易,除非买家脑子出了问题,要不就是钱多的实实在在的用不了,才会干这样的冒风险的傻事!. D. N: V! G! G: |' ^# c
现在古玩行当,就是面对面的古玩市场,也是真的卖不过假的!何况虚拟的古玩交易网站,所以个别成交率很高的古玩交易网站的古董真假,不用说你也就能想出个十之八九的水分!7 l0 [, ~7 a0 @; k1 p7 q
这样的古玩交易网站一见到像样的古董,立马就高喊“国宝帮”,有的古玩交易网站的管理员还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学着写了篇讨伐“国宝帮”的檄文,“垃圾帮”和“混混帮”还有“疯狗帮”的弟子们一片声的赞同和支持,马屁声不绝于耳,大有钱塘潮水之势。, J8 N6 I6 L5 Y. d: f X! s/ {
各行各业都有职业病,古玩贩子们的职业病就是“别人的古玩永远都是仿的,假!开门假!自己店铺的东西,还有发到网上的,都是真的!精彩!真精彩!”。
m1 `* }1 F: v, q# A l3 m 而且这些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的断语,还成了个别很盛的古玩交易网的专用语,很具有时代特色的专用语!
8 g% P5 [7 a9 U6 p2 ~0 ]说说 文物收藏界的“业内帮 ”
$ w5 A7 ?8 Y5 k
+ b# G- }; ~. x y6 U, `6 i 收藏家之友老先生看了我写的《说说文物收藏界的帮》后,建议我重点破析一下业内帮、国宝帮、垃圾帮、混混帮,特别是“业内帮”。! y% d' ]. g4 T9 F1 i
“业内帮”都是有话语权的文博人员,从当初的被收藏界的人士敬仰崇拜,到现在的骂声不断,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的。
& f Z. C# }/ y( z( ^% @ 也就像不少人吓唬爱哭闹的孩子,警察来了!孩子一听,果然就不哭闹了。
! |+ g$ H0 B* m }& H4 e9 m 不知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也会用鉴宝的专家来了吓唬哭闹的孩子们。这虽是调侃,也确实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事。
; m+ P' k9 F8 H 警察维护了社会治安,没有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好感!这是因为少数败类影响了令人尊敬的警察队伍的形象。
, r8 [. `% U4 U# y 文物鉴定专家为不少藏友甄别古董的真假,解决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的困惑,也为不少收藏的人指了路。很多很多的收藏爱好者都是看了“业内帮”人士编著的书籍和在媒体侃侃而谈后,开始收藏的。可是现在大多数收藏爱好者一提到“业内帮”,也就是那些鉴宝专家,就反感,跟帖骂人家不说,还有的发帖追踪着骂。9 ]' X& j9 W$ f$ M7 U! l" ~* d: C
实际这是大可不必,业内专家有业内专家的难处,因为专家不可能也不会像收藏家那样,混迹在第一线,见到了很多博物馆里都难以见到的散落在民间的古董,虽说有真有假,但是见得多了,琢磨的时日久了,真假自然也就能辨出来。
$ u: d: N& i/ B# ]: Y/ K 中国不是有句“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吗。 不管什么样的古董,只要你不断地琢磨,不要光往好处想,也不要光往不好的地方想,要冷静的综合的判断分析,自然会能琢磨出真假来。这和熟悉一个人,揣摩一个领导的心思是一样的,久了,就了如指掌了。) C$ U& k3 t4 X5 s- v6 z) t
“业内帮”的鉴宝专家们就不一样了。这些专家要么去挖墓,要么呆在博物馆里,难得到真假都有的古玩市场上放生练眼力。整天面对的都是考古来的真家伙,难得动脑琢磨假的怎样假,真的怎样真。所以鉴宝时见到不曾见过的东西,碍于面子,只好枪毙。枪毙多了就会令人生疑。也就怀疑鉴宝专家的真实水平。就像我们过去总说蒋介石不抗日,是假抗日,现在不就知道真正抗日的是谁了吗?
