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05|回复: 8

日本铁壶-南部岩铸铁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2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8 12:37 编辑
7 @; M) Q/ Q4 P+ s8 H  B  v
/ U1 H) `1 W1 l5 p& d1 e" _& {$ C  Y
见有网友收集日本铁壶,笔者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付过学费。许多藏家说日本老南部铁壶现在已不易淘到,现在市场上的铁壶,有在日本本土新铸的壶,有日本公司外加工的壶,和流传下的近代老铁壶。臺湾藏家收藏日本铁壶的历史较长,即便如此,他们认为要发现一把老日本南部铁壶也不容易。0 t1 l. {6 S/ g! k- ^' _& z/ P
. V  {$ l& k2 g, a5 W5 M
转帖:铁壶的由来
  铁壶是何时开始诞生的虽然不是很清楚, 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应该就是铁壶的原形。在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的古文书中有记载铁瓶(铁壶)此名称, 由此可推知铁壶在庶民间开始普及是在此时期, 而在幕府到明治时期在民间铁壶的使用更加普遍。9 Y- H: z% Y9 N% U6 u
  铁壶的产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其中龙文堂乃以它的铜盖而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
( A! m7 S/ o" G9 L  此外目前手上的资料多为南部铁器。先向各位说明南部铁器的来源,为何会有南部铁器的产生?乃对茶道的造诣颇深的28代南部藩主重直公,因为自己的领地内产出良质的铁,所以于1659年聘请京都的小泉仁左卫门清行(在广辞苑查南部也可以得到此资料)来制造茶釜,此可说是南部铁器的起源。- i- F5 M" C" b/ G2 _5 L
  而南部铁瓶乃第三代小泉仁左卫门清尊想有个使用方便而且可煮出好水的器具而创作出的作品,之后因需求增多,不仅是茶道的世界连日常生活中也为一般人所爱用。
1 b3 J" Q" e- V, r% n7 y2 H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部铁器是在明治时期才开始在全国打开知名度。其理由为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访问盛冈参访第八代小泉仁左卫门制壶的过程,由于工法精湛获得极高的评价,被随行的记者拍下,也在各大报报导,从此南部铁器在全国打开知名度。
& U! h- ]0 J; {7 K8 p* u6 E  c  铁瓶 急须 铁壶  为什么会有这个标题,其实乃因台湾所说的日本铁壶,日文是称为铁瓶或急须。铁瓶大概是容量在900cc以上铁制煮水器具,而急须应该就是500cc以下像台湾的茶壶的器具。所以以南部铁器为例,标明为铁瓶时,你就可以猜是大的煮水器具,标明为急须时就可知道是像茶壶的大小。: K: {$ M' _% I! ]( ^4 e
  日本南部铁器  “南部铁器”是地域(特产)的统称,其实是泛指日本岩手县的着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
! Z6 J  T% P% j, _! d, R9 a3 `  生铁制品当中有:铁瓶(水壶)、急须(茶壶)、火钵(火炉)、瓶垫、茶托、铁锅、风铃、以及花瓶等种类。& z9 @" B# }" I% h
  日本岩手县的生产品牌,常见的有“盛荣堂”、“盛峰堂”、“千草”、“池永鉄工”等等。当中以“盛荣堂”较具规模,同时也是是日本官方推荐的传统工艺厂商。
6 w  Q$ k( y- v& }: F  “急须”跟“铁瓶”的差别,除了容量与体积大小之外,最大的差异就是"急须"有附滤网,方便泡茶。
! G$ W& k* k7 j5 N0 o" O  日本的平均年龄,女性为85岁,男性为77岁(可能是因为过劳死所以比较短),称得上是长寿的国家,研究者一致认为跟饮食有关。
4 ?) k% u9 Z) J: S; d3 a  日本人喜爱用铸铁类的锅具及铁具,来烹煮食物及冲煮茶水,近年来已被証实,在冲煮茶水及烹煮食物的同时,质地纯净的铁器在加热过程会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亚铁离子,Fe2 ),饮食的同时,被人体吸收。在日本长寿村中,多数人瑞仍然有使用铁器的习惯,相同的由数据显示,有使用铁器的人瑞,绝大多数均无贫血及缺乏铁质的现象。
* D/ N1 m% K7 H" s" y  铁是 Hemoglobin(血红素)、Myoglobin 及重要呼吸酵素 (Cytochromes) 与其它在的运输和细胞吸中伴演重要角色的酵素的重要成份。主要是以Fe2 的形式存在人体中。亦可做为酵素的 Cofacter。
