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0|回复: 3

【转载】文物收藏界“十大怪”、收藏人的“十大心态”、中国人的“十大劣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01: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大怪: 没有藏品是“人才”,出书鉴宝赚外快。 不少所谓的古董鉴定专家,很难有自己的藏品;没有藏品的鉴宝人,到处拿别人的“孩子”说事,给收藏颇丰的人做“真伪”鉴定,收费不手软,说话不留情;把一些藏友们忽悠的忘记了一句调侃; “专家不如行家,行家不如玩家,玩家不如藏家”。虽是笑话,细想起来不是没有道理。 二大怪: 真才行家不出台,闲隐都市桃源外。 真正有才的也是很有鉴识经验的收藏家,很少抛头露面,也不给人做鉴定,更不请人做鉴定,面对藏品,做做学问,收藏领域的媒体效应似乎与他们无关; 难得听人说过王世襄和一些很有造就的收藏家做过什么鉴定活动。就连在“败家论坛”海侃一通的未都马先生,也从没见他在那里寻过宝做过鉴定活动。 三大怪: 古董文物天价买,能买之人内涵菜。 想卖卖不掉,想买买不到,人人都说古董价格一年几翻,和田玉论克卖,比黄金还要贵千倍,你去买就是天价,你要卖没人要,就是垃圾;能买得起的人,也大多是那些没有多少内涵的款爷,喜欢在拍卖会上举牌显派,满足自己片刻的虚荣。真假先不论,要的就是那一刻的媒体效应。 四大怪: 文物价格很是怪,真假新旧倒过来。 真的卖不过假的,老的卖不过新的。新的卖不过原石,这是古玩市场上普片存在的又一笑话。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董,居然连一块和田玉籽料都卖不过。 五大怪: 古董文物无人识,真货被人忽悠坏。 面对一件文物,十个鉴定的人就会有十一种说法,谁也不服气谁,自己的鉴识就是真理。最后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难辨的垃圾;就像故宫的展品被人盗出来,都说是全仿,害的小偷一气之下,把国宝当垃圾扔了几件。 六大怪: 鉴定专家处处在,价格明标在门外。 只要给钱!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给钱,真的也是假的。上次鉴定是真的,这次没交鉴定费就是假的。 七大怪: 鉴定资格花钱买,不懂鉴识有招牌。 前些日曝光的一些黑心拍卖部门聘用的鉴定专家的资格证书,居然是花了几千块钱买从权威的部门买的; 八大怪: 国宝古董在我这,儿子也能喊成爹。 别人的东西都是假的,自己的东西都是真的。这是收藏界得怪病,你睁着眼看他在那说瞎话,卖前古董是垃圾,买到手后的古董就变成国宝,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假的。 九大怪: 只征集不拍卖,图录佣金交上来。 不少拍卖单位一年难得拍卖出一件藏品,就是拍卖一次,也是装模作样,雇几个人举举牌。主要靠收取一些初入收藏之门的又想一夜暴富的收藏爱好者的佣金或者图录费养活自己,每次征集一千件,一件只收一千元,也是一百万,印一千本图录,一本三百成本也不到。 十大怪: 处处都有潜规则,让人心酸很无耐。 真正的 收藏家要想让“正儿八经”的拍卖部门拍一件藏品,能被“钱规”的退避三舍。 拍来拍去,也都是经常在拍卖部门出现的那几件藏品。
8 U) J/ O0 c) h$ H. h# {( D
古玩收藏人的“十大心态”
7 J& h4 o. K0 k% T3 Z0 [
1 a. K( {# `% v

& u4 r) _& T2 Z. ?" p+ O" P" o$ ~+ ]心态之一:出手捡漏  一招发财: K  [4 L9 ^/ V

0 K! _$ ^+ @; E, T6 C% ^5 Y6 E- `0 g5 }/ L  }
          现在鉴宝寻宝的电视节目虽说不是铺天盖地吧,也是每周都能看几次,看着看着就开始做发财梦了,也梦想着像电视上的持宝人那样捡个几十万的古董,发财的梦谁都会做,梦醒了也就晚了,当然也有一直在做梦的;做梦比不做梦强,有梦想的人,就会有追求;) C; g9 G" a7 [# {! ]* E/ v

9 `" D. k/ F) p心态之二:感觉良好  自以为是) \# }  m7 [5 b8 H- @6 N
, ]( S; |0 d2 q. ?
          有的藏友看了几本鉴宝的书籍,也把书上的鉴识知识烂记于心,也就觉得自己有学问了,再比对着书本买了几件古董,也就觉得自己有了过人的眼力,在家门口的古玩市场就充起了老大,成了业余的“鉴宝”专家,经常的在那些还不太懂的藏友面前干起了不拿鉴定费的义务劳动,指指点点的误人也误己;
% e. \, [6 b6 i/ ?5 [3 A- H% X
) g- u. ?6 ~% E$ ]1 `% H# Q心态之三:上点小当  灰心丧气
1 g  _$ [" ?% o2 j" N# G; T% l0 x0 g9 ?6 t9 J2 J
          兴冲冲的收藏,疯狂的“捡漏”,什么样的古董拍卖的价格高,就买什么样的疑似古董,手里有的是每一年的拍卖估价图录,比对着“捡漏”,千万元的满屋,亿万元的堆一桌,; ~- u- C! c! {- E2 H4 r4 X. `0 e
以为发了大财,捡了大漏,高兴之余,难免显派,被人一指点,也就灰心丧气;7 R$ A' A2 v6 P  J: l# F) G* i9 k

