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ev 于 2010-7-2 07:04 编辑
2 e/ C) w9 O6 f+ k9 w
2 y4 V H& j X: E' V- H8 X2 D发表在《江汉考古》杂志,2006年(4):86-91。 . y1 c# T, _& U& W& v( }* ~
0 x8 Y, l" U! x9 z& I* g8 B
weiqinhw
J' C1 @* [- f4 M' o( N; g. a' K& E3 N9 f0 M: L
0 D+ O+ }. \! s7 \: R
) z- Y& V, Z* h摘要:石片包括了各种类型台面的石片,石片台面的分类可以视为石片分类的一种。旧石器时代
; n. m D+ U. M: j v$ m s _- p& d
考古术语需要斟酌和规范。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5 t, ^: |$ q7 Q7 ]
& x1 n' f3 ~- ^0 ~ ~ s$ F8 j关键词:石片台面;基础知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 Z" r3 L3 ]* `4 m/ Z7 e& G( U, S! C4 d) i2 ^+ d
, ~* f) {0 h& M2 ?0 z2 f' n$ B
0 O6 U# o/ B9 }
李炎贤(1936-2006)的《关于石片台面研究的一些问题-兼与卫奇先生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一文[1],虽然形式上是重新塑造关于石片台面的研究学说并对《石制品观察格式探讨》[2](以下简称《格式》)进行点评,但实际上展现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思想、方法、文风等方面的许多看点。这是一篇很有见教的文章。
1 d. J+ ~3 e( i- s! V
! _( {) c( B" f4 E《格式》文章的构思和编写虽然历经20年,也曾广泛征求过意见,但其内容结构仍然是笔者的一种设想,修订无疑很有必要,别人接受与否也自在情理之中。《格式》一文纯属资料的编排,如果把它视为“高层次的研究”,那么审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点就太低了。! @* z! ?' X% V7 i
, V7 K3 z9 S' l9 J" J! W' |/ [
《商榷》一文显露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诸多问题,在不禁深感遗憾之余,然亦值得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