1 t% V$ g# B  d1 S/ {( J  人体的铁质虽然容易流失,但是补充过量则会有中毒的危险。. i  e# F6 D' J- |" I6 G' i
  人类无法直接吸收金属的铁。一般铁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价铁之型式存在,胃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而二价铁离子可以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以二价铁之型式被吸收。) ]/ K, F: R$ F$ O. I
  铁壶的声音  铁壶有趣的地方一个是它的鸣声,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铁壶是会有声响的,铁壶的声响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是波涛汹涌,依工艺师的加工而有不同的效果,这边举几个铁壶的声响供各位参考。
* e, V1 F0 o" Z: x8 H9 s1 V7 Q  1. 底部装响片
- j- t- Y( t5 e( z2 M; l: C  注意看有些铁壶底部会有三片左右的铁片,可能还有点生绣,不过您不要嫌它脏,因为这正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 j3 T) A, S5 w8 e5 C/ o( g# Z2 v
  2. 底部故意有凹陷
! F3 z1 Q8 J0 y; \( |  感觉上这比较像现代的技法,一般而言具有传统的铸厂或是由釜师手工制作的铁壶底部都会故意留点凹陷,所以您也不要以为底部破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凹陷,所以依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十分有趣。* D% P7 a& u5 d7 T3 S6 l3 ?
  3. 盖的鸣叫- s  i+ \+ r$ H. y
  一般而言,这种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铁壶出现,有个规则,首先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感觉上呈圆筒状,其中壶底比盖口宽,此外,盖子较薄,有这几个条件后,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然后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不过此种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壶主曾经有过痛苦经验,差点打破铁壶。 : d; A9 Y4 h3 B0 ~% R; ^/ L  p
  老铁壶的收藏  此问题有许多因素需考量,例如对古董品的认定,对铁壶的喜好程度等。
+ _: W: q0 q  Z( f) [  首先,关于古董品的认定,目前台湾市面上所标榜的老铁壶,大概都是昭和前后的作品,即1925年前后。大概有80年左右历史的铁壶,在台湾就可当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谓古董的定义,可能得推到江户之前即1868年前后吧。所以对于一般日本人而言,铁壶算是早期家庭用具。此外,日本茶道界虽然有时会有用铁壶的作法,但主要是以茶釜在泡茶,所以茶道界在收集古茶道用具时,大部份也是以茶釜为主。
% {$ T+ j' v' `: c; e  至于对铁壶的喜好程度,虽说铁壶年代不长,但还是有人把它当作古董品,在古董书里,有时也会把铁壶摆进去,不过大部份是名釜师作品如大西家的作品或龙文堂等,也是有不少人在收集铁壶。
6 N; k; {" \- W% I  铁壶的使用方法  新的铁壶,在使用之前,先将一小杯茶叶用布包好放入铁壶内,煮沸约10分钟,如此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不容意生绣。此外新壶刚开始使用时请每天使用,让水垢能迅速付着,但使用后记得保持乾燥。
- i$ M  ?/ Z0 v1 u3 {' w  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像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只要水不会变浊这是没关系的,请勿清除它,不要以为是生锈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时除煮沸时,尽量不要让壶内有水份,煮沸后将热水倒到热水瓶等让内部保持乾燥,在铁壶完全冷确以前,请不要盖上盖子,并用乾布擦乾壶盖,此乃因在把煮开的水装入热水瓶或其他容器后,立刻盖上盖子的话,壶内的蒸气会随着温度下降而变成水滴流入壶内,而导至生绣。2 F- _: _: M( s7 y( g( O' X6 @
  壶内部请勿用乾布或毛刷擦它,此外也请不要用清洁剂洗它。
