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央视《寻宝》里邱先生认定的“元青花”不分时间顺序,看到多少揭示多少。
0 r1 Z& b* n0 u6 H6 n( Q) v4 O, ]揭示之前,我们先了解央视《寻宝》里首席文物鉴定专家邱先生的背景介绍:
4 L i! @2 d) Z' \ S6 @% L( B9 L7 P$ L! n& w+ p# z
邱小君,山东诸城人,1945年10月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西安 “ 西北大学”。1979年从师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任副主任﹐故宫博物院世界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是其两名入室弟子之一。1981年曾作为耿宝昌的特别助手,在北京帮助其编撰“ 明清瓷器鉴定”一书, 数年间负责撰写全书六十余万字的工作。目前此书问世以来被公认为学习明清瓷器鉴定的必读书, 亦是“耿氏鉴定法”的范本,也有人赞誉其为鉴定明清瓷器的“圣经”。在跟随耿宝昌先生学习和工作的十数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走遍了国内各大博物馆及文博单位,考查并鉴识数十万件古陶瓷珍品。 ) v) q5 ^6 C, z* q- U0 T
7 f4 V. T% P6 c$ ]
1982年开始邱小君已被陕西省文物局聘为“ 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后又多次被中国文物总店 “ 西安文物鉴定培训班”,国家文物局,国家海关总署联合举办的“ 西安文物培训班”,陕西省文博干部咸阳培训中心等聘为古陶瓷鉴定讲师。在担任文物商店收购部负责人以来,为国家收购鉴定数万件有价值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器,古陶瓷,古玉器,碑帖,书画,杂项古董等。是国内知名的古董鉴定家,并被收录于 “中国专家人名大辞典”。 ! e" b5 ~5 `. U+ O( h* s$ l: p
/ x. t; i# n) b7 r" f
1992年移民香港后除开店经营古董生意外,还担任香港地球文化学校中国古陶瓷鉴定讲师,学生遍及香港各界精英。近十数年来主要致力于亲身实践,古董真伪鉴别和商业经营,活跃于香港,英,美,日等古董市场,经历了近百年来仿古作伪第二次大的浪潮,对内地仿品的工艺技法,品种,出处,名工巧匠等方面特征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辨伪鉴定方法。其鉴定辨伪,研究考据的能力还得力于三十年来亲手采集的十数万件古陶瓷器物残片;也得力于数十年生活于古城西安丰厚的文化渊数和底蕴,受其熏陶的结果。 $ }+ B5 O0 @( P) d" w
_5 }7 @. ?8 i6 |7 `9 H2004年受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委托,用国家的“海外文物流失专项资金拨款”, 首次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春拍中成功兢投四件珍贵中国文物,并经历周折,安全运抵中国,这一善举被海外中文媒体广为流传。
$ z" s. g+ g) ]4 f. E- y: z" a q- O( q: r( C' ~5 w7 `0 h/ t
邱小君先生目前居于香港和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董事及陶瓷顾问.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会员 。其文博知识的渊博,古董鉴定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及其在国外业界良好的信誉已得到各方人士的公认和肯定。最近,邱小君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频道的《寻宝》栏目。
! Y4 r) v$ q9 o; W% J0 h3 a2 q7 ]5 |( R& T5 K
揭示不分播出时间顺序:; R) Z1 z! x$ x- T$ P- J
( |! ~- D$ n8 ^) I
6 a, g+ H; `: Z" k& _7 f" h第一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j; ?+ |8 ?+ l1 l( ^
6 X4 o! k6 ]. y% R% ^
! Q3 N! P4 A O在某期央视《寻宝》里,鉴定专家在评述此件赝品元代瓷器的时候,引用了一件“四爱”元青花梅瓶,作为背景参考资料。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这件瓷器是地地道道的赝品。我就很纳闷,湖北博物馆藏的“四爱”元青花梅瓶为什么不引用呢?难得鉴定专家不知道引用馆藏是最起码的原则吗?就是这样错误的引用,牵引出一个欺世盗名的一个在各个网络里以此为据,公开卖赝品的大骗子,而且此人极其恶劣,如有质疑,便谩骂攻击。他的理由是央视都认可了,邱专家都认可借鉴了他的图片。这难道是一场交易?* F4 S- v, w; V! `0 [! d8 H
/ L1 w: f+ [* \8 y; f) @3 x
1 a/ j3 G2 k' X5 ?9 P$ s3 R
央视《寻宝》里,鉴定专家在评述此件赝品元代瓷器的时候,引用了一件“四爱”元青花梅瓶:. o! X" q' Q; e$ T
: ?* [3 m. ~2 l# F+ ] {
. c4 `9 z ?! p) K& [7 ~: ^( b
5 z" d) Q9 h! X! ] u" C* m j引用的赝品四爱梅瓶
: l' a6 M$ w# j0 }4 L
0 x9 A' H3 {- o) j2 X {9 h' b) L2 _+ M: `, A B+ U$ ~; @
' E4 g3 ^# `0 P5 U7 T* R# C; w7 |% j% z2 G; q8 i! I+ E/ w( x
6 D! N# t+ \3 k$ L# ]
本应该引用的湖北省博物馆藏的“四爱”元青花梅瓶4 v( c' S( H: o9 U
3 V/ J+ K' L2 `) r
* V' X9 H5 b$ F5 n$ ]& R, N$ W% b4 {% N
$ d# P( A1 C, c6 i* v/ S " I& C3 g' `6 d& U9 t( G# L
, w; m: f t7 u/ }" [2 ]3 Z1 D
2 S+ Y" x$ X' u1 u# @2 G" H3 P+ S
) V7 |8 h9 H8 L0 |
7 T, V3 p# ^6 v1 O% p. h
+ D+ o- z) U1 ]
* b5 y% q) `! W
8 [) B: {. S, u2 ?. O
, k# X( v" @/ h, g1 c
! v4 V! `& U1 R* q6 ]$ K" ]2 J. G" \* i( G4 e$ p. j8 M
2 E" ~2 i* K5 j8 T1 t
; W! D0 Y! D [& |, s, w; U
4 f+ A3 M& ] v# T# _0 H& z9 Y1 v- F( M/ s( H$ c+ F1 T0 ~* R1 R
1 W1 _( v! k4 Q
; T7 E, a: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