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枢府釉瓷器的本质特征6 Q. s M( I4 F
枢府釉瓷胎体特征。这类瓷器属白胎,白度虽然不高,但致密坚实。一般日用器皿作的较厚,较敦实。底足外沿露胎部分有浅浅的火石红现象。相比之下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胎体要薄得很多,许多作品精细灵巧,烧法程度比枢府釉好得多。- t F" X3 g; [' V/ S& f
釉的特征,枢府釉是白釉,白度不高,有的微微闪青,有的微微闪黄,像鹅蛋壳的颜色,所以人称卵白釉。釉色很均匀明净,通体一致,多数不开片,只有少数作品局部位置开片。釉质虽然细润。但玻化程度不高,不透明。相比之下,青白瓷的釉青绿较明显,是一览无余的透明釉,玻璃质强。枢府釉面光泽弱,光泽呈半木光,这些情况导致不透明。往往是一件青白瓷器物在积釉的地方又青又明亮,很容看清胎骨。硅酸盐科学工作者对枢府釉、青白瓷、青花钴瓷的釉灰含量作了测定,枢府釉含灰为6——8%,青白釉为17——20%,青花瓷为9——11%。同时的三种瓷器烧成温度都控制在1280±20℃,青花瓷烧结最好。釉面显色效果与青花(钴蓝)十分和谐,所以元青花很漂亮。枢府釉有些欠火,釉面玻化程度不高,故呈木光。青白瓷有点过烧,釉层透明,光泽明亮,有大量流釉堆积在底部,呈过烧状态。
" J4 K# Y( M$ I# x! j+ x7 X 在新加坡看到福康宁文化遗址出土很多枢府釉瓷,有的器形较小,有的器形相当大,胎体原料,质地相当好,但大件胎厚的器物比较粗,手感很清楚,明显生烧,釉光发木光,但手摩触并不刺手。原来以为是地下深埋浸蚀的结果,但同时出土的青白瓷并不是这样,光滑明亮,这些现象和上海硅酸盐科学家的分析完全一致。) e6 y9 B7 e( G; S/ {4 Y* h& x4 H
第三,器物种类和造型特点,器物种类和青花瓷器一致,多数是日常生活用具,如侈口深腹碗,造型特点是口微侈,唇沿较薄,腹体深而宽,平底,胎体厚实,坚固耐用,圈足较小而厚,足底中心有镟挖足时在底心留下一个“脐带状”的小突起。2 l5 w. z: n+ l; h9 W. z
直口深腹碗,口沿较薄,口和上腹一样宽肥,下腹至底收的比较急,底部较小,圈足也较小,足心乳突起明显。5 |8 W$ X: I* ?( t# M
折腰碗,口沿和上腹张侈,腹壁成斜线内收,到中部线条急骤转折,收成一个小平底,圈足也很小。4 I% O/ e( w" @% f0 ~
斗笠碗,侈口小足,形若南方斗笠。胎体薄,制作精细。6 v O3 |! {0 [. b( P- D. v
敛口弧腹小碗,这类很实用的碗形体不大,口径一般只有10——12厘米,口沿比较薄,用强劲有力的弧线构成腹体,整个腹部都比较厚,到底部更厚,圈足很小。内壁印缠枝花卉。
- e3 `5 ^7 b& y+ `, ^ 高足碗,一般口沿外侈,唇沿较薄,下腹至底厚而敦实,底部安一柱形或竹节形足,可以放在祭坛上供神供祖之用,也可以握在手上使用。由于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色目人)善於骑马,骑在马上饮酒或饮奶茶很威风,也有人称为马上杯,足接近地面的部位略外撇。
, s/ ~3 C, i2 l& M! {$ K! p. F6 k D: r 碗类器物,口沿结构大多数为圆口,少数为菱花口。" c5 D% v0 L! d l" a
盘、碟类器物,多数口沿外侈,唇沿圆润、腹体浅,成弧形内收,下腹和底部平坦,圈足,足的中心微鼓起。有的口沿平折成板沿,有的成菱花口形。有一部分盘体较深,腹体弧度较大。碟类器物有侈口小碟、折沿小碟、形比较小,圈足。与青白瓷同类器物相比胎体略显厚实。2 ]2 X9 i Q8 p- r. G$ G
匜类器物,就是一个宽体碗,圈足,口沿安一个槽形流。
# g/ b( o* w, l2 F6 t 玉壶春瓶,口沿较圆润,略微外侈,长颈斜肩,腹体扁圆而鼓,平底,圈足。有的在颈的上部安戟形双耳,有的安方形耳,有的贴塑一枝枯梅,有的雕刻出展翅高飞的仙鹤,有的画金彩。
+ g8 Z$ P1 {9 T9 j6 B! p 长颈瓶,口沿略微外侈,向外翻卷,直颈较长,肩和腹体圆鼓,圈足,足沿略微外撇。* h' W t) H0 Q, y( }
罐类器物,和元代青花瓷器一样,枢府釉罐类器物有的比较高大雄放,如上海博物馆珍藏的枢府釉兽头衔环罐,高达33厘米,敦实肥硕。圆唇,浅盘口,颈宽而短,肩和上腹丰满圆鼓,下腹至底足虽然内收,但还是比较宽,显得特别平稳,肩和上腹,下腹三道凸弦纹,以及肩部贴塑的兽头衔环,增加许多阳刚之气。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看到一些枢府釉瓷罐,形体很小,高度只有5——6,不到10厘米,一般造型是直口,丰肩,中下腹比较宽肥。这类小罐在国内也曾看到过,一般没有装饰花纹。
" Z' _- ] C7 c6 @1 R. [ 连座双耳瓶,供器,浅盘口,长颈,长颈中部一圈粗棱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斜肩,腹体圆鼓,下承以三足,颈的两侧安双耳,耳孔套圆环。底座为六方镂空形。
4 {* e( @" d: _; I, @/ j 其他还有炉、水盂、注子、砚滴、戟耳瓶等。/ Z. x |1 t" k' U3 h$ L
枢府釉瓷在造型上的突出之点,多数比较厚重雄放,少数精巧体薄,都很适合生活中使用,作的坚固结实。碗盘碟类器物底部比较宽平,但圈足都比较小,有的圈足垂直,有的足沿略微外撇,也很结实。圈足外墙较长,内墙较短,镟切基本整齐,底足中心微微突起,有的形容为“脐”形或乳状突起。足沿有淡淡的火石红现象,足的边棱用刀削除,称为“削边足”,露胎部位常有胡麻状不规则的小黑点或褐黑色小斑块。罐瓶类器物分段制作,接缝可以看到。底部露胎部位可以看到细密的轮镟纹。
; F" U5 p8 Y# Q; F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