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龙泉举行的青瓷研讨会通过各方面的专家论证,正式宣布哥窑的窑址就在龙泉溪口!
B7 y! T3 |8 s5 O3 {1 d
3 w4 z% v$ V2 o7 \, `$ i6 ~3 I第六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暨中国古陶瓷学会2011年年会活动将于11月16日拉开帷幕。届时,有关哥窑窑址的谜团将会逐渐揭开,而央视《寻宝》栏目也将走进龙泉,通过评选龙泉民间国宝,彰显龙泉历史之韵。7 E# [1 Z( V9 A5 W
V1 E3 x# x8 K/ C9 } 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一直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关于哥窑问题、龙泉窑与宫廷之间的关系、与官窑的关系等等。至今,不管是官方还是陶瓷业界,对于中国五大名窑哥窑的具体窑址,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 Z/ {; f y- w& A2 V. b! r+ P2 D j( t8 y
2010年10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浙江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龙泉市查田镇、小梅镇进行考古调查,并在溪口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有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哥窑问题,有了新的发现和成果,哥窑窑址是否在龙泉的这个谜团,将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J" C9 y! {0 U# B% F! r
# Y) c8 f4 J) d
为此,中国古陶瓷学会将在龙泉召开2011年年会暨龙泉窑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国内外160余位古陶瓷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将对龙泉窑的分期编年、发展历史、与哥窑官窑的关系、与其它窑系的比较研究以及龙泉窑对外贸易等问题作系统深入研究。龙泉市政府代市长季柏林表示,“这对深入研究龙泉窑的历史发展,进一步扩大龙泉窑的学术影响发挥重要作用”。4 x% o4 T3 |* n G& q, Q& I( P5 j
6 v) L( w3 p6 r, }5 g 记者也了解到,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龙泉的宝贝当然不会少。为此,此次节庆活动还邀请了目前我国收藏类节目中制作最精、影响最大、最具权威的中央电视台一套《寻宝》栏目,以“寻宝龙泉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特别节目”为题,宣传、展示龙泉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评选龙泉民间国宝,彰显历史之韵。: l! w7 C: @2 A
Q' U' S* _! \% z8 i$ y; h
8 X/ N }2 E) f G' S8 u( g
: t8 Y8 c. W: x. ^2 ?" C. @

' D! `6 q c: M$ }: Z . H+ _' N+ O( S5 e! Z S
/ I M$ H' P0 n, k+ Z
+ z. i0 O$ W) _& B* S4 ^
在发些馆藏哥器,供大家赏析/ W) ?; T0 |, G& m- Q

: R. g% j# X ?6 g9 r7 x% Y 9 R) q# S& Z @0 @5 W8 \
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7 }' N( E. Z' D) ^" u' W
" c3 m8 I. m- d6 a' |( s
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 P. {2 ]2 g( Y7 [! V
0 p# q+ u# d: N, ?7 E
明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至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是曰哥窑”。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第七》:“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K+ m8 b& A. u/ ~6 i" Q( F

3 r5 \; t8 \, X5 a, \" o3 W, @7 K
! I9 Q$ c$ c$ |% d, }
& r$ o) K2 E. G$ l8 ^4 y+ j# {( h8 N3 y- O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