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63|回复: 31

关于人工和非人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9 0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二 于 2012-3-9 00:40 编辑
. j5 l" s5 U) c$ e2 u) M% H2 _
       哪天见你(们)又犯糊涂了,就提醒你(们)一次。有些石器不是嘴巴能说明白的,上手多了,再谈谈体会吧,臆想的东西一旦泛滥成灾,将成为误导外界越来越怀疑的主要原因。没错,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谁都会犯错,难得的是。。。特别是糊涂的认知观,本人深感很难很难纠正。所以然,只好见一次纠他(们)一次。完了赶紧撤退!!!
/ m& G' k9 |# N* x  {: K  V       1、石头的天然面有天然形成的流线型走向。如图:
; z; H8 T  Y: X. w; y3 ~) T* w. S" F
+ \6 K6 X' z/ B$ S3 K  V 调整大小 IMG_3877.JPG
, z3 J4 b; @3 L/ E) \  j( I 调整大小 IMG_3878.JPG 1 o$ ^! L; _, [( t7 z: L# ~/ Q6 q8 t
调整大小 IMG_3879.JPG
; K) X- {) w1 F% C' E8 C 调整大小 IMG_3880.JPG 4 W& Z/ J" L, \
2、人工的石型、特有的反光面以及与各面不同的规则度,都是参考是否人工的依据。如图(下图二块石头各有一个面是人工的,各位可有兴趣来猜猜看?):; n2 l6 N) y' X+ f* d+ i; s3 @

1 M/ u9 z3 g# p# l) h9 @ 调整大小 IMG_3882.JPG
0 H/ r6 p5 U) M/ B% g 调整大小 IMG_3883.JPG ( [3 U" E* b$ _0 c; N
调整大小 IMG_3881.JPG + R* b8 ]9 P6 ]% Z& y& N
调整大小 IMG_3884.JPG $ |: U' v+ B% Y8 p/ c6 h; L4 l
调整大小 IMG_3885.JPG
% c, m- `$ N# V3 M 调整大小 IMG_3886.JPG ! Z- N/ }3 D6 f# K3 p

2 L" r( h4 _. H3 |5 S: i6 k( M+ T
. i& B. F. Q0 Z$ _
0 O' u0 z7 Z& L; \& S- ?; U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0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看这种所谓的不小心剥落就可以成为规则“石器”的石头,如图:
( y/ {% F; r  X, ?2 A/ `0 |* ^  L
9 L* I- s& ~2 t" m/ v 石头.jpg & W3 R* e5 ^) j+ Q9 V

# Z1 {, {% l: W可笑的是即使它“不小心”真的剥落下来,而且是规整得像用刀切一般剥落。% y4 M( s9 W( M$ b- b9 {
它的各个石面的天然流向、走向,再怎么“不小心”还是没法和人工的比啊,人工的就是人工的。没见过的整天猜测,真是有心难为糊涂人啊!. ?* R5 b! Z& ^* K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06: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某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 t2 V2 y2 p+ h4 |# f9 {
5 l. j& I3 p5 p. M! l但不是所有的石头文理都很清晰,有很多近似于均质的石头籽料是看不到文理结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08: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1: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二 于 2012-3-9 11:33 编辑
* n0 Z# Q% |2 m. V  z# q9 r
山海天 发表于 2012-3-9 06:38
% [1 w2 y5 @+ O! J1 x7 p8 G有道理。   某种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 }; a. ~5 {! |

. [& V$ }) s1 c2 e; B6 r但不是所有的石头文理都很清晰,有很多近似于均质的石头籽 ...
$ g, g# {6 d4 U3 a3 g
. q/ @/ E# a7 ]
有道理,同意只是一个参考标准的说法。世间万物皆有法,且无定法,所以马那个什么思的教导我们客观看待事物,没有人能改变历史,那就努力去发现历史的真相。。。
4 H$ c9 r, e; T3 u2 o# _1、石器既然有后天动过的痕迹,就一定有其纹路与形成之法则,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其中之奥秘的!
$ ~% [! i" L. a) c2、关于鉴定的方式方法问题:亲子鉴定之概率非100%准确,不仅石器如此,万事万物亦如此。打个比方,父母生的孩子为什么不完全像他爸他妈?石器的推断工作以此为前提,不难早日让出水石器之迷团浮出水面。
# I6 M( M5 ?& E/ m3、辩论的认知观问题:能有图片证据的最好,而且突出部分以细节图片展现,这样至少让观者心里有个参考,不可无端猜想。* x7 d* B3 i0 i. C  `. f
4、都是为是这可爱的什么石器,和谐探讨最为重要,不要搞什么上次你帮我,这次我帮你的。。。(啊,又有事了,停!S)% n' X# \( e& C) E% k0 q; T7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2-3-9 08:15 ; \1 h  w3 _" E( U) Y
好帖/学习了
' J: B$ t" J2 J0 n& T% |  b
这监察当得好,男子汉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二 于 2012-3-9 11:35 编辑 7 `# w; c( h1 `2 ]
% E* o) F. J& y; J2 R
平时收集一些证据应该不难,不必事后去要别人的图片来参考,特别是朦朦胧胧的图片,看了也等于没看,按图索骥其结果就不必说了。
& R' y2 l9 B9 U4 p2 M* u红玉加工后剩下的料子,请欣赏:1 f3 j; N/ U* |6 H+ C
: }% ?" j* M/ X
石器料4.jpg 3 ^8 l1 L' M1 {6 L
石器料1.jpg % z9 p' |! y" O8 I7 X! n; `! l$ x' {
石器料3.jpg
$ _5 }) ?  w$ S$ I4 a) A 石器料2.jpg $ R8 ^* \. E; \/ o