9 c6 Z6 }( w$ e6 ]* T  壶外部的保养,请在铁壶仍有余热时,拿布沾一点茶水轻轻擦拭,久了之后就会产生独特的光泽。1 b1 b1 ?% b! G4 b; g. Z+ N
  此外老铁壶刚开始使用时,内部可能会有铁绣或像锈斑的东西,使用方法也是多煮它,等煮出来的水不会变浊时,就可以开始使用。% z/ e. A- T' \
  此外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铁壶比较适合的热源是炭火,但台湾现在应该没有用炭火的习惯,所以若使用煤气灶炉火时,请记得开小火,以免对铁壶产生损害。* a' r+ K+ T# H; d2 H) O4 F
  另外关于生锈问题,在许多铁壶制造商的网页,都说明铁壶内部即使生锈,只要煮水不会变浊,都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为其为生铁所做,所以没问题吧。不过这也见仁见智,像我有些朋友就很难接受我拿有锈的铁壶泡茶,而在日本在茶道界,对于老的茶釜或铁壶,若生锈太多,都会请釜师对内部重新作整理。

5 F1 G- d5 m/ b, o: I/ A9 `! B0 \8 t: S1 ?3 T

' n& m  v: p) W

: u; z5 S% L' T- _( R+ ?2 H- W
龙文堂金银错花草风景图#3.jpg
龙文堂金银错花草风景图#2.jpg
龙文堂金银错花草风景图#1.jpg
铁壶 青龙堂款.jpg
日本南部岩铸生铁壶.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8 12:35 编辑 ( a4 P7 n3 `- ^- @4 D
* \3 z! g6 H" ]: u+ ?1 H% s
一个收集铁壶的故事:“瀹茶利器——日本岩铸铁壶  晨歌暮曲”  
( h( E5 l8 d0 w" [+ v$ B
7 W+ b5 e& ?6 O7 O8 W日本南部岩铸铁壶6 a5 Q+ r$ Z3 K

/ G" E+ i; ?5 b/ q4 X/ l         
+ B4 F8 B/ M' o4 \缘来缘去,有时候就在那不经意间。
, [5 `" D- K4 s那日下午去文化市场的嘉文堂,本是来听台湾琴师袁先生弹琴的,却见雅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式玩意儿,于是,一边听琴,一边欣赏着博古架上的那些主人的藏品。未曾想,无意间的浏览,却意外地发现有一把款式精美的生铁壶,霎时间,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它牢牢地吸引。毕竟是喜欢喝茶的,但凡一切与茶相关的玩意儿,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多看两眼。# D) F8 t$ q2 p; b2 e# b( G. r0 K
小心翼翼地从博古架上取下来,捧在手中翻来覆去地仔细看着:果然是一把早期的日本南部岩铸生铁壶,壶身上半部及盖钮上面,排列的都是凸起的樱花,那些个花瓣,就像是剔出来的,工艺及其精致。再看那壶身、壶把、壶盖,无不彰显着工艺家的巧思,那韵致,只有手工造出来的才有。真是:“踏遍青山寻不见,原来风景在这边。”如今这么完好的老铁壶确实少见了!; H$ J; c5 j: T6 A5 B7 D5 e6 a
问嘉文堂的主人这把生铁壶的来历,堂主说:“前些年偶然收到的,是日占时期留下来的遗物,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V" j. e. j2 G7 Q1 X1 x
  是否“近百年”了还有待于查证,但从铁壶的工和款上看,确实是一把日本南部岩铸老铁壶。难能可贵的是:这铁壶年岁虽老,看上去却光亮如新,色泽滑润,就连铁壶内壁的光釉都完好如初,如同新壶一般。/ P" H7 \, A. `: \
很少见到品相如此完美的老铁壶。: u, T9 b  Y8 c  z% j; C" C
以前遇见的,不是锈蚀斑斑,就是残缺不全,能够如此完美地保存下来,想必这把壶一定是经过爱惜它的人用心呵护过。
  R% I! e" d& |" f+ J2 F" g% o" T多少年来,生铁壶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直到今天,人们才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岁月磨砺出来的东西,才发现它们已被冷落了很久,才觉得这些个美器丢弃了可惜,于是乎,又想起了它的各种好处,又开始想和它们亲近……
1 @% j9 ]* i2 m) t然而,丢失的过去,而今又能找回多少呢?心灵往往都是脆弱的,即使一丁点残缺破碎的记忆找回,也可聊以慰籍那份情感。
# m% F6 d" c+ R: G铁壶的不大,跟300cc容量的紫砂壶大小差不多,虽然小点,但煮一二人喝的茶却是足够了。& f& D& M9 X1 k) Y! N6 \- m( O& M! t- M
捧于手中竟然搁舍不下。; l& W2 Y" [2 F8 t6 W
估计堂主也猜到了我欲“横刀夺爱”的心思:如此爱不释手,想来志在必得。没多言语,便以其收购时的价格转让与我。虽然价格不菲,我还是当即拿下。缘分是不能错过的。6 i( _9 q) l  w
茗事所以为雅,情与趣缺一不可。佳茗惟有好器相配,才能相得益彰。