, ?% V5 n/ |3 Q: v; i  O心态之四:愤怒之余  金盆洗手$ Y; V' X* k5 o& O

1 w' v0 d% O# s2 D$ c8 M
         收藏的人上点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更可怕的是不去总结经验教训,而是迁怒于古玩市场没有真货,全假!有位藏友好久没见他到古玩市场了,问他怎么这么多天不到古玩市场来了,他愤怒的说,不干了,全假!% E# S( i7 u  g( S, g- K
我问他怎么知道全假,原来他一个朋友和故宫里人很熟,几十件古董送过去看了全假。我问他有没有给鉴定费,他说没有,又问他朋友是省长还是副省长,他说什么都不是。我告诉他说鉴定全假就对了。( r1 {& Q* T3 y$ a9 z1 P
. ]# z! B5 B! W5 M! H6 f  z
心态之五:不用人劝   悄悄下水
* \- @0 n1 w' j2 g: W% m7 g: {4 w8 m1 F
        上了当的藏友们,虽然很是愤怒了一些天,也洗手不干了好些日,但用不了多久,也不用人相劝,又会象当年的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悄悄的出现在古玩市场,开始了新的上当受骗路程。
9 U( @  U0 }& d- L& j
0 J/ v" J. r* U% X- v心态之六:逐步成熟   冷静收藏
: G! o) X2 b! \( @1 V1 c8 k4 N7 q: _2 ]3 E; a. V$ Q
          经过几次折腾后的收藏家,有理智的人也就开始趋于成熟了,无论在冲动上还是在认识上,也都一步一步的冷静下来,在古玩市场上,你要是看到人家一声不响的在搜寻,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朋友,这样的人不能说不上当,但你要是想让他上当就比较难了。
! x) v* i" E' [5 W& ]5 A
8 v0 N  o& d8 k* ]9 [& T心态之七:屡教不改   一堆垃圾
. U. \# P6 n* ~- c
4 @4 p& T! L& w; r
       当然也有屡教不改的收藏“家”,这样的人有两种:, X& s" b+ u) U; h8 g0 t
          一是做生意发了,以为自己在商场上都能“游刃有余”的取胜,在古玩市场还能败北吗。信心十足的任何意见都听不进去;( F. f- R8 v. J1 ~7 I, x
          二是边收藏边做买卖的主,有个差不多的都吃进,然后再经过筛选后,抛出去,赚他几个钱。抛出去的是像点样的垃圾,留一下的也值得研究。
% [4 `  A3 N2 E( v  r! O/ b4 {" B7 W
心态之八:自己的宝   别人的草
. k- d! }. V" s1 G! t0 v9 W3 b6 O5 e4 [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古玩市场,都有这样一帮人,别人的东西再好都是垃圾,自己的就是开门的垃圾,也是宝贝,无人能比。
+ K3 b" N  U: t6 Q在古玩市场上是面对面的较量,不用看,也不用上手2 s- `8 ?" @' ~' V4 o. t
,一句话不对。$ V7 }1 _! h& @- P
      在网上是跟帖评论,几个字“全假、晕倒、不开门”,这是不少网上的“混混”们喜欢用的,说不出所以然的“混混”。/ [! A* b  D+ E* b" V% G2 I
      前几天我问一位不可一世的网友知不知道什么是“垃圾”?不知道什么是“垃圾”的话,看看自己的店铺里的东西就知道什么是“垃圾”了;0 Y% F# k4 \1 ]) b" o# L6 W" K
      我又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是“无知”?不知道什么是“无知”的话,看看自己行为!就明白什么是“无知”了。4 P, b4 `+ C% `+ }6 u* Y
      好在我没有问他知不知道什么是“人渣”,也没有叫他回去对着镜子看一看。
0 }# g$ K/ ?, D0 @0 g* }      这样的人不能说他的眼力不济,也不能说他没有鉴识水平,而是他心态不正。% v7 @8 z$ Y9 Z

7 ]: ?0 x: \0 E9 J8 e1 e# x心态之九:感觉良好   
& a; d% R5 o  \. j7 y
常买假货
( T# @3 B" {4 ?! A2 `! c9 M  A2 ^5 l1 `) o# c8 Q  l
           感觉良好的收藏爱好者不少,普片存在于收藏队伍中,但这样的人只是自己玩着高兴,不伤害别人,也很少评论别人的东西好和坏,你向他请教,他们也是很诚恳的评介,让你能够接受。只要他看上的,假的也是好的,自己玩着高兴。
/ V  n% @& Z6 ?# u; j' d0 {4 W: Z& a" j# |! L
心态之十:出手不凡   * G, R0 F0 g' b9 p' \% E. M
此人少见' u2 I. c. j% `. C

2 \  z" q1 _0 d, _3 T
         收藏的人都想出手不凡,但真正能出手不凡的人不能说没有,但很少见,也难得见。前些日间媒体报道天津有一位,很小就行,据说也让不少文物专家吃惊。- L3 A, w9 [8 Z
         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收藏的人还是冷静一点,既要觉得自己能行,也要认识到自己不行,这样不仅能进步,也会少上点当。
% }: K/ c: [# P* b
5 L( M- }, D4 \, V0 @* }. ?$ ?2 f& ?7 P3 C+ f4 _7 g& Q1 M

2 T8 @7 M, V( }/ ^
发表于 2011-10-27 12: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藏以乐为主,遇到买家也可以卖,一辈子不买,算是收藏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4: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是当今文物古董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嗨!收藏古董玩的是历史.是品味以逝去时光.具学问似大海,银子似长江.宁静的心态.不具条件玩古谈和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5-15 12:21 , Processed in 0.0560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