) n4 M; o- Y2 F% ]# u
" E9 Z2 Z3 W; u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4: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有益,求真可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6: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资料,在探讨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7: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石清心 于 2012-3-9 17:06 编辑
4 s0 t& j+ d# Y, ~; t) L' g, m5 v8 p) t- J- q8 j
这个帖子,证明楼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起码方向有点对路,起码第二第三都有很大的石器的可能性,这也是我研究的对象。但这个定论是有问题的,石边仅仅是判断石器的一个要素,认为天然出不了光洁的石边,哪是误解。要综合“边、刃、向、类(出土同类)”来判断,不是想当然的,出水东西的复杂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尤其第三个下石器的定论,实在太早太早了,不过,这也正常,几年前我也是这样判断的)!希望你研究出成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7: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奔 发表于 2012-3-9 14:40
+ i+ F7 R, B( w7 v4 x4 f探讨有益,求真可嘉!

% l# }9 D- r% t" q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为天 发表于 2012-3-9 16:38
& n, ?/ N8 C- p很好的学习资料,在探讨中进步!

0 K3 \" i0 ^* i谢兄光临指正!  \+ R/ R- T( Z/ X, p3 h1 X5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17: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二 于 2012-3-9 17:35 编辑 6 M' R( r+ ?& G, ?
以石清心 发表于 2012-3-9 17:04
4 D' O0 X# i3 a6 @; o: b4 Q这个帖子,证明楼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起码方向有点对路,起码第二第三都有很大的石器的可能性,这也是 ...
; x2 @7 D& u8 x. s
4 @9 R2 `- z8 X& N9 t
也,可能性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的啊。这左和右要先分清楚的啊!不然这头容易出现炫晕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过:立场要坚定的嘛!7 k: a6 J2 Q# |
1、关于可能性的问题,我就不用多说,思维问题,不要把自己搞混乱,把别人也给弄乱了啊?/ c: e3 H: ^: u$ M# x/ N- h
2、什么光洁的边,这个问题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任何了解石器的朋友都知道,皮有新有旧,对比同一块石头(石器)即可知道的啊?/ {& J4 N2 [& F2 b6 e
3、什么综合“边、刃、向、类(出土同类)”来判断,这个是理想,挂在天边的那颗月亮很漂亮,但是我们摘不到的啊。) ?$ a4 k4 o7 P0 d* T: {3 M4 u
4、出水东西的复杂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吗?是你(们)个人的看法吧?拿他山之石攻本地之玉,技法不错,在龙二这里混不过去啊。
6 ^8 D0 P+ D; Y2 t# {  l: r啊完了。。。
2 @; }& E5 e. M7 O; K. Z* ?# u3 G第三个是石器吗?谁说的,是说那边缘吧,看来我的文字说明能力有待提高啊!
* x+ x; B+ `$ ^3 G+ z另外提一个,看看那大块石头,真的崩下来的可能性真的相当的大,不过那边真是。。。石头就是石头,不是石制品。最后再来看看这块大石头(收工!)& Y& g5 H0 D7 M  {! ^* l
/ }/ @. `: {9 \. C1 K9 J
1111.jpg
3 H" d' H' d& s( v) Y6 q, ?
9 e! y% Q7 K8 I7 t% m6 B& N( {8 a% n1 w9 M/ S8 X9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2 1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友好激辩……理是越辩越明的,我就当个观众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8: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二 于 2012-3-12 18:13 编辑
4 Q# u% Q2 k/ L5 X, D0 j
彳亍 发表于 2012-3-12 10:59
8 U7 v0 p8 c$ T* h欢迎友好激辩……理是越辩越明的,我就当个观众哈

/ f2 U% t7 `  P' K$ n+ A; g/ f" l( B! s
2 Z: h7 _- ^& @* p, W假如不是说得太偏,咱也懒得打这么多文字。当然还是支持你(们)探讨精神的,永远支持!!!对于这点,龙二绝对相信你(们)都是没有私心的。
  j7 n# p( \7 s$ t; y. ]: _4 i5 ~' q1 z7 Z
但是把真石器说成非石器,把非石器说成真石器,太郁闷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说:龙二你不是砖家, h" r+ u4 u/ X1 U
看看专家说是“石器”的“石器”吧,看着石质、石形、石面……整体是不是都是“相当”天然呢。
1 @/ B! s5 E/ z; D谁都会犯错,仅此提一提,不对的请见谅啦!(撤退!!!!!!)
. h$ ^( v7 |1 t7 u2 M- [$ e9 h! j& ]  E7 I( }, e% g) k+ A
0 m: s2 c* v% Z9 u: z% I

! O6 u) B3 [/ I% U. ^* v
% Q, _. _, M9 `2 B
, g$ t: b/ h- @ 假石器2.jpg
9 B: [  F) S; f; n
/ i* C: x7 F% s0 E# j2 _( V: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1-6 12:42 , Processed in 0.08796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