. h, i7 z: U! V0 U8 q1 {一直喜欢用生铁壶烧水泡茶,间或有泡过的好茶叶底也不舍得丢弃,置于铁壶中,添水以瀹,品味那叶底中未泡尽的滋味。我称其为“榨取最后一道精华”。虽然家中已有三把大小不等容量各异的铸铁壶,可是心中一直惦念着寻求一把日本南部的老铁壶,因为但凡玩过铁壶的都知道,南部铁器制造的生铁壶,不但是煮水瀹茗利器,还是值得收藏的手工艺品。& u3 {% q- s( n, y* W
生铁壶在日本叫做“铁急须”、“铁瓶”,是日本南部岩手县的著名特产。拥有400年历史的日本南部铁壶,其美归功于纹,其韵归功于型。 岩铸由南部铁器职人——岩清水末吉于明治35年(1902年)创立而建,采用传统铸造法,手工打造模具,纹型完美的结合,造就出了岩铸铁壶的古老神秘,所以一直受到好茶者的喜爱,也受到众多工艺品收藏者的青睐。3 R5 E6 L+ L# ?) U9 Q
按陆羽的《茶经》记载,被称为茶器的物什有28种至多。粗看来,我们的茶对于炭火与茶釜(煮水器)不很在意,而陆羽非常重视,还亲自设计了风炉,宋代爱茶人苏轼也重视,自制提梁壶,寻水煮茶,自烹自吟:“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如今喝茶的情趣越来越少了,简单到了除了盖碗就是紫砂的地步,甚至连玻璃杯都充当起泡茶的器具了。幸好还有这些老了的旧货让我们寻思。即使是一星半点的寻思也好,若不然,真觉得愧对于古往今来的那些茶了。
8 E! f+ `* Q( @4 I  S- i4 b$ [8 w生铁壶的导热保温效果好,开水可以烧到100摄氏度,而我们通常所用的“随手泡”电热壶等烧水往往只能达到96度左右的温度。我用专用温度计测试过。因为随手泡的温度加热是自下而上,整个壶体的受热面积达不到30%,而生铁壶不同,铁壶本身导热快,保温性能好,加热的时候水的底部和周边都在受热,等于在导热体的包围之下,所以温度能够全面提升;而随手泡的设计是在壶体的下方部位部分加热,壶体周围和上面都在散热,即使随手泡的水沸腾时,也只是部分水温达到一百度,全面达到一百度的时候,需要沸腾一段时间,但是那样的话,水就煮老了。而生铁壶沸腾瞬间就达到100度。二者区别在于此。$ _) r* a5 O# f1 E$ t( U
另外,实践证明了用铸铁壶烧水还可以改善水质,因为烧水的过程中,生铁壶释放的亚铁离子(二价铁离子)能够将水活化,所以铁壶煮过的水会有山泉水一般的柔活甘冽。
/ h# B  G. A) f$ {# {又多了一样瀹茶利器,也增添了几分喝茶的情趣。
) \; U" p4 x( d/ ]: g0 n9 W+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0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0: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11-8 12:37 编辑
( b* S  v5 v. N
8 k+ E6 O" n' u. t& T& [+ u铁壶大致分为两大类。' ~* K+ v, d9 H' y: Z6 x
        在京都等地制作的铁壶称为关西铁壶。其壶盖由铜打造 另外一种是盛冈出品的南部铁器。其主要特征是盖子由铁打造,壶体几乎以黑色为主。杭州2009年曽有过一次铁壶展,要价极昂,发些图供赏:
2009杭州展览 名釜师净味作品-1.jpg
2009杭州展览 铜盖细部-1.jpg
2009杭州展览 镶嵌金银纹饰-1.jpg
2009杭州展览 龟文堂作品 价昂-1.jpg
2009杭州展览¥40万-1.jpg
2009杭州展览2-1.jpg
2009杭州展览3-1.jpg
2009杭州展览天价壶-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外飞仙 发表于 2011-11-8 00:06
7 ^7 {! w( Q! a9 e& @7 u不错,学习了。
! H6 z' P1 W- o0 p- [! S3 l9 W' L
/ _1 r- _1 t* w/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03: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0: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壶真的摆在案头你才会慢慢发现它的美。我没有使用过,但知道保养和使用铁壶是极讲究的。日本人尊重传统,坚守不变,值得我们学习。一件茶道小用具可以使用几百年而保存完好,真是令人惊叹。看到日本,就看到了古中国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1: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炭火、山泉水、铁壶、好茶、古筝、知己,人生一大乐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26 09:15 , Processed in 0.0711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