6 l# g E5 b& r 京城有四少,业内的鉴宝专家也有四种.' l$ D$ R/ i' W1 \
一种是有眼力有良心的鉴宝专家;; S0 y5 V* D$ y
一种是有眼力没良心的鉴宝专家;" j8 c* U3 y# s( n) D' j* H+ R% v
一种是没眼力有良心的鉴宝专家;& V) z: h; G7 d6 c% |3 h- C- X
一种是没眼力没良心的鉴宝专家。
_- X3 X" x0 W; I# w! ?- r1 g 中国人对“四”似乎情有独钟,过去只要沾四,不仅留名,还会青史留名。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名旦、四大发明、四大名著、民国四公子、四代同堂。
% Z& i2 S: A1 \3 t/ O* f 自从出了”四人帮“以后,再沾四就不大吉利了,就会出四(事),也就像前些日的“京城四少”一样。
! x9 F; B# m- s. L9 R1 J* b4 u: @ 业内的鉴宝专家也是人,境界也不比那些当权的高多少,在金钱面前良心有时就会失控。) a% _7 @- y N
说说 文物收藏界的 “帮”
8 k6 P) P a8 ^+ v+ ~( ]# |1 G5 y8 a0 `/ E H+ F3 P
8 K) O$ u& P: ~& G& A. |: v
近日看了一篇《走出“国宝帮“》文章,有点感触,也就突然来了灵感,想写写“国宝帮”、““垃圾帮”、“混混帮”。
8 ^! o7 S, f4 o$ b0 I0 d% n 对了,还有一个“业内帮”!
% L7 ~6 S; z" s1 u 这可是有话语权的“帮”,这个帮的人众大都是工作在文博部门的人员,有的退休了,有的虽没退休,也利用业余时间出来挣点外快,补贴补贴购房的欠款,虽有情可原,但往往和另外几个“帮”的人员在认识上就会有分歧,人家很是看好的东西,往往被“业内帮”的人面对媒体,一句话就枪毙了。搞得另外几个帮的持宝人不仅破了发财的美梦,还丢物又丢脸,成了个买假货的帮主。6 |8 b" k4 l' ^5 j) D
所以现在只要一提到“业内帮”的专家,另外几个帮就会结成统一战线。
C1 ?" H- X4 B) K 实际这几个帮的诞生,与“盛世”是血脉相连的,没有“盛世”,就不会有“收藏”,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还能有心情玩收藏,那是不可能的事。5 f1 l4 N5 R: f8 G& F+ {
) R+ m. e. c% f% s2 P4 r! L
有了盛世,才会有收藏,才会有这个“帮”那个“帮”的出现。所以这几个帮都归“盛世帮”。; i7 o2 L0 D- Q) x W+ s
3 C% t' i; @0 y& w “国宝帮”最大的信条是“相信人不如相信物”!2 z, ]; n* o1 x* K
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国宝级”的藏品心里就是高兴!. G# I$ v% }0 Z2 o0 V% N. D
最大的困惑就是得不到有话语权的“业内帮”的承认,也得不到另外几个帮的认可,藏品一直也就没有办法出手!
" I. N% s! q, |/ M4 m- V. p# B2 C 最大的快乐,永远都是精神上的“亿万富翁”!
3 ]. `8 ~$ P& z% ?5 y) R& y7 O* n- L _" U7 m: _
“垃圾帮”就不一样了,“垃圾帮”的收藏,好也罢,不好也罢,反正不值几个鸟钱!9 |1 d% U4 j+ ?$ `( X6 q
有次在古玩市场,一位“垃圾帮”弟子花了“两毛钱”(行话)买了一只很是厚重的“元青花”小碗,以为自己捡了漏,有点得意忘形的在我面前显派!0 b7 t, h! N0 [/ G
* W5 R: B5 k6 j8 K8 d" Q# V
我问他家里有没有用了五六年的瓷碗,“垃圾帮”弟子说有,我要他回去把两只碗放到一块比较一下,看看哪个新!哪个旧!, a8 ~8 l' @# C& h4 J" o; s( N
( M T% L8 I+ y/ T9 V# }$ u “垃圾帮”和“国宝帮”的区别在于:5 l+ A) } i" b
3 Z8 w; A" v# J. e+ ?# B
“国宝帮”很少将自己的收藏出售,当然也难以出手,那家伙一出手就“亿”字辈的,谁敢盲目买,要是没有话语权的“业内帮”认可,绝不会有人犯傻的。
' X$ B/ j* o5 [! ]* T* E+ J但是“国宝帮”的帮众都很大方慷慨,前提是只要和你对上脾气,出手就能送你一件国宝,而且一点也不含糊。
1 D9 _$ X% @. R" s 当然了,“国宝帮”不仅仅也不在乎怕别人说真说假,说真!人家也不会高兴的跳起来,说假!人家讲你没眼力,不识货。信念坚定的“国宝帮”更主要的是自己看着高兴就行,也不缺那几个“鸟”钱花.因为“国宝帮”的群体素质比较高,大都是有闲、有钱、有“理想”的人士居多。
/ O$ l+ i: [9 S C0 c* t- D0 l 有闲,在家没事看看电视,自然也就看到了鉴宝、寻宝和艺术品投资节目,看着、看着也就心动了------
% d4 b( J* T: x: O( s# l 有钱,再买两本书看看,记得几个“特征”和“要点”后,也就下水淘宝了,自然是按照馆藏和拍卖图录“涛声依旧”的寻宝----
1 i- V! N& G n7 `% f3 l 有理想!那就是一直认为自己收藏的都是“国宝”级的东西,容不得别人半点提示;
! q. z9 o# R. z$ {; l$ V* h 当然也不乏有慧眼独具的造就者,一步一步成为了真正的收藏家!
2 f3 y. l( F0 O6 B: q( Y+ [* _( v ?
但能有几人呢?
/ _+ q7 H& O- P5 k/ ]3 M! ?
5 n$ d# S* @2 p) G1 Z “垃圾帮”大都是有闲没有多少钱的人,没事干也就在古玩市场上转悠,转着转着就开始捡地摊上的便宜货了,几毛钱、块把钱的东西,贵了是绝不会出手买的,边收藏、边出售,也不失为一招生财之道,五毛钱买进,六毛钱卖出,能赚几个小钱也就行了。3 n G' v: @# B: ]
, \+ L& H |0 S/ z3 \8 J
说好听一点也就叫“以藏养藏”,时间久了,也有不少养出“水平”和“眼力”来的。从古玩市场上的垃圾堆里真的捡到了好东西,更养出了先进的销售技术,照片一拍,网上一发,能赚钱就买,至于真也好假也好,赚钱才是真正的好。
5 z, I( ^2 f' D* J
& U2 M O3 \+ [ v( K' q. J) [7 U8 t “混混帮”们是最让收藏界头疼的一帮,这帮“混混”有钱(但不多),有闲(上网就是消遣加搅合),搅和久了,有的也搅和出点眼力,但仍旧还是两个字“搅和”,目的就是让人家不开心,他一边偷着“葫芦而笑”去了。& r8 E$ T: j# Q0 l+ c& E( i
4 F) I" b: M' f: C# f “混混帮”什么都“正”,就是“心术不正”,这帮混混古玩市场有,网上也有。就像打不跑的皮脸苍蝇一样盯着你不放,一没有藏品,二没有什么经验可谈,三是尽拿别人的东西开刷说事,不用看,也不多看,上来就给你来个“不开门!开门假!新仿!晕!假!”并且还是三五成群的互相呼应。: l% @! g9 h5 C+ z
# z! l: c5 V0 \
当然了,凡事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混混帮”们的存在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活跃了市场和网站,大家都说好,大家都不吭声,也就会死气沉沉的让人郁闷!没有“混混帮”们的混,你就很难看到古玩市场和网上的争论不休的热闹。( ^; M: d& z }( f: Q0 x0 v
$ t) G" P6 h% j) c) c: k$ \
“业内帮”、“国宝帮”也好,“垃圾帮”、“混混帮”也罢,都得益于“盛世”,有次到古玩市场,一位曾经在博物馆任职,现在辞了,自己开了个古玩店,有点脸熟,很是热情的请我到他那不小的店铺里看了看,问我那件最值钱?我告诉他,桌子上的那块面包最值钱,关键时能救你一命!说的满店铺里人都大笑起来,人人都说有理。) e3 R3 C0 G) r. e" Q& g6 k) @4 y
6 x+ H7 a4 S: c+ `& \1 o4 T
一件古董,是国宝?是垃圾?就要看在什么环境下定论。要是饿得快要死了,就是国宝级别的,你也会换口面包吃;要是在大海里沉了船,你就会把国宝级别的东西当垃圾扔了;要是存放在博物馆里,你就是有再多的钱也难买到。
3 U% V- F6 {# g) f' u k1 B& l4 U0 w( y/ r' O
所以真也好,假也好,玩的心情愉快就是好-----五百年以后也都是国宝.
5 c( K3 f& ^& h# R6 V: P9 a; ^( g{转任南